梅尧臣,北宋现实主义诗人

更新时间:2022-10-16 23:11:36 阅读: 评论:0

人物生平

仕途坎坷

宋真宗咸平五年四月十七日(1002年5月31日)出生。

出身农家,幼时家贫,但他酷爱读书。十六岁时,梅尧臣参与乡试,但未被录取。之后,由于家庭无力继续供其再次攻读,梅尧臣便跟随叔父梅询到河南洛阳,以恩荫补任太庙斋郎,后历任桐城、河南、河阳三县的主簿。

在河南任职时,梅尧臣深受当时著名的诗人、西京留守钱惟演的赞赏,二人成为忘年交。凭借钱惟演的提携,梅尧臣还结交了欧阳修等青年文士。

此后曾以德兴县令之职兼知建德、襄城两县,并监湖州税。又任签书忠武军、镇安军节度判官及监永丰仓等地方官。

皇祐三年(1051年)得宋仁宗召试,获赐同进士出身。

皇祐四年(1052年),梅尧臣以太常博士之职担任献官。此年,他或曾参与纂修《太常因革礼》。旋即任监永济仓。

南归游历

皇祐五年(1053年)六月,梅尧臣编次林逋所著《和靖先生诗集》,并为之作序。同年冬,扶嫡母束氏灵柩南归。

至和元年(1054年),在宣城居丧的梅尧臣研读医药书籍,常为邻里农民治病。此后,他曾至扬州及京师汴京等地。

不登权门

嘉祐元年(1056年),翰林学士赵概、欧阳修等人上疏举荐梅尧臣。次年,梅尧臣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充任《唐书》编修官及国子监直讲。同年,欧阳修等权知贡举,梅尧臣充任点检试卷官。

梅尧臣在京任职,足迹“不登权门”,即使对于当时官拜京兆尹的好友欧阳修,他也不愿前往其家。此时欧阳修、江休复、吴中复等常来访晤。

嘉祐二年(1057年),因郊祀加恩,梅尧臣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称。

染病长逝

梅尧臣曾上奏自著的《唐载纪》二十六卷,对旧史的缺漏错误多有补正,仁宗遂命其参与修撰《新唐书》。

嘉祐五年(1060年),汴京爆发疫病。四月十七日,梅尧臣不幸感染此病。二十五日(1060年5月27日)病逝于汴京,享年五十九岁。

此时《新唐书》已修成,但梅尧臣还未来得及奏呈仁宗便已去世。仁宗为了酬答他的功绩,特将他的一个儿子起用为官。七月九日,欧阳修等公祭梅尧臣于汴京,欧阳修及刘敞等各自撰有祭文。

主要成就

文学

虽然在仕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在当时,他和苏舜钦齐名,在诗坛上声望很高,被称为“苏梅”,又与欧阳修交好,都是北宋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对宋诗起了巨大的影响,与其并称“欧梅”。他积极支持欧阳修的古文运动,他的诗作分为古淡与刻画两种,为当时人所推崇。欧阳修曾自以为诗不及尧臣。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

梅尧臣早年的诗歌创作,曾受到西昆诗派的影响,后来由于他关心现实,接近人民,诗风逐渐变化,并提出了同西昆派针锋相对的诗歌理论。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如见赠述诗》),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

在艺术上,梅尧臣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这一著名的艺术标准,并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

梅尧臣的创作实践与其创作主张是一致的。他的诗歌富于现实内容,题材广泛。他了解农村生活,在早期就写了一批关怀农民命运的作品,如《田家四时》《伤桑》《观理稼》《新茧》等。以后,他又写了《田家语》,描写沉重的赋税、徭役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的名篇《汝坟贫女》,通过一个贫家女子哭诉,深刻地反映出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他的一部分诗作抒写对国事的关心。如《襄城对雪》之二,《故原战》等。另一些篇章如《彼吟》、《巧妇》《闻欧阳永叔谪夷陵》《猛虎行》,表现了他对于守旧、腐朽势力的憎恨。他还写了不少山水风景诗,其中《寒草》《见牧牛人隔江吹笛》《晚泊观斗鸡》等诗,在平凡的景物或事物中寄寓了深刻的哲理。梅尧臣的诗以风格平淡、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征。他善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画出清切新颖的景物形象。如《鲁山山行》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色,细致入微。此外,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最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东溪》),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考试毕登铨楼》),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的诗也时有雄奇、怪巧的一面,如《黄河》《梦登河汉》,涵浑壮丽,和他的一般风格迥异。由于他作诗受韩愈、孟郊的影响较大,艺术上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有时语言过于质朴古硬,缺乏文采。这些弊病都可以认为是端正华而不实的诗风所付出的代价。

他对开辟宋诗的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欧阳修称梅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后村诗话》)。龚啸说他“去浮靡之习,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宛陵先生集附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称“圣俞诗工于平淡,自成一家”。钱钟书称他:“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

政治

梅尧臣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调任建德(今安徽省东至县)县令,直到景祐五年(1038年)离任,在建德县为官五年。

梅尧臣为人诚厚,清高自持,颇能体察民间疾苦,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他经常深入乡间百姓家微服私访,与农人、与烧瓦匠、与贫妇交谈,了解民间疾苦,还亲自赶赴山林大火现场,洪水泛滥的溪流进行实地察看;他革除弊政,事必躬亲,当时建德为山区小县,县署外有圈破旧的竹篱,需要修护,因此成了向官吏勒索的借口,梅尧臣来后果断以土墙代替,并在院内植了一丛竹子。

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梅尧臣,把县城所在地取名“梅城”,延续至今。凡其为官之地,民多为之建祠。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

个人作品

《梅尧臣诗选》梅尧臣有文集四十卷,已佚。传世作品有《宛陵集》六十卷、《梅氏诗评》一卷,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另有《毛诗小传》二十卷、《唐载纪》二十六卷。《全宋诗》录其诗25卷,《宋诗精华录》录其诗二十四首,《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体裁作品名称

家族成员

辈分关系姓名简介
家世曾祖梅远不仕。
祖父梅邈不仕。
父亲梅让官至太子中舍人,赠职方郎中。
母亲束氏封仙游县太君。
封清河县太君。
——配偶谢氏封南阳县君。
刁氏封县君。
子辈儿子梅增小名秀叔,官至闽清县尉。
梅墀生平不详。
梅坰生平不详。
梅龟儿生平不详。
——小名十十,早卒。
女儿——嫁太庙斋郎薛通。
——生平不详。
——小名称称,早夭。

(家族成员参考资料)

轶事典故

与苏轼

梅尧臣雕像在一次进士考试时,梅尧臣担任考官,辅助主考官欧阳修阅卷,发现了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之语,他阅卷后推荐苏轼的试卷给欧阳修批阅。欧阳修询问道:“这出自何书?”梅尧臣说:“为何需要出处。”欧阳修认为只是众人偶尔忘记了出处,但也颇惊苏轼之才。但是试卷糊名,欧阳修认为很有可能是弟子曾巩所写,但为了避嫌,于是将此卷取为第二。等到揭榜时,欧阳修见到苏轼的姓名,开始时对梅尧臣说:“他所写的一定有依据,遗憾我们这些人不能记得了。”等到苏轼拜访感谢欧阳修时,欧阳修询问其试卷内容出处,苏轼说出了与梅尧臣相同的回答:“为何需要出处。”欧阳修赏识其豪迈,感叹不已。

采茶官

梅尧臣曾深入官港茶区亲自考察茶叶的生长气候、采摘、制作、出售的全过程,作有《南有佳茗赋》。传说他作罢掷笔,捋须含笑说:“我乃是采茶官也!”且又把茶叶与池莲并为建德之美。

人物评价

总评

梅尧臣苏州石刻像梅尧臣的创作活动自天圣九年(1031年)始,直至其逝世时,前后共三十年。他三十岁时,与欧阳修、尹洙发动一次声势浩大的诗文革新运动。虽然后来欧阳修得到更大的声望,但是在发动之初,梅尧臣无疑地占有领导的地位。北宋诗人如欧阳修以及稍后的王安石、刘敞,甚至更后的苏轼都受到他的熏陶,对他加以高度的崇敬,欧阳修更是始终称梅尧臣为“诗老”,表示内心的钦慕。因此可以说,梅尧臣对于北宋诗坛起过巨大的影响。

陆游认为梅尧臣是李白、杜甫而后的第一位作家,所谓“突过元和作者”,其意在此。他在《剑南诗稿》中,陆游自称“学宛陵先生体”、“效宛陵先生体”者共八处。南宋后期的诗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里,称梅尧臣为宋诗“开山祖师”,对于他的作品所起影响的巨大,提得非常鲜明。

但自元明而后,文学批评家少有重视梅尧臣的。直到清末,因为宋诗运动的出现,这才引起对于梅尧臣的重视,开始出现学习梅尧臣的专家。其影响力延续至今。

历代评价

王曙:二百年无此作矣。

欧阳修:①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②不戚其穷,不困其鸣。不踬于艰,不履于倾。养其和平,以发阙声。震越浑锽,众听以惊。以扬其清,以播其英。以成其名,以告诸冥。③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④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离骚》喻草香,诗人识鸟兽。城中争拥鼻,欲学不能就。平日礼文贤,宁久滞奔走。⑤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寂寥二百年,至宝埋无光。郊死不为岛,圣俞发其藏。患世不愈出,孤吟在号霜。⑥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各极其长。

梅尧臣司马光: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名字托文编,他年知不朽。我得圣俞诗,于家果何如。留为子孙宝,胜有千年珠。

王安石:诗行於世先春秋,国风变衰始柏舟。文辞感激多所忧,律吕尚可谐鸣球。先王泽竭士已偷,纷纷作者始可羞,其声与节急以浮。真人当天施再流,笃生梅公应时求。颂歌文武功业优,经奇纬丽散九州。众皆少锐老则不,翁独辛苦不能休,惜无采者人名遒。贵人怜公青两眸,吹嘘可使高岑楼,坐令隐约不见收。空能乞钱助馈馏,疑此有物可诸幽。栖栖孔孟葬鲁邹,後始卓荦称轲丘。圣贤与命相楯矛,势欲强达诚无由。诗人况又多穷愁,李杜亦不为公侯。公窥穷厄以身投,坎轲坐老当谁尤。吁嗟岂即非善谋,虎豹虽死皮终留。飘然载丧下阴沟,粉书轴幅悬无旒。高堂万里哀白头,东望使我商声讴。

刘敞:诗老最前辈,名声三十秋。篇章被海表,岂独鲁与邹。今我亲见之,执鞭乃所求。何况登其堂,举觞预献酬。

张芸叟:梅圣俞如深山道人,草衣木食,王公大人见之,不觉屈膝。

陆游:①先生当吾宋太平最盛时,官京洛,同时多伟人巨公,而欧阳公之文,蔡君谟之书,与先生之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文如尹师鲁,书如苏子美,诗如石曼卿辈,岂不足垂世哉,要非三家之比,此万世公论也。先生天资卓伟,共于诗,非待学而工。然学亦无出其右者。方落笔时,置字如大禹之铸鼎,练句如后夔之作乐,成篇如周公之致太平,使后之能者欲学而不得,欲赞而不能,况可得而讥评去取哉。欧阳公平生常自以为不能望先生,推为诗老。王荆公自谓。虎图诗。不及先生包鼎画虎之作,又赋哭先生诗,推仰尤至。……苏翰林多不可古人,惟次韵和渊明及先生二家诗而已。②突过元和作,巍然独主盟。诸家义皆堕,此老话方行。赵璧连城价,隋珠照乘明。粗能窥梗概,亦足慰平生。③李杜不复作,梅公真壮哉!岂惟凡骨换,要是顶门开。锻链无遗力,渊源有自来。平生解牛手,余刃独恢恢。

刘克庄: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然后桑濮之哇淫稍息,风雅之气脉复续,其功不在欧、尹下。

方回:①欧阳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晚唐于是退舍。②梅圣俞陶粹冶合,春融天靓,欧阳永叔敬之、畏之。……有一斡万钧之势而不见其为用力,有一贯万古之胸而不觉其为用事,此予所以深许之也。③宋诗孰第一,吾赏梅圣俞。绰有盛唐风,晩唐其劣诸。

脱脱: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宋兴,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者,盖少也。

胡应麟:梅诗和平简远,淡而不枯,丽而有则,实为宋人之冠。

王士禛:宋人诗至欧、梅、苏、黄、王介甫,而波澜始大。

纪昀:宋初诗文,尚沿唐末五代之习。柳开、穆修欲变文体,王禹偁欲变诗体,皆力有未逮。欧阳修崛起为雄,力复古格。於时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陈师道、黄庭坚等皆尚未显。其佐修以变文体者,尹洙;佐修以变诗体者,则尧臣也。……然尧臣诗趣古淡,知之者希。

石韫玉:经明行修,名重搢绅。宅近沧浪,德有其邻。

钱基博:①宋之文章,大端不出二者,而推其原皆出于唐:……其一原本韩愈;自宋初柳开、穆修以迄石介、尹洙、苏舜钦、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曾巩、苏洵及其子轼、辙兄弟、秦观、张耒、黄庭坚、陈师道,气必疏快而力祛茂兴,与发宋文之机利,而以殊于唐格者也。②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至其穷愁感愤,有所骂讥笑谑,一发于诗;然用以为欢而不怨怼。……五言瘦硬而腴,其原自出孟郊;而悍怒以诡,则上攀韩愈;跌宕而昭,旁参白居易。③宋初诗人,台阁之昆体,专宗李商隐,其气靡。山林之处士,不出姚合,其势仄。自苏舜钦始窥李杜,而宋诗之势始雄,气始舒。至梅尧臣专攻韩孟,而宋诗之体始峻,笔始遒。

夏敬观:我生平于宋代的诗,最崇拜的是梅尧臣。

东至县尧渡镇人民政府评:他秉承五世祖梅远素淡清雅、不事雕琢的诗风,成了诗坛维新领袖,他的诗歌一扫晚唐和五代的淫靡、浮艳之风,开创了宋诗新局面,被誉为“宋诗开山之祖”。

后世纪念

梅公墓

梅尧臣墓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郊双山羊麓。有墓碑、墓祠,欧阳修为之作墓志铭。后世谒墓祭奠者不绝,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文天祥知宁国府(治今安徽宣州),特往祭梅墓,并以梅氏墓为题作诗。今墓冢已修复,并在原碑基座上另立新碑,墓祠亦将复原。

梅公亭

梅公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历代五建五修梅公亭。文革”时梅公亭被毁,今仅存遗址,为东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23:1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008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梅尧臣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