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管理篇

更新时间:2022-10-16 21:39:15 阅读: 评论:0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

外文书名: Biological Invasions: Legislation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丛书名: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生物入侵

精装: 316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30213938

条形码: 9787030213938

商品尺寸: 26.2 x 19 x 2 cm

商品重量: 821 g

ASIN: B001EQ5X4W

内容简介

《生物入侵:管理篇》介绍了国际上入侵物种管理的国际公约、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行动规划,以及国际农业生物恐怖的状况;下篇针对我国入侵物种(昆虫、植物和植物病害)的研究现状及其挑战,提出了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方案,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生物入侵管理方面的优先行动及其研究进展。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入侵物种管理的国际公约、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行动规划,以及国际农业生物恐怖的状况;下篇针对我国入侵物种(昆虫、植物和植物病害)的研究现状及其挑战,提

出了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方案,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生物入侵管理方面的优先行动及其研究进展。

本书既可供从事生物安全领域有关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从事动植物检疫和农林业研究的科研人员、行政官员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为广大公众了解生物入侵管理知识、采取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行动提供

指导。

目录

前言

上篇 生物入侵管理国际法规与行动

第一章 生物入侵的国际管理

第一节 生物入侵国际管理措施

第二节 生物入侵国际管理公约

第三节 生物入侵管理的原则

第四节 生物入侵管理的策略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外对生物入侵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一节 美国对生物入侵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二节 日本对生物入侵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三节 新西兰对生物入侵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四节 南非对生物入侵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五节 加拿大对生物入侵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六节 阿根廷对生物入侵管理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国外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美国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

第二节 加拿大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

第三节 澳大利亚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

第四节 新西兰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

第五节 日本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

第六节 巴哈马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

第七节 欧洲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

第八节 南太平洋地区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

第九节 太平洋入侵蚂蚁管理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国外生物入侵管理的行动规划

第一节 澳大利亚生物入侵管理的行动规划

第二节 欧洲生物入侵管理的行动规划

第三节 南非生物入侵管理的行动规划

第四节 美国生物入侵管理的行动规划

第五节 加拿大生物入侵管理的行动规划

第六节 日本生物入侵管理的行动规划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生物入侵与农业生物恐怖

第一节 生物武器与生物恐怖

第二节 禁止生物武器的国际公约

第三节 农业生物恐怖的国际概况

第四节 应对农业生物恐怖的策略

第五节 生物入侵与农业生物恐怖

参考文献

下篇 中国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与行动

第六章 中国生物入侵的现状

第一节 中国生物入侵的概况

第二节 中国外来入侵昆虫的现状

第三节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

第四节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病害的现状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生物入侵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第一节 生物入侵的挑战

第二节 国家需求与能力建设

第三节 预防与控制的原则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

第一节 国家对生物入侵管理的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

第二节 生物入侵基础性工作与设施建设的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

第三节 生物入侵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

第四节 生物入侵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

第五节 生物入侵科学普及与公众教育的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

第六节 生物入侵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生物入侵管理的优先行动计划及其进展

第一节 生物入侵基础性工作的优先行动计划及其进展

第二节 生物入侵基础研究的优先行动计划及其进展

第三节 生物入侵应用研究的优先行动计划及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生物入侵管理相关机构及公约的缩写

附录2 外来入侵物种中文名及其学名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附录4 全球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物种名单(IUCN公布)

附录5 我国召开的生物入侵发展战略的会议

作者介绍

生物入侵:管理篇万方浩博士,男,1956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入侵、昆虫

生态与生物防治研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主任,农业

部外来人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农业部生物防治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十心兼职研究员,全球入侵物种信息网(GISIN)执委,“转基因作物环境生态安全性评价”全球工作组执委,国家农业转基闲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昆虫学会(外来物种及检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及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十国农学会农业环境与资源分会理事,国家图书馆咨询委员会委员,《昆虫学报》副主编,EnwironmentalBiosafetyv Rearch(法国)、《中国农业科学》、《中围生物防治》、《中国农业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昆虫知识》和《植物保护》等刊物编委。曾任国际生物防治组织亚太地区学会(IOBC/APRS)副主席。

目前主持重大科研项目有:国家973计划项目“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要外来人侵物种区域减灾与综合治理”、国家科技基础工作专项“中国外来人侵物种考察及其安全性评估”、欧盟项目“欧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

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鉴定成果2项。主要有“稻田害虫综合治理基础研究”、“豚草及豚草综合治理研究”、“天敌昆虫大量生产技术”、“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烟草病虫害IPM体系构建与应用”等。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出版编著图书10部。

序言

我国是全球受生物入侵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普遍,所造成的影响愈加严重。生物入侵成为危害我国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其相关研究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

2003年以来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2002(CB111400),围绕外来入侵物种的科学预警、遗传分化和生态适应等科学问题,采用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理论、技术与方法,重点开展了农林危险外来入侵物种快速检测的分子基础、种群遗传分化与演变、分子生态适应、种群形成与扩张,以及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外来物种入侵的抵御、生物入侵风险和环境经济评估模式与体系、生物入侵的可持续控制策略与途径等研究。2006年立项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对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预警、检测监测、应急处理和区域减灾等应用技术给予了重点支持。从2007年开始,科技部又立项开展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安全性评估的考察工作。这些项目覆盖了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机制的理论基础、防控的应用技术手段、基础性科学数据获取以及外来人侵物种的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内容,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展开了对生物入侵的系统性研究,并取得了大量可喜的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我国生物入侵研究的特色和入侵生物学的学科体系,建立了一支涵盖多学科、多层面的稳定的研究队伍。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21:3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001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