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来说,皖南皮影戏一度鲜为人知,不大为外界所关注。这个很可能跟当地的环境有关。
皖南一带“山限壤隔”,阻隔了皮影戏的外传和人们对其的了解。皮影戏,又叫皮影,属于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有着“世界最古老电影”的誉称,得到歌德、卓别林、歌德等人的盛赞。起源于中国的皮影戏,它运用的幕影演出原理、表演艺术手段等,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早在汉代,中国就有了皮影戏。唐宋时期,皮影戏很流行。从南宋开始,中国的皮影戏传入东南亚诸国,此后又远播欧美等地。如今,德国柏林博物馆等至今还收藏有中国古代的皮影。皮影融有古代壁画、帛画、画像石、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装束、剪纸等艺术精髓,当下皮影收藏和研究热在一定范围内兴起。
据记载,清中期江南发生了一场瘟疫,十室九空,之后湖北、河南、浙江等地陆续有移民迁进来,以湖北荆州一带移民为多。移民们不但给这里增加了人口,也将当地的皮影戏带了过来。
如此说来,皖南皮影戏的根子是在北方,只不过后来本土化了。而从声腔流派上划分,本土化的皖南皮影戏,当属南方影系。
清代朝庭为了奖励移民南迁,规定移民来此可以“插标划田,立山为界,居室为家。”开恳的田地“三年不纳皇粮”。于是湖北、河南等地的穷苦移民大批南迁过来,使荒芜沉寂多年的皖南山村,渐渐有了生机,所谓“一担箩筐下江南”。
移民在迁入时,不但给皖南增加了人口,同时也带来了他们(湖北随州)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如《湖北下江南》、《逃水荒》等戏,就是描写当时灾民南迁历史情况的。
皮影戏传入皖南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歌舞融合演变,慢慢发展壮大,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皮影戏艺人农忙时种田种地,农闲时便挑着一担皮影戏箱走乡串村演出,一为养家糊口,二为丰富民间人民的业余生活,它的演出形式轻装简便,影人、道具全部装在两个长方形的木箱里,用一根扁担挑着即走,所以当地人也叫其为“一担挑的戏。”演出且不受场地限制只需四人一台戏,舞台要求随遇而安,无论庙台、场院、村头树下、大到容纳二、三千人的 场,小到农舍的堂屋都能演出。人少易于接待,收费低廉,百姓出得起钱,看得起戏。演出的剧目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民间,深受民众喜爱,有青苗戏、青山戏、谷梅戏、愿戏、接年戏、拜年戏等,百姓统称为“太平戏”。这些影戏剧情较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皖南劳动人民驱邪避灾,祈求太平的美好愿望。
清中晚期,皖南地区农村中富豪旺族,宅门大户依其财富势力,纷纷请名师刻制影人,私养皮影戏班,供其家族消遣娱乐。
日军入侵时,致使盛极一时的皖南皮影戏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皖南皮影戏艺人所用的唱腔,不仅有祖传的,还吸取了本地传统的花鼓戏唱腔,
皖南皮影戏同时也有个人的独创。皖南皮影戏唱腔高亢、圆润,韵味独特,加之采用渔鼓筒伴奏,增加了唱腔的音乐魅力。皖南皮影戏里的戏曲人物,分生旦净末丑,演出时大多连台。演一场皮影戏,民间艺人要唱几百句戏词,这些戏词除了有脚本的,不少是一代代口耳相传下来的,以四句为一段,呈“五五七五”句式,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戏词生动形象,诙谐风趣。
为了适应幕影表现,皖南皮影戏吸收其他艺术的一些技巧,采取了抽象与
皖南皮影戏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雕工比较细致、流畅,着色浑厚沉着,丽而不艳,通体透剔,四肢灵活,使人赏心悦目。在色彩上,皖南皮影以红、黄、绿、黑为主,比较简洁明快,同时也能喻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红脸的精忠、黑脸的骁勇、黄脸的狡猾、白脸的奸诈等。刻制的皮影人物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或者是铁丝连成一体,并系上竹棍,由艺人们操纵。一般来说,一个皮影人物要用五根竹棍操纵。用来演皮影的屏幕,多是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在白幕布后面,艺人们贴近幕布操纵各种皮影人物,不仅要手指灵活,还要说、念、打、唱,同时还要响动锣鼓。
在皖南宣城市,有一位农民名叫何泽华,近些年来收藏了上万件皮影,
何泽华表演皮影戏有不少是出自皖南地区的。而且,他集收藏、制作、表演皮影于一身。他还卖掉了一批皮影,先后卖了有100多万元。他更是吸引了广州、成都、北京等地的皮影研究专家、学者,几年间曾有几拨外地研究者闻讯而至,为何泽华收藏的皮影所倾倒,并称他目前所操办的一个皮影社,是目前国内唯一保持皮影原生态的非专业团体。
何泽华长得瘦高瘦高的,眼睛很特别,脸上的那种笑意似乎就是从眼睛里漾出来的。为了和外面的人打交道,何泽华还印了名片,名片正面印有“皮影收藏家”、“中国南方民间皮影收藏社”等字样,背面则是简介皖南皮影以及他的皮影社收藏情况,并且注明:对外承接大、中、小皮影展览与演出活动。
在何泽华家里的堂屋墙壁上,用透明胶布粘了两张皮影,其中一张是老寿星皮影。何泽华说,这张老寿星皮影是清代的,人物身上的衣服团花镂刻得比较细,市场价在5000元以上。这么贵的东西怎么随随便便就粘在墙壁上呢?何泽华对此不以为然地说:这是展示给外人看的,比这更好的皮影多呢。
何泽华说,去年他曾卖出1万多件皮影,卖了有70多万元。2004年,他卖出第一批皮影,获得19万元;2005年则卖有30多万元。3年来,他仅卖皮影毛收入就有100多万元。不过,他也捐出不少精品皮影。何泽华透露,中国皮影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南京民俗博物馆等所藏的皮影,都有他提供的。
何泽华说,以前一套(五六十张)皮影,能卖四五千元,现在可能卖一万多元。而如果是外国人来中国买一套品相一般的皮影,则要花费两万到八万元不等。
因为演出的不景气,近些年来,皖南民间皮影戏班多数自行解散了。而何泽华趁机收购了不少整套的皮影,并将包括幕布在内的有关道具“一锅端”。
何泽华的父亲何祖大64岁了。何祖大说,他们祖上是从清嘉庆年间从湖北移民过来的。小时候他就演过皮影戏,多是《杨家将》、《岳飞传》等。像《杨家将》有30场,要15天才能演完,每天上、下午各一场。演出时没有剧本,全凭老师傅传的内容唱,有时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相对于北京等地的皮影社或者皮影剧团,宣城乡村里的“中国南方民间皮影收藏社”,可谓“养在深闺”。但它却被认为是国内唯一现存的保持皮影原生态的非专业团体,吸引了不少研究专家、文化学者,以及高校师生的关注。几年前,皮影社成员曾照了一张合影,当时老艺人吴金陵与郑远清上身穿的还是农村常见的涤卡褂子,而方宗堂与彭以军则松垮垮地穿了西服,何泽华与妻子冯正湘的穿着相对休闲一些。
这个民间性质的皮影社所开展的活动内容,主要由皮影收藏、展览与演出三个部分组成,前两项为当地40岁出头的农民何泽华一手操办,而演出部分,虽然何泽华与其爱人也参与,但主要是由几位老艺人担纲,这些老艺人可以说个个是全才,不仅会唱、会敲锣打鼓,还能亲手做人物、鸟兽、房屋等皮影。
解放后,皖南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1950-1965年期间,是皖南皮影戏发
皖南皮影戏展的“黄金时期”。当时宣城地区约有60多担皮影戏箱,演职人员超过300人。那时最有名的是广德艺明皮影剧团,1963年剧团改为大集体,直属县文教局领导,除充实剧团的领导力量外,同时派出组创人员,并对音乐唱腔,灯光舞美和扩音设备等进行改革,又改进了皮影的造型和活动关节,使皮影的头可动,嘴可张,眼可眨,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动画小电影”。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皮影剧团全体演职人员与县花鼓剧团合并搞运动,传统皮影戏被作为“一个眼睛看文化大革命”的毒物,在运动中被整箱搬至十字街付之一炬,从此皮影剧团撤销。“文革”结束后,皮影戏又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戏班如雨后春笋一下子涌现了50多担戏箱。八十年代末,经过艺术上的大浪淘沙,大部分艺人被淘汰,皮影戏兴衰更迭。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20:0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99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