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所选的7小段文字全是围绕“仁”写的。据统计,《论语》中只“仁”这一个字就出现过100多次。“仁”在《论语》中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出现频率,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动荡的时期。当时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很多有识之士都在为这样的社会寻找出路。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孔子提出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通过它建构人格培养和治理国家的理想范式。孔子认为“仁”既是爱人、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慧,又是“克己复礼”“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由此可见,“仁”不是指某一种特殊的德性,而是一切德性的总和,是人们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指南和规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遗憾的是,现代人在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普遍感到了道德的缺失和精神的空虚。重读孔子的“仁”,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和感悟,这正是编者选编此文的目的所在。
孔子“仁”的核心是“爱人”,即把人当作人来看;根本是“孝悌”,即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是人道和人性的基础。孔子的这一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而且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挖掘孔子的“仁”,可以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借鉴。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父名叔梁纥,母为颜徵在。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幼年丧父,家中贫困,青年时曾为委吏、乘田等官职。曾问礼于老聃,问官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博闻强记,学识渊博。公元前500年,相定公,使齐国返还侵占鲁国的地域。公元前499年,任中都宰,后升大司寇,摄行相事,诛佞臣少正卯。公元前496年至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归鲁,一边在杏林设坛教徒,一边从事于著作,经他所删定的书,有《诗》、《书》、《礼》《乐》《易》《春秋》。
公元前479年去世,葬于鲁城北泗上,即今之孔林。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后世统治者或儒生尊称其为圣人、文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17:58: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982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