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星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这颗小行星是1996年9月18日在兴隆观测站发现的,发现后的暂定编号为1996SD1,其中SD正好是中文“水稻”的汉语拼音字头,当它获得8117这一永久编号后,为了表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敬意,天文学家们决定把它命名为袁隆平星。
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农委在北京联合召开授奖大会,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籼型杂交水稻是中国农业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其研究和推广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1964年,湖南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首先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经全国有关单位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1973年在世界上首先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这项科研成果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 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当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年至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其中1987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又成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其获奖证书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并颁发,并获得500万元的高额奖金。
袁隆平以其成果丰硕的杂交水稻研究享誉世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12:07: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955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