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森林工程重庆市森林工程建设座谈会2008年5月19日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表示,重庆市森林工程建设今年秋季将全面启动。10年后,全市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5%。
重庆市《森林工程规划纲要(草案)》经多方征求意见后基本确定。根据纲要,重庆市森林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到2017年,重庆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绿地率达到33%,道路绿化率达到80%,水系绿化率达到80%。
2008年7月14日上午,王鸿举市长主持召开了市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7月24日上午,召开了市委第41次常委会议,分别听取了市林业局局长吴亚《关于森林工程有关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庆市森林工程总体规划(送审稿)》、《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森林工程的决定(送审稿)》、《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送审稿)》以及《重庆市森林工程资金筹集使用方案(送审稿)》。
会议认为,实施森林工程,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促进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重庆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生态良好、舒适宜居森林城市的需要,也是农民致富的途径。决定:
(一)目标任务。2008—2017年,全市重点推进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和苗木基地五大森林工程建设,完成新造林1100万亩,改造低效林1000万亩,道路绿化率由54%提高到80%,水系绿化率由41%提高到8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0%提高到38%,主城九区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其余区县建成市级森林城市;建成森林生态镇95个,绿色村庄3000个,实现山地森林化、城市园林化、农田林网化、通道林荫化、庭院花果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
(二)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同时,稳步推进林木采伐管理改革、完善流转制度、建立林业要素市场和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等配套改革,形成森林资源丰富、林业产业发达、林农收入增加的良性发展机制。
(三)森林工程建设资金实行“分级投入、整合资金、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进行筹集。
国家财政部拨款8.43亿元
经国家林业局核查组实地核查,重庆退耕还林第一轮到期部分阶段核查验收达标,国家财政部将依据相关政策,向重庆下拨8.43亿元补助资金,助推重庆森林工程建设。
经核查,重庆核查面积保存率达到99.98%,林权证发证率达到99%,建档率达到99.97%,管护率达到96.5%、成林率达到90.4%,核查结果达标。国家财政部依据这一结果,按照国发〔2007〕25号文件规定,将拨付我市第一轮到期部分65万亩的第二轮补助资金8.43亿元,为森林重庆建设提供巨大资金支持。
据了解,在重庆市、云南省、湖北省、西藏自治区等四个省(市、自治区)中,重庆市的森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均排在四省市(自治区)第一位。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山城重庆,75%山地和丘陵,大片的土地长期沉睡,难以发挥经济效益。重庆要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就必须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增长点在哪里?重庆8万方公里的林木经济,恰恰带来了未来发展森林产业的契机。
重庆市林业局局长吴亚表示,直辖十多年来,重庆市先后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中德财政合作造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累计造林2400务植树6.5到2007森林面积达到4080林覆盖率达到33%业总产值达到147在此基础上,重庆以“森林工程”为载体,全民动员建设“森林重庆”。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在一段时间内往往存在一定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重庆选择将二者有机结合的生态富民“森林工程”,一方面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林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北碚区静观镇素心村以“花卉富民、生态靓村、旅游活村”理念,着力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势产业,花卉从业人员占全村总人口的80%,种植“素心腊梅”3000多亩。“十里腊梅观光走廊”,并依托花卉产业建设农民新村,成为一个旅游亮点,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升城市形象的必然抉择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环境污染加剧、热岛效应增强等问题也困扰着重庆,传统的城市绿化模式在空间和效能上都已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多功能生态消费的需要。有关专家指出,打造森林重庆将大大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对招商引资、吸引外来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大有裨益。
森林工程既要开发致富之山,又要打造宜居之城。据了解,随着森林工程的实施,重庆市将新增森林面积1500多万亩。覆盖率达到45%,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居住环境里的负氧离子含量将成倍增加,生活将过得更舒适、更健康。
一个城市既需要现代化的楼宇,又需要漂亮的园林。现在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在拥挤的城市里挤出地来搞城市“绿肺”。“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城市,绿地、草皮优于高楼大厦,而大树、森林又优于一般的园林。所以要让老百姓将来过得舒服,我们必须早点动手种树。建设森林城市,实际上是给未来的居住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庆森林工程建设“森林重庆”如火如荼
中国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重庆市是三峡库区的重要水源地,要确保三峡水库的水量和水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功能。蓝图绘就后,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森林工程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编制《重庆森林工程总体规划》,计划筹资480多亿元,实施森林工程。
在组织和号召下,重庆市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建设“森林重庆”。开县组建了绿洲森林建设(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采取林权质押和划拨土地质押等方式,广纳资金,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他们实行苗木供应商包栽植、包成活的办法,有效破解了栽树成活难的问题。
香港理文造纸项目落户重庆永川区后,带动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产,渝西各区县近两年营造竹浆原料林超过15万亩,十万人人均增收3000元。森林覆盖率也因此提高了3个百分点。
据重庆市南川区水务局局长郑远学介绍,南川区在实施水系森林工程中,向农民租用沿河两岸土地用于植树,租期10年,租金一年一付,按当年市物价局公布的8月全市稻谷收购均价折算,田、土、青苗补偿费分别按照每亩400、250、150公斤稻谷折算。被征地农民还可参加由水务局成立的专业植树队。这样既解决了搞水系森林工程所需土地,又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同时也提高了农民参与水系森林绿化、管理的积极性。
2008年,南川区开始试运用租地方式解决森林工程所需土地问题。“试点时,我们向农民租了200多亩地,由于实际收入有所增加,几乎所有的农民都表示支持。”南川区林业局造林绿化科科长贺劲松说。由于试点顺利,该区决定对通道、城周及水系三大森林工程的重点区域(约1万亩)都将采取租地模式来搞,租期10年。
与此同时,贺劲松还透露,对于森林工程中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公益林,如果到时还给农民,势必毁林还耕,影响森林工程效果,因此该区打算在10年后继续延长租期或直接收购土地,在维护森林工程的同时让农民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据悉,重庆市森林办、市水利局等部门通过考察,对这种创新做法予以肯定,认为其既解决了森林工程所需土地,又保障了农民利益,称之为南川模式。并将在全市推广。
2008年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便作出了实施重庆森林工程的重要指示。此后,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紧推进森林工程规划编制、相关政策文件拟制、资金方案落实以及林业大会战准备等工作,为重庆森林工程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基础。并订立了全面实施该工程的战略方针。
一、把实施森林工程、建设森林城市作为重庆的重要战略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
市政府及时调整了市绿化委员会成员,成立以市长王鸿举为组长,副市长黄奇帆、马正其、凌月明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庆森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林业局,在林业、发改、园林、交通、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确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6月12日,王鸿举市长率队赴国家林业局,就我市实施森林工程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情况作了专题汇报,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表示,将在政策、科技、资金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在资金筹措方面,各区县根据实际,创新投资机制,政府财政重点扶持,金融贷款积极支持,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森林工程建设。
二、广泛深入调研,抓紧规划编制和政策措施拟制
3月下旬以来,马正其副市长先后深入10余区县调研,并于4月下旬率队到江西、湖南两省考察学习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发展、林业政策措施等先进经验。
市财政局认真调研提出了森林工程资金筹措方案,市林业局认真调研提出了林业投资公司组建方案。森林工程宣传信息工作得到高度重视,编发《重庆森林工程简报》32期;向市委、市政府报送森林工程专报信息37条,被采用13条,被国家林业局网站信息快报采用30多条。
三、突出抓好种苗基础工作
森林工程建设,种苗是最重要的基础。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工程种苗建设,在区县调研时,要求各地培育壮大苗圃规模,提高品种档次,把苗木花卉作为一大产业来抓。马正其副市长多次到区县检查调研种苗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按照市政府意见,
各企事业单位或私人业主纷纷抓住森林工程实施的机遇,投资苗圃建设。重庆文理学院充分发挥花卉苗木科研优势,投资600万元配备先进仪器,开展花卉种苗培育研究,年克隆速丰桉种苗1000万株和园林花卉种苗40万株。涪陵区义和镇金科现代农业园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将新农村建设、业主创收、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建立梅园、园林树木观赏区和花卉苗木生产繁育区,现培育香樟、银杏、桂花、广玉兰、红叶李、高山榕等70多个品种1300多亩。
重庆森林工程四、结合实际,重点推进
结合重庆市情、林情,我市森林工程初步明确抓好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和苗圃基地工程五大重点。各区县结合实际,不等待观望,突出城区周边、通道和水系绿化以及风景区建设等重点,纷纷开展有各具特色、富于实效的工程建设活动。武隆县立足建设生态功能区和旅游名县发展战略,斥资1300万元,发动全县96个部门和单位兴建武隆至仙女山旅游景区绿色通道,栽植米径6厘米以上柳杉、香樟、秋枫4万余株,绿化里程28公里。万州区、北碚区、铜梁县、荣昌县、巫山县、奉节县、荣昌县、璧山县、铜梁县加强城区及城周绿化建设;长寿区、巴南区、云阳县、南川区打造通道公路绿色产业带;江津区、合川区、大足县、巫溪县在江河溪库流域营造生态防护林;永川区、丰都县、梁平县、忠县、酉阳县、彭水县、潼南县、万盛区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突出抓好竹子、桉树为重点的速丰林基地建设;沙坪坝区启动歌乐山索道片区林相改造;秀山县严把规划、种苗和资金关口确保森林工程有序进行。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10:16: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947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