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橘颂》从体制上来看,基本是四言的,所写的物象限于一种,写作路径略近于《诗经》。这首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节,共九节,可分两部分。前四节十六句为第一部分,后五节二十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前十六句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这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后诗十六句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橘树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它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而后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两位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天幕之上。
本诗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楚辞灯》)的奇特境界。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这一独特的贡献,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九章·橘颂》当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学者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渡淮而北而化为枳”的说法)。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颂赞》:三闾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及细物矣。
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美橘之有是德,故曰颂。《管子》篇名有《国颂》。说者云:颂,容也。陈为国之形容。
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旧解徒知以受命不迁明忠臣不事二君之义,而不知以深固难徙,示其不能变心从俗,尤为自命之本。盖不迁难徙,义各不同,故特著之曰“更壹志”也。作文之时不可考,然玩卒章之语,愀然有不终永年之意焉,殆亦近死之音矣。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省秭归县,一说湖北荆州纪南)。自称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且有楚国第一诗人的美称,任三闾大夫,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主张楚国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多次反对楚怀王与秦国交好的举动。在秦昭王扣留楚怀王之后,屈原继续辅佐楚顷襄王。楚顷襄王六年(前293年)楚顷襄王谋划再与秦国讲和。屈原斥责楚顷襄王和子兰,楚顷襄王大怒,屈原被驱除出楚国都郢(yǐng)都,被流放于更偏远的江南地区,历时十八年。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自沉于汨罗江。后世端午节吃粽子即是为纪念屈原。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其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09:0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941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