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新版鸡毛信

更新时间:2022-10-15 21:21:59 阅读: 评论:0

简介

《鸡毛信》是由著名电影艺术家张骏祥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2011年,韩非子剧社将这部红色经典剧再次编排,搬上儿童戏剧舞台。

这部儿童戏的创新主要在于真人和皮影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的表演方式,将传统皮影艺术的元素融入儿童戏中,在视觉上极大地增强了儿童舞台剧的表现力。在戏中,演员和傀儡在表演上的相交融,又与帷幕(影窗)搭成的空间交织在一起,皮影的神奇变化,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灯光的运用,舞台上给观众以遐想的空间来营造梦幻般的视觉感受。演员到皮影、皮影

到影子、灯光到舞台、不断地转换,从不同的层面上将极大地增强戏剧的舞台表现力。此剧,皮影表演的影窗也做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分别由三个活动式影幕组成的表演区,用“台中台”(即舞台与影窗)过度时空,转换时空,从抽象到形象,仿佛电影里惯用的“蒙太奇”,或一幅连环画所采用的“画中画”手法,这种叠加的意象会给观众推向一个奇妙的意境。

希望这部红色经典的儿童剧不仅对小观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他们产生较大的情感冲击,树立他们心中民族小英雄的光辉形象。

剧情介绍

新版鸡毛信剧照在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一个12岁的“小羊倌”,名字叫做海娃。

这个孩子可不一般,他的爸爸是民兵队长,机灵的小海娃也是儿童团长,他的任务是装成放牛娃来守卫村子。有一次,鬼子又要来扫荡,小海娃把情况告诉了村民,正要撤退,他爸爸给他了一封信,让他马上送到邻村张连长那里。可海娃走到半路,遇见了鬼子,海娃为了不让鬼子发现鸡毛信,机灵的他把信藏到了领头羊的尾巴底下。鬼子最后把手无寸铁的小海娃给捉住了,小海娃始终说自己不是八路,鬼子最后没办法就把他放了。海娃正高兴的时候,鬼子又要吃羊肉,这可急坏了海娃,就赶着羊群飞奔,谁知道最后鬼子连海娃一起抓住,并且把他们分头关押。夜深了,鬼子都睡着了,海娃蹑手蹑脚的出了门,把鸡毛信从羊身上取下来,揣在自己的衣兜里,谁知半路上竟然把鸡毛信给能丢了。没办法,海娃只好沿着原路返回,去找那封信。等找到了鸡毛信,鬼子也发现了他,并且让他带路去龙门村,半路上被执勤的八路军发现了,并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海娃费尽周折才逃出了鬼子的魔爪,与八路军接了头。张连长按着信上的指示,痛击了鬼子的炮楼,解放了龙王村。

演出团队简介

韩非子皮影剧社

该剧社由戏剧家和诗人韩非子1992年在哈尔滨创立,是北京仅有的两家皮影剧社之一,也是惟一一家独立的皮影剧社。该剧社得到一些大师如齐永恒的指点,该剧团也从事布袋木偶和套杆木偶的表演。

韩非子剧社在全世界参加了很多艺术节。2000年以来,他们先后受邀前往韩国、伊朗演出。2007年参加了北京大山子当代艺术节演出。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21:21: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898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鸡毛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