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运每日客流量情况 | ||
时间 | 总客流量/人次 | 来源 |
2月8日前数据暂缺 | ||
2月9日(正月十六) | 1279.6万 | |
2月10日(正月十七) | 1257.7万 | |
2月11日(正月十八) | 1230.0万 | |
2月12日(正月十九) | 1215.8万 | |
2月13日(正月二十) | 1203.8万 | |
2月14日(正月二十一) | 1202.8万 | |
2月15日(正月二十二) | 1227.6万 | |
2月16日(正月二十三) | 1237.1万 | |
2月17日(正月二十四) | 1256.0万 | |
2月18日(正月二十五) | 1299.9万 | |
总计 | 14.8亿 |
火车站2019年11月15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宣布,2020年春运外省务工人员团体订票于2019年11月16日启动。
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2019年11月17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为迎接2020年春运,创造良好的铁路外部安全环境,各地铁路部门联合地方深入推进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集中整治工作。
2019年12月12日,2020年春运火车票开始发售。针对春运客流量集中的特点,铁路部门计划安排节前每日开行旅客列车5275对,运输能力达到1010万人;节后每日开行旅客列车5410对,运输能力达到1043万人;铁路部门开始发售2020年1月10日(腊月十六)车票,2019年12月12日当天,全国铁路共售出车票1256.1万张,其中铁路12306网售出1062.5万张、电话订票售出0.4万张,铁路12306网络售票占总售票量的84.6%。
2019年12月3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增开旅客列车263.5对,达到4816.5对,铁路运输能力显著提升,为做好2020年春运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0年春运形势和工作安排新闻发布会,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严贺祥表示,今年春运铁路预计旅客发送量4.4亿人次,同比增长8%。
2020年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北京检查春运工作。
春运开始以来至2020年1月18日,全国铁路连续九天每日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累计发送旅客已达10567万人次,突破1亿人次。
2020年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表示,根据大数据监测分析,从现在到2月18日春运结束,预计将有1亿6000万人陆续返城返岗。
2020年春运客流特点是,假日特征日趋明显,务工人员、学生、探亲客流仍是主体,但旅游人数大幅增加,预计海南三亚春运期间迁入人数与本地常住人口比例位居全国前列。城市群内部迁移特征日益明显,大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春运期间,旅客平均出行距离为394.4公里,500公里以内出行人数占比达到78.9%。
2020年1月12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153.9万人次,同比增加245.4万人次,增长27.0%,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2020年1月13日,春运进入第四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9.1%。
2020年1月15日,春运进入第六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26万人次,同比增长7.3%,预计开行旅客列车9648列,加开临客848列。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运力投放,强化运输组织,落实各项服务措施,努力满足务工人员返乡需求。
2020年1月17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介绍,2020年春运首周(1月10日至16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4.37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7%。
2020年1月11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6960.9万人次,比去年春运首日增长3%。其中,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172.6万人次,增长23%;道路发送旅客5522万人次,下降0.8%;水路发送旅客78.35万人次,增长9.8%;民航发送旅客188万人次,增长12%。
2020年2月2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00万人次,同比下降74.4%。民航方面,受春节假期延长及疫情影响,从春运开始至2月1日,民航春运期间累计旅客运输量3436.3万人次,同比减少17.1%。
2020年2月15日,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会上表示,春运历时40天,节前15天,节后25天,今年是近6年最早的春运,学生流与探亲流相互叠加,节前客流基本和往年规律一致。节前(1月10日至24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1.43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0%,日均7622万人次;峰值出现在1月22日的腊月二十八,达到了845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0%和1.2%。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运40天客流同比下降45%,春运返程不会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高峰。从1月25日到2月14日,全国共发送旅客2.83亿人次,日均1348万人次,其中绝大数是返程探亲和一部分农民工返岗。
国铁集团副总经理李文新在会上介绍,2020年春运期间已经累计退票1.15亿张。李文新介绍,近期铁路不会出现返程高峰,到2月底前,最高峰日售票量为100万张左右,不到往年十分之一。占总客流量20%的务工客流将成为近期主要旅客,共5600万人农民工已经返程2900万人,由于各地企业错时复工复产,也不会形成高峰。
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在发布会上表示,受疫情的影响,民航客流量大幅下降,从1月25日至2月14日,民航日均运输旅客47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1/4。按照国家联防联控统一部署,为了有效减少人员的出行,民航局从1月21日开始,连续四次发布免费退票的政策。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外航空公司共办理退票超过2000万张,票面金额超过200亿元。
2020年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显示,2020年春运累计发送旅客14.7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0.3%。2020年春运四十天(1月10日-2月18日),全国铁路、道路、 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14.7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0.3%。其中铁路发送旅客2.10亿人次,下降47.3%;道路发送旅客12.11亿人次,下降50.8%;水路发送旅客1689.1万人次,下降58.6%;民航发送旅客3839.0万人次,下降47.5%。
2020年30亿人次的春运总量中,道路客运24.3亿人次,同比下降1.2%,铁路4.4亿人次,同比增长8%;民航7900万人次,同比增长8.4%;水运4500万人次,同比增长9.6%。高铁、民航、私家车等出行方式在春运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兰州西站停靠的“绿巨人”动车组列车2019年12月3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年底大调图。这也意味着,伴随着部分线路的优化调整,游客出行也将有新选择。
例如,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将新增南到福建厦门,东达山东威海等沿海临江城市的5对动车组列车。分别为兰州西—上海虹桥G3166/5G3182/1次2对、兰州西—厦门G3186/5次1对、兰州西—威海G2686/5次1对、兰州西—合肥南G4298/7次客流高峰时期1对。
金华将与16个城市首次实现高铁列车一票直达,与中西部10个城市首次牵手开行直达普速列车。青岛也有多趟列车将有调整,例如,将增开荣成-烟台D6096/D6095次动车组旅客列车;增开青岛北-荣成C6583/C6584次城际动车组旅客列车,为周末线;C6583次由青岛北、C6584次由荣成均自12月30日起按开行规律逢周五、周六、周日、周一及高峰期开行。
四大特点
一是节前各类旅客出行叠加,客流高峰突出。与2019年春运相比,2020年春运较去年提前了11天,春运前期将迎来“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叠加的旅客出行高峰,部分高峰日容易出现客票紧张的情况。
二是国内市场增长快于国际市场。从截至目前的预定数据来看,2020年春运期间民航全市场旅客预订量,增速同比提升10.9个百分点。国内市场增速远超国际市场15个百分点以上,港澳台市场呈现大幅下降。
三是国内出行趋势及热点航线与往年相似。从截至目前的预定数据来看,国内航线1月23日(腊月二十九)达到出行峰值,节前1月18日及春节假期最后一天1月30日(初六)均可能出现旅客大规模集中出行。具体航线上看,昆明-北京,成都-上海,南京-三亚,杭州-三亚,温州-上海,郑州-海口等航线旅客预订量增长较快,座位销售较为紧俏。
四是出入境航线热点目的地有所切换,冷热不均。从截至目前的预定数据来看,国际市场热点目的地有所切换,部分出入境航线需求有所萎缩,预订量同比大幅下滑。
台胞乘直航航班抵达大陆加班运输安排
2019年12月24日,据中国民航局网站消息,为满足两岸旅客出行需求,特别是台湾同胞返乡过节需求,两岸航空主管部门就2020年春节加班事宜和具体安排进行了确认:
双方同意两岸航空公司可在2020年1月11日-2月8日期间安排春节加班。为满足两岸民众及航空公司需求,加班总量不予限制。考虑到大陆空域资源紧张等情况,仅对大陆个别繁忙机场设有上限,即各方北京不安排加班、上海浦东147班、广州9班、深圳23班、杭州17班。
2020年1月,三大航空央企东航、南航、国航已先后公布了今年的春运计划,三大航在今年春运期间运力均有所增加。
东航:计划执行航班11.89万班次
南航:预计执行航班超过8.2万班
国航:安排航班53974班次
2020年1月17日(腊月二十三)的火车票起售时间为2019年12月19日。2020年1月22日(腊月二十八)、1月23日(腊月二十九)为出行高峰期,火车票起售时间为2019年12月24日和25日。
2020年1月29日(正月初五)和1月30日(正月初六)将迎第一波节后返程高峰,返程抢票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月1日。
2020年春运火车票预售时间表(部分)
| 出发日期 | 备注 |
2019年12月12日 | 2020年1月10日 | 春运首日 |
2019年12月19日 | 2020年1月17日 | 腊月二十三 |
2019年12月24日 | 2020年1月22日 | 腊月二十八 |
2019年12月25日 | 2020年1月23日 | 腊月二十九 |
2019年12月26日 | 2020年1月24日 | 除夕 |
2019年12月27日 | 2020年1月25日 | 大年初一 |
2019年12月31日 | 2020年1月29日 | 大年初五 |
2020年1月1日 | 2020年1月30日 | 大年初六 |
2020年春运2019年11月15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铁集团)宣布,2020年春运外省务工人员团体订票将于2019年11月16日启动。
据广铁集团介绍,凡是经地方劳动或社保部门确认的企业流动人员数量不少于30人的企业,或者5名及以上到广东等地务工的外省务工人员自行组织的团体(简称自组团)均可申报团体订票。
外来工团体订票的申报要求仍为相同乘车日期、出发站、到达站车票每批次不少于5张,但办理方式相对2018年更便捷。
办理2020年春运外来工团体订票的申报要求仍为相同乘车日期、出发站、到达站车票每批次不少于5张,但办理方式相对去年更便捷。企业和自组团首次可预订广东地区节前部分加开列车软座车票,以及湖南地区与其他地区部分节后的部分加开列车软座返程车票。对于往年办理过外来工团体订票业务的老企业,如企业名称、营业执照注册号等信息均无变化的,可在团体订票网站完成在线审核。
铁路部门提示,外来工办理团体订票,应在铁路部门指定办理外来工团体订票业务的网站进行,除指定网站和铁路部门公布的业务办理点外,其他网站、火车票代售点、旅行社等单位和个人一律不能中介办理春运外来工团体票。
为方便在上海务工人员春运购票,铁路上海站从2019年11月25日启动务工人员团体票办理工作,受理乘车日期为2020年1月3日至2月15日,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始发增开列车的全部席别,以及部分图定既有列车硬座及动车组列车的座席。
2019年团体票办理分零散务工团队和企事业务工团体两类。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完成资料提交、资质审核、批复赋权等流程。与2018年不同的是,针对单方向返乡务工人员特别集中的企事业单位,今年铁路部门还推出了“私人定制”业务,企业可以提报申请,自选时间、车型、席别、发到站,让务工人员在回乡途中体验包车服务。
高铁长沙南站12月3日发布消息称,正在全省各大高铁站进行电子客票系统调试,预计在2020年春运开始前全部投入使用。届时,湖南省所有高铁站将全面推行电子客票。即,车站不再提供纸质车票,旅客通过刷脸、刷证即可进出站。
2019年12月,12306软件已推出的托管候补功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取代抢票软件。
成都火车东站自助取票区如果车票开售的第一时间没有抢到票也不要着急,旅客还有一些“捡漏”机会。
这其中包括:开售30分钟后,如有旅客未及时付款,车票会重新返回系统发售;开车前15天,是退票高峰期;开车前48小时和24小时,系统会放出部分剩余车票;一般22点到23点是退票高峰;每个停靠车站有一定比例的分配票额,如有未售完的票,开车前一天余票将再次出售。
另外,没有抢到票的旅客,也可以使用中国铁路12306网站和App中的“候补购票服务”功能。
一位旅客可预约两个相邻日期的4张车票进行候补购票,利用候补功能‘捡漏’的成功率和便利性要高于在车站售票窗口排队购票。
1、代抢车票诈骗
不法分子制作虚假购票网站,对购票者称售价打折或百分百有票,对方上当后再以信息不全等理由要求购票者补全银行卡账号、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然后骗取钱财。
2、假冒客服,退款退票
诈骗分子假冒官方客服以短信形式提醒告知乘客购票不成功,需进行退票,并附以退票链接。当乘客点击该链接时,按照提示需要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和密码等,然后不法分子伺机进行诈骗。
3、抢票软件暗藏木马
抢票软件实际就是一个插件,在技术上门槛低,不法分子将病毒、木马伪装成抢票软件,并以“免费”、“秒杀”为幌子在社交网络上散播,吸引用户下载安装。一旦中招,恶意软件即可偷偷拦截用户个人信息,导致经济损失。
4、抢票软件隐蔽选项让人多花冤枉钱
往年,不少使用抢票软件购买车票的旅客会发现,实际付费要比官网票价高。这主要是因为旅客在买票时,一些抢票软件出现加速包默认勾选的情况,旅客一不小心就会忽视掉,导致不需要加速包服务的人多花了冤枉钱。
铁路部门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强化路地协调联动,联合地方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铁路外部环境安全治理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效果。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重点清理张呼高铁地界红线内的违法建筑、违法侵占、违法经营问题,实现红线内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隐患全部清零。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动车段对高铁线路周边的异物进行排查清理,防控设备设施失管失修和异物遗留、上线等重大隐患。
2020年春运,“购票难”问题将进一步缓解。春运前,郑渝高铁郑襄段、成贵高铁、郑阜高铁、京张高铁、张大高铁、张呼高铁张家口至乌兰察布段、汉十高铁、日兰高铁日曲段、京港高铁商合段和昌赣段等多条高铁新线陆续开通运营,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极大提升2020年春运运输能力。
国家电网部门
国网山东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组织运营维护人员对济青高铁供电线路和电力设备进行重点巡查维护,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逐一与铁路部门对接确认,联合整治。
国网浙江永康市供电公司组织党员服务队加强金温高铁沿线环境巡视,并做好危险源记录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对管内高铁输电线路展开重点检查,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同时强化应急处置演练,完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2020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约30亿人次,较上年略有增长,近年来我国服务保障春运的能力在逐年大幅提升。2019年全国投运高铁5474公里,新改建扩建公路33万公里,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上了硬化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正式投运。原定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任务,2019年一年内已全部完成。总的来看,随着交通设施日趋完善,群众出行方式更加多元、选择更加丰富,春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缓解。同时也还有新老问题需要加大力度破解。春运工作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将全力以赴做好春运各项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春节。
公安部将履职担当尽责,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安全顺利温暖出行:一是多要素化解风险隐患;二是全方位守护平安畅通,最大限度将警力、装备投向一线;三是近距离服务群众出行。
交通运输部将围绕五个方面开展春运工作:一是以保障旅客出行安全为底线,着力打造“平安春运”;二是以提升旅客服务效率为基础,着力打造“便捷春运”;三是以提升旅客服务品质为重点,着力打造“温馨春运”;四是以营造文明和谐氛围为引领,着力打造“诚信春运”;五是以弘扬绿色低碳风尚为导向,着力打造“绿色春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确保春运安全工作意义非常重大。应急管理部部署各地正在开展全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对做好岁末年初安全防范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苏洁表示,应急管理部将全力以赴抓好春运各项工作,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祥和的节日。
2020年春运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将达到7900万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约8.4%,创历史新高。由于客流高峰叠加,今年春运民航高峰期间日均保障航班量将超过17000架次,比去年春运增长约13.3%,加上冰雪、大风、霜冻和低能见度等恶劣天气频发,运输任务繁重,保障压力增大。民航局总飞行师万向东表示,民航将从三个方面做好春运保障准备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出行;二是统筹增加运力,确保顺畅出行;三是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满意出行。
国铁集团确立了“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春运工作目标,组织全路干部职工全力以赴做好春运各项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全力确保安全;二是增加运输能力;三是改善购票体验;四是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大兴国际机场投入使用,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
列车车厢客满完善,郑州到阜阳、成都到贵州等高铁新线开通运营,相关劳务输出地运力紧张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缓解。2019年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电子不停车收费将进一步提升公路通行效率。
据国铁集团消息,自2019年12月12日铁路春运售票开始以来,目前已累计售票3.09亿张。1月2日,铁路部门发售2020年1月31日(正月初七)车票,当日全国铁路共售出车票1633.1万张,其中铁路12306网售出1443.0万张、电话订票售出1.4万张,铁路12306网售票占总售票量的88.4%。当日全国铁路售票总量、互联网售票量再创历史新高。
2020年1月12日(春运第三天,阴历腊月十八)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7136.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春运第三天)增长3.2%。其中铁路发送旅客1153.9万人次,增长27.0%;道路发送旅客5717万人次,下降0.6%;水路发送旅客82.89万人次,增长10.2%;民航发送旅客183.0万人次,增长4.4%。
春运前三日(2020年1月10日-12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2.12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春运前三日)增长3.7%。其中铁路发送旅客3571.0万人次,增长29.6%;道路发送旅客1.69亿人次,下降0.7%;水路发送旅客242.4万人次,增长9.9%;民航发送旅客554.0万人次,增长8.3%。
2020年春运前五日(1月10日-14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3.60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春运前五日)增长3.1%。
2020年2月18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299.9万人次,比去年春运同日下降79.5%,环比昨日上升3.5%。其中铁路发送旅客98.6万人次,同比下降89.9%,环比上升1.8%;道路发送旅客1179万人次,同比下降76.9%,环比上升3.6%;水路发送旅客6.33万人次,同比下降92.1%,环比上升24.1%;民航发送旅客16.0万人次,同比下降91.2%,环比基本持平。
春运四十日(1月10日—2月18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14.7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0.3%。其中铁路发送旅客2.10亿人次,下降47.3%;道路发送旅客12.11亿人次,下降50.8%;水路发送旅客1689.1万人次,下降58.6%;民航发送旅客3839.0万人次,下降47.5%。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19:4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888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