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忌语

更新时间:2022-10-15 19:36:58 阅读: 评论:0

简介

据说,“财源”会被读成“裁员”,“滚滚”也会被理解成卷起铺盖走人。

原因

漫画拜年忌语的出现,表达了人们在经济危机中的态度,希望躲避世界金融海啸带来的裁员与减薪之灾。同时,这些利用谐音出现的拜年忌语,更多的表现的是人们面对经济危机的一种幽默诙谐,一种情绪宣泄,一种调节化解,一种心理期盼,积极因素远远大于消极因素。拜年活动中回避这些忌语,有利于温暖人们的心理感受。

讲究

拜年忌语拜年,是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每逢春节,通过拜年这一特殊交际方式,既表达相互间的祝贺与祝福,又有利于增进友谊和联络感情。但拜年很有讲究。选择合适的时间,乃拜年的第一要素。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一坐好几小时,也难免影响主人休息。作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旋即匆匆离去,会给人以“缺少诚意”的感觉。礼物也应得体。给长辈、教师、师傅拜年时,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鲜花,送上一张精美的贺卡,近年已成为都市现代人浪漫温馨的拜年方式。拜年礼物还应讲究卫生,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否则食品在“旅游”中难免会腐烂变质;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应该有益于对方强身健康,以免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误解。此外还应注意节俭。比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恋人、同事等,既可表达真挚的情谊,又可显现自己的才华。拜年时,邻里相坐、同学相逢、朋友相聚,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纵然平日有所积怨,亦不应提起,至于聊侃时不谈粗俗之事,不讲无聊低级话语,就更是常识、常理了。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古代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很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

09忌语

拜年忌语过年少不了拜年祝福。但在金融危机面前拜年有禁忌——以往热门的吉祥语不少都被列入黑名单。网友炮制的雷人帖“拜年忌语”被广泛转载,其中列出6大忌语,让上班族们很“汗”。

网上出现拜年忌语

该帖子写道,拜年忌止说以下内容:

财源滚滚 = 裁员滚滚:不仅裁人,还是裁掉一大批人,可谓滚滚无边。

财源广进 = 裁员广进:裁掉一批人,另外换新鲜血液。

心想事成 = 薪饷四成:薪水奖金全部掉水,降到只剩四成。

招财进宝 = 遭裁禁饱:被裁了,吃不饱饭,可怜得很呐!

财神到 = 裁神到:裁神到,还不快跑?

财源茂盛 = 裁员没剩:这个更狠,裁得一个不剩。

这些拜年忌语在网上点击率超高,被广泛转载,且在上班族中流传开来。在某写字楼上班的秦小姐说,她这两天才从朋友口里听到这样的忌语提醒,可在前几天公司聚餐,老板敬酒时,她张口就是“心想事成,财源滚滚”。秦说,这是她常说的两句贺语,没想到金融海啸下成了忌语,顿时觉得犯了忌讳,随即在Q群上转发,提醒同事。

而在天涯、西祠等热门网站,这则拜年忌语被众多网友转载。不少网友回帖表示看完很“汗”。虽然大都表示无所谓,但考虑到他人感受,还是选择不说的好,改说“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保险些。

解释

拜年忌语网上出现的拜年忌语,与迷信之人讲究黄道忌日无关,纯属文字游戏而已,是少数网友在金融危机环境与心境下的一种情绪宣泄。

网络是现实的投影。荒诞元素齐备同时又充满语言张力的拜年忌语,尽显网友的聪明才智与非凡幽默感,其本身即证明了坚强者笑对金融危机冲击的乐观态度。然而谁也不能对“裁员广进”“薪饷四成”这些曲解一笑了之,甚至不分对象地用之于人。毕竟,某些地方的企业裁员、降薪风潮,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疼痛。不拿别人的痛苦说事儿,不将裁员、降薪等非常际遇编入段子,才是对弱势者的真尊重和真保护。

拜年忌语表达的软弱与躲避固然不可取,然而它至少提醒大家,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和乍暖还寒的经济复苏之春,特别要关注那些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人群,特别注重其心理感受,送温暖、增信心、鼓士气的话多说,莫以不当言词使其受到心灵伤害。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19:36: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888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拜年忌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