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否勤奋。很多看上去不勤奋的人,事业很成功;而很多看上去很勤奋的人,却一事无成。显然,人的付出和所得并不总是成正比的。
爱因斯坦说过:“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靠的是大脑的智慧和创造性的思维。”古往今来,许多成功者既不是那些最勤奋的人,也不是那些知识最渊博的人,而是那些拥有智慧、善于思考的人。
宿春礼编著的《成功不仅靠勤奋》阐释了成功不仅靠勤奋的道理,帮你走出勤奋的误区,学会思考和选择,灵活机智地处理各种问题,从而开启成功的人生之门,谱写卓越的人生乐章。
第一章 低效的忙碌是平庸之人的生存状态
第一节 你的“勤奋”是否走进了误区/2
勤奋——滋生拖延的温床/2
被别人支配的“繁忙”是一种无原则的妥协/4
把事情复杂化无异于庸人自扰/6
“勤奋”是一种掩饰内心极度自卑的表现/9
第二节 勤奋不能成功的四大原因/12
把工作当成苦役/12
放弃了自我选择的自由/15
应付了事给日后留下隐患/17
得不偿失的急于求成/20
第三节 成功=良好的方法+科学的勤奋/21
卓越的人往往是会找方法的“懒汉”/21
不为解决问题而延长工作时间/25
表现自己和行动起来同样重要/28
工作中“脑袋”比“手脚”更重要/31
效果比努力更重要/34
第二章 修炼自我,增强勤奋的内存
第四节 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38
人生悲剧不在于勤奋却没有所成,而在于不了解自己/38
你比想象中的自己还要伟大/40
做最好的自己是你唯一的任务/42
不要用别人的言语来“迫害”自己/46
第五节 事半功倍,往往源于你的优势领域49
四大途径助你发现自己的优势/49
经营优势是扬长避短,而非取长补短/52
事半功倍,往往源于你的优势领域/54
不断学习,为你的优势储能/58
第六节 修正习惯,让勤奋卓有成效/61
不良习惯是偷取勤奋成果的小偷/61
跳出“安全感”的陷阱/64
苛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66
第七节 修炼个性,加速成功的砝码/69
欲望像锁链,无止境的“勤奋”也只能是一场空/69
主动负责,给勤奋一个质保/71
主动进取是从勤奋走向成功的精神源泉/74
锐意创新,勤奋的点金术/76
第八节 经营人脉,善于借助他人的智慧/79
经营好你的人脉/79
没有人无所不能,借助他人智慧是智者的作为/82
好的对手是塑造你的最好“刻刀”/84
寻找助力,登上成功的快车/87
第三章 统合综效,做一个高效能的勤奋者
第九节 高效的勤奋是一种选择/90
做正确的事,更要正确做事/90
简化复杂的事情/93
做到方法总比问题多是一项技能,/95
“抄近路”有方法/98
第十节 提高效率,为勤奋锦上添花/100
提高效率从自我管理开始/100
分清轻重缓急,不为小事抓狂/102
专注是效率的保证/105
不求多而全,一次就做好一件事/109
第十一节 小细节决定勤奋成效/111
不要为你的错误透支更多的精力/111
用加法计算零碎时间/114
不要事必躬亲,享受“放权”产生的多倍效能/118
整洁有序,从整理办公桌开始/122
第十二节 主动合作,1+1u003e2的勤奋增值法/124
共赢是世界上最大的智慧/124
与人合作,你首先需要锻造团队精神/126
与人成功合作的三大法宝/128
第四章 智慧的勤奋才能卓有成效
第十三节 思考是行动的大脑/134
思路决定勤奋的出路/134
不做行动上的勤奋者、思考上的“懒汉”/136
懂得思考是智慧的表现/139
开阔思维,突破瓶颈局限/142
第十四节 用思考打开勤劳的智慧之门/145
经验,往往是大脑逃避思考的借口/145
思考程式化,陷入定式思维/147
绕道而行,思想可以转个弯/150
减法思维,因为减少而丰富/152
第五章 时刻准备,在变化中掌控成功的机遇
第十五节 变化是生活的永恒主题/156
改变自我,适应环境的变化/156
借助直觉,对变化做出正确判断/159
洞悉先机,做事才能够有备无患/161
认识变化本质,学会“对症下药”/164
第十六节 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勤奋者/167
只要你去发现,机遇就在身边/167
愚蠢的人等待机遇,聪明的人创造机遇/171
随机应变,以变制变/174
危机有时就是转机/177
第六章 和谐发展,找到勤奋的平衡支点
第十七节 健康是勤奋的基础/182
身体是最不可透支的资本/182
带病工作是一种自残/184
放弃休息来加班,健康工作全都误/186
勤奋需要健康来护航/188
第十八节 平衡身心,享受勤奋工作的快乐/191
压力有损健康,也降低工作效率/191
张弛有度,工作生活全把握/193
工作给人极大的快乐和满足/196
繁忙之余,享受生活的悠闲/199
第七章 选准方向,勤奋也要忙到点子上
第十九节 目标是勤奋的动力和方向/204
成功从选定目标开始/204
人生能得多少,就看你要求多少/207
目标要有可行性/210
右了日标就要坚持到底/213
第二十节 计划和勤奋是执行目标的双翼/216
计划确保目标的有效执行/216
设立计划从分解目标开始/218
制订准确计划要注意的三个方面/220
确保计划有效实施的三个方面/224
长久以来,我们都信奉一种“老黄牛”似的勤奋精神,用“愚公移山”、“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和“铁杵磨针”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奋被当成了成功的敲门砖,它让我们坚信,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够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勤奋的信念被无数希冀辉煌的人所信奉。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对于成功来说,勤奋的作用是不是被夸大了?
很多人“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辈子,到头来却依然固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他们比很多人都勤奋,像老黄牛一般埋头苦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他们而言,勤奋和收获是不成正比的,这是为什么?
还有一些人,他们也很勤奋;但是他们却是用一份的投资,获得了十倍甚至千百倍的收益。像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松下幸之助……这些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积累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财富。而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与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究竟是怎样的魔力,使上帝如此偏爱他们,给予他们这样慷慨的馈赠?
事实已经很清楚,勤奋未必就能成功,成功也不只是依靠勤奋。勤奋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之一,但是,勤奋却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整日埋首于工作中,孜孜不倦、日夜辛劳,但他们却依然没有改变。因为他们的勤奋缺乏远见,循规蹈矩,独守自己的小小天地中,结果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中打转。很多时候,这些勤奋者只是重复着简单而繁重的体力劳动,结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麻木而冷漠地过着平庸的日子。这种看似勤劳的行为,其实是思想上的懒惰,没有热情,没有思考,他们的头脑在这繁重的劳动中变得越来越愚钝,没有了创造力的填充,他们的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无法激起人生的波澜。
这样的人即使再勤奋也不能够得到成功的青睐。
“勤奋=成功”的神话只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那就是有了正确的方向、明确的目标、高效能的行动和良好的机遇等,而成功的人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也照此做了。
像比尔·盖茨、巴菲特等成功的人一直都在践行着这样一个道理:
若想勤奋有所成,就必须善于思考和选择,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须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勤奋要用在点上。古今中外,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蒲松龄在科场上一生失意,若是他依然执著,贪图功名,那么即使再勤奋也不过是步范进的后尘,更不会有旷世奇书《聊斋志异》的出现。
陈景润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整整演算了两麻袋的草稿,但这是建立在他正确的思维基础上。若是他的演算方法错误,即使再多的努力,也无法攻克这一数学难关。
爱因斯坦是科学界的泰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犹太国家以色列建立之初,他们曾邀请这位享誉世界的犹太伟人担任总统。如果爱因斯坦当时答应,那么这个世界上便多了一个失败的政客,而少了一位引导科学界的先知。
马克·吐温曾经在商路上努力打拼,却屡战屡败,后来在妻子的劝告下弃商从文。这样才使世界上少了一个失败的商人,多了一位伟大的作家。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否定勤奋的作用,勤奋确实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并非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就好比说植物的生长,土壤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必须有阳光、空气、水分等,只有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一粒种子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成功需要勤奋的土壤,但同时也需要许多重要的因素。
在本书中,我们将一一为你阐述成功不仅靠勤奋的理由,告诉你怎样的勤奋才能使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19:0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885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