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同名电影《高考·一九七七》改编。
但这并不是电影的又一种形式,而是在重现一个承上启下的年代。
与电影不同的是,话剧在还原当年插队落户的生活风貌和展示特殊岁月生活激情的同时,还将故事延伸到了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将着眼点放在了时代转折时期的人性复苏和几代人观念的变迁上。
高考1977[王晓鹰执导话剧]为了更好地体现时代风貌,导演将当年的解放牌拖拉机也搬上了话剧舞台。演员阵容更是汇聚了上海话剧中心二十多位优秀演员,就连久未出山的中心艺术总监吕凉也将在剧中扮演一个偏激执着的农场分场场长。
现在的你或许可以轻松地说那并不是生命的全部,但在当时,那就是可以等同于生命的东西。理想有时就是这么现实,青春有时就是这么残酷,请向那个年代致敬!特殊岁月里的激情燃烧,时代转折中的人性复苏,当他们的青春岁月撞上我们的青葱年代,献给我们的父母与他们的儿女的话剧。
高考1977[王晓鹰执导话剧]东北某农场的三分场一批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看好的接班人,但更多的则是不堪忍受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中,在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在苦中作乐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但是,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不同的人各自对命运做着不同的搏击……
高考1977[王晓鹰执导话剧]原著:江海洋、谷白、宗福先
编剧:喻荣军
导演:王晓鹰
舞美设计:刘科栋
演出时间:2015年9月24日-10月4日
演出地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
高考1977[王晓鹰执导话剧]2010年 第六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 二等奖
2010年 上海市新剧目评选展演 特别奖
2010年 上海文艺创作 优秀单项成果奖
2011年“一九七七剧组”荣获 文广集团先进集体
“我一年要看百余部舞台剧,但话剧《一九七七》仍能令我心潮澎湃,几次掉泪。”——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教授 荣广润
“话剧《一九七七》是一部基于现实主义的作品,非常具有震撼力。”——上海市白玉兰奖办公室副主任,一级编剧 陈达明
“纵观全剧,王晓鹰导抠戏非常准确,潘志友与陈琼的激情戏处理得很好,完全被体现出来了。除此以外,给我留有较深印象的还有舞美。许多大场面、拖拉机、炮楼、流动的白桦树林的运用都非常好。”——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级编剧 李容
“剧本把政治叙事变成人性叙事、把纯粹的历史叙事变成现代人关注的叙事。导演把舞台能够带给观众的现场震撼感充分发挥出来,这是电影无法给予的。” ——上海政协委员,文艺评论家 毛时安
“看了电影《高考,1977》和话剧《1977》,说实话,我更喜欢话剧。话剧比电影涵盖面更广。”——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项目资助评审办公室主任 唐静恺
“剧本目前的排练成果已经能较充分地展示话剧艺术的魅力。那个特殊时代、特殊年份,我们究竟该怎么认识?”——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一级舞美设计 周本义
“吕凉的表演很棒,台词的节奏和咬字准确性非常到位,野芒也是。上海的艺术家们带给了我一次非常好的艺术享受。” ——戏剧评论家 李春喜
“话剧《1977》是中心近年来鲜见的好作品,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冲击灵魂的舞台作品。王晓鹰导演把剧本内在的东西挖掘出来,实质上它已远远超越了高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级演员张先衡
“很少有戏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让人们扪心自问痛定思痛,让人感动落泪了。那么多美、那么多无助、那么多绝妙。”——重庆剧协副主席,著名编剧 伟巴
“感谢晓鹰老师把年轻的剧作家的纸面文字做成撼人心魄的好作品。很多细节处理张弛有度,特别是很多留白的感觉,给人一种特别的震撼。” ——《中国文艺报》记者 于烈
“我特别赞赏编导对历史,对人生那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尽管剧中展示知青很多相当悲惨的生活,但让人流泪不伤感,让人思考不消极,让人震撼不灰暗。这部戏既有气势恢宏的场面,像看一副大油画,看细节,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生动,都鲜活,性格鲜明。既有宏大的场面,又有活生生的细节和人物。这是一出雅俗共赏的戏,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一台戏。” ——《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 姜志涛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10:4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838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