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龙脉,陕西西汉高速秦岭服务区的景点

更新时间:2022-10-15 06:48:30 阅读: 评论:0

简介

气势恢弘,极具震撼的西汉高速公路《华夏龙脉》雕塑群将以时间轴为线索,以写意的雕塑手法,以独特的魅力展示于世人面前。它围绕秦岭,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集中反映华夏民族不畏艰难,以人定胜天的决心改造自然的力量。也使人们充分感受到华夏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

西汉高速《华夏龙脉》雕塑群总长260米,雕塑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表现,总体分为五个层次:圆雕,高浮雕,中层浮雕,低浮雕,阴文。雕塑群浮雕部分高为5.5米,圆雕高为7米,最高点为8.5米,使整个雕塑群节奏分明,层次丰富。《华夏龙脉》雕塑群整体形象是以自然山形贯穿相连,层峦叠嶂之感犹如秦岭山脉连绵不断。雕塑群以在秦岭地区,影响中华民族历史的十个重要时间段贯穿,包括:远古时期、原始阶段、春秋、秦代、汉代、三国时期、唐代、宋代、明代、清代。雕塑群中人物形象接近百人,其中圆雕人 物27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秦惠王、刘邦、项羽、上林苑骑兵队、诸葛亮、黄忠、夏侯渊、唐代武士、李白、宋代力士等。

雕塑群运用历史典故十八个,其中包括有:盘古开天地,五丁开道,石牛粪金,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运兵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上林苑骑猎,诸葛亮木牛流马计,定军山战役,李白蜀道难,九井驿开凿三巨石等等。《华夏龙脉》雕塑群还将秦岭中重要的道路进行了艺术表现,如: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等等。

分段详述

远古时期

远古时期总体分为前段(盘古开天),中端(太极海纹),后端(河图洛书)。雕塑群以中国神话盘古开天为开端,盘古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世上万物之灵,他打开了混沌的宇宙撑起了天地,而后盘古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象征了华夏大地的形成。远古时期的中端是一组旋转的海纹,表现在远古时期,秦岭地区还是在海面以下。在距今3.75亿年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南部露出海面。直至距今8千年燕山运动使秦岭在形成以断块活动为主的南北褶皱带构造格架后,在喜马拉雅山运动改造下形成现今秦岭地貌。雕塑中的海纹以易经中的太极回旋形式出现,即天右旋,地左旋,象征了变化的含义。在雕塑远古时期的后端,以河图洛书的形式出现。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宇宙万物始于象,一切图象皆源于河图洛书。作者以此象征了时空的转变,大地形成,万物诞生。

原始时期

汉中地区、安康地区和商洛地区很早就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址。可推断100-20万年前,陕南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为华夏文明的源头。雕塑群在这一段落上,通过马家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进行表现。其中表现有原始部落族居,狩猎,原始建筑,甲骨文和原始器物,纹样。这一段落以浮雕和圆雕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其中有四个在山洞中的原始人,象征了当时生产力低下,人类被自然压迫。

春秋时期

据史料记载栈道的发明试凿始于春秋时期。这一段落以两名正在开凿栈道的圆雕人物为主体,表现栈道开凿的开端。其中还融入春秋时期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元素进行表现,包含有青铜器,文字,编钟,在下方还有蹲坐在洞中的奴隶。

秦汉两段是整个雕塑群的重点部分。秦代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代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一页,秦代的秦岭在华夏文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此段雕塑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表现:前端(五丁开道),中端前部(石牛粪金),中端后部(秦代文化),后端(石门栈道)。在此段雕塑前部分中运用了五丁开道,石牛粪金的历史故事进行表现。《蜀王本纪》记载: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襃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恵王遇,恵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恵王怒,羣臣贺曰,天奉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恵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粪金其后,曰牛便金,有飬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恵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败绩,王遯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乡,死於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雕塑群前段用浮雕形式表现蜀王五丁开道,石牛粪金的场面,紧接着是圆雕与浮雕结合形式表现秦惠王带领秦军,大兵压境的场面。此段落中端后部表现秦代对华夏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影响。其中包含有:秦始皇修建宫殿,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等。此段后端是以石门栈道的形象出现,表现了中国最早的隧道。

汉代

华夏龙脉 汉代汉代部分为此雕塑群最长的部分。以两组圆雕形式和几部分浮雕组成。立意上分为六部分:一、楚汉相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刘邦,项羽两组大型圆雕相对,两个肖像下分别是龙虎形式的圆雕,象征龙虎争斗。两个圆雕中间表现的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情节。二、以浮雕形式表现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三、以浮雕形式表现萧何运兵粮的故事。《华阳国志》述:汉高祖出秦三伐 楚,肖何发蜀,汉米万船而助军粮,收其精锐以补伤疾。萧何走的是故道,嘉陵水道,嘉陵栈道,万船蜀米通过嘉陵江运往关中。雕塑群中有一块龙纹立石,表现的是朝天明月峡老虎口岩下的萧何岩。四、后面部分表现的是汉代武帝,在秦岭北坡东至蓝田、西到周至一线训练骑兵,演练军阵的场景。上部表现的上林苑是帝王贵族避暑休闲之处。五、然后这部分表现的是上林苑中骑猎的情景。《三辅黄图》中记载:上林苑中天子秋冬射猎,取禽兽无数实其中,离宫惯七十所,皆容千乘马骑……六、穿插汉代文化部分进行点缀。

三国时期

此段雕塑分诸葛亮圆雕、诸葛亮木牛流马计、筹笔驿、定军山之战、六出祁山进行表现。其中黄忠老将刀劈夏侯渊的历史典故,运用圆雕的手法进行表现,犹如画中冲出的两位勇士。

唐代

这部分雕塑中的唐代武士为整个雕塑群的最高点,显示出唐代鼎盛时期,华夏民族的强大国力和自信心,表现了唐代的强盛,安国定邦不可侵犯,决胜千里之外的气势。圆雕旁边的几组浮雕表现的是盛唐时期,民族融合的场景。中间部分上部是唐代宫殿,下部表现的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选唐诗》上说:明皇天宝间,涪州贡荔枝,到长安色香不变,贵妃乃喜。州县以邮传疾走称上意,人马僵毙,相望于道。是说唐玄宗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劳师动众,专设驿站,设利用邮驿机构的人力、物力,在荔枝成熟时,采摘最好的荔枝,派人由岭南,快马运送,一站紧接一站,如接力赛般,运到长安让杨贵妃享用的历史典故。此段雕塑中部也是一组圆雕,是把李白《蜀道难》一诗进行了浪漫主义,形象化表现。其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等诗句加以形象化的表现。钟后部分表现的是嘉陵道在唐代达到鼎盛时期,繁忙昌盛的情景。

宋代

其后宋代的这段雕塑群分为前、中、后端三部分,前段圆雕形的道阁,象征了宋代对栈道的修整,在嘉陵云栈作阁道339间。中端的大型圆雕和浮雕表现的是宋代劳动人民对南北交通的改造。用了开凿九井驿三巨石的历史事迹《宋史陈咸传》载:淳熙年间,利州提刑张曩容,组织开凿了九井驿大险滩三巨石,从此嘉陵江上游的水路更为通畅。特别是南宋末年,嘉陵江漕运盛兴。其中7米高的圆雕力士,形象取自宋代力士相,他双手搬起一块巨石,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大决心和力量,其后面是写实的劳动人民开凿巨石的场景。后端表现的是嘉陵道漕运兴盛,其中三艘货船从浮雕壁画中开出,表现出牙墙嘉陵来,轴若尾联属的漕运繁忙景象。

元明清时期

这段雕塑以浮雕形式表现了明月峡火烧栈道,突袭元军、整治故道商旅繁忙、清代于嘉陵道上沙河驿,修建了连升桥,朝天修建潜龙大桥的历史景象。明月峡火烧栈道,突袭元军表现的是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西路蒙皇子库春,自凤州走故道到兴州走水路直取利州,蒙军在朝天明月峡遭利州宁武军都统,曹友闻军和朝天镇统制官周浩泽军,隐伏于明月峡进行了伏击,曹、周先烧绝了栈道待元军进入峡中,突然出袭,使元军进退唯谷,击沉元军船十余支,这一历史典故。

黄花岗岩雕塑群在280米,宽6米的五个层次空间中疏密有序,圆雕与浮雕相互融合,使之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一台无声即有声的史剧,交响乐演奏出华夏民族的伟大篇章,成为一座极具震撼力的露天艺术博物馆。只有民族,民间和现代结合的大乐章才能体现华夏龙脉的精神,设计上运用吐故纳新的原则,中而新的理念,从艺术上直接立足于中国本土雕塑艺术传统,立大象于无形,传大音于希声,写意传神,和周围天然秦岭山脉相互映辉,使人充分感染非常真实的华夏气魄,又有中华大国气概的新鲜艺术魅力。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06:48: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817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华夏龙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