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门观刈蒲,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

更新时间:2022-10-15 02:46:27 阅读: 评论:0

作品赏析

全诗写收获蒲这一珍贵草类的过程,同时说蒲可为席,蒲可拂衣。

首两句“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秋寒已至、初霜割蒲的农人劳作景致,“寒事”“初霜”点明主旨,秋寒的物候时节,交代“刈渚蒲”事件的起因及背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高寒、肃杀之氛围。

三四句“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运用比喻手法,贴切自然,把“挥镰”“拂水”渲染成“转月”“连珠”,间接描写出鲁东门外深秋割蒲草的“挥镰”“拂水”劳动场面,意在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创造了财富。为下文称赞“蒲草”作铺垫。

五六句“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生动形象地以夸张手法,赞美蒲草比帝王豪贵之家所用的“龙须”更可贵,表达出诗人对蒲草的可贵有独特的见解。

七八句“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承接上文,讲述诗人对蒲草“最可珍”的作用,勾勒出一幅蒲草织作玉床席、清静夜晚躺欢娱的景致,侧面烘托出农人刈蒲以作编织之用,点明题旨,紧扣诗题“鲁东门观刈蒲”,陈述了诗人见农人刈蒲的纪实。

末两句“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借用谢脁《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讲述出所咏之蒲草的品性,“不畏”“素尘”更显得蒲草高洁纯净、“最可珍”。

此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鲁东门外农家深秋割蒲的劳动场景,蒲草经过农户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妙笔生花,富有浪漫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王载(746),当时李白在山东游历。李白流落江湖,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勉强维持生活。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亲历大唐由盛至衰的转变时期,所以李白的忧愤情愫极为深切,时常有抨击时政的诗作。

作品评价

近代·安旗、阎琦《国学经典导读 李白诗集》:题解:“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随手取譬,转觉新鲜无比。 

唐·李白《李白诗歌全集》:题解:《埤雅》:蒲,水草也,似莞而褊,有脊,生于水涯,柔滑而温,可以为席。 

近代·廖仲安《唐诗一万首》:全诗写收获蒲这一珍贵草类的过程,同时说蒲可为席,蒲可拂衣。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此诗借蒲起兴以自比也,其有望君再用之意乎?

近代·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按此诗直是写蒲,别无寓意,萧说失之凿。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汉飞将军李广后裔,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

李白曾经在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离开宫中。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游华山,南下回宣城,后上庐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请,下山赴寻阳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带漂泊,于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

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李谪仙”。

李白的作品想象丰富,浪漫奔放,意境独特,才华洋溢,在诗歌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其诗作在全唐诗收录于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传世。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02:4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805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刈,汉语汉字
下一篇:观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