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裹着我的心:徐志摩的诗样四季》写到,“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唯情、唯爱、唯真,像一盏长明于人类精神家园的不灭的心灯,照亮着那些物质富足却心田干涸的灵魂的回归之路。《柔情裹着我的心:徐志摩的诗样四季》通过春·夏·秋·冬四种不同的季节风格来细分徐志摩的诗文,并对徐志摩的一生,细细探寻。
青蒿,曾求学江南,毕业后义无反顾回到了有暖气的北方。从事文字工作多年,对设计和古典文献这两类看似并无太大关联的书尤其感兴趣。向往过想走就走的生活,但是目前只有一颗想读什么就读什么的心。
序: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第一卷春秋小传
第一章 生的召唤
第二章 远渡重洋
第三章 新月之光
第四章 生活与现实
第二卷 夏冬爱情
第一章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张幼仪
第二章 你是天空中的一片云——林徽因
第三章 怎叫我不倾颓,怎叫我不迷醉——陆小曼
后 记 四季毕生行径都是诗
附录:徐志摩诗集
序: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汤显祖的《牡丹亭》生生将有关爱情的句子都写绝了,以至于再看其他的情诗,都是画蛇添足。”也正是映衬了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的句子。
一生太短暂,徐志摩的一生尤其让人感慨。联想起他的一生情爱,也正是仿佛印证了这一句“情不知所起”似的。不知两个字,确实是感情开始时最重要的一环。
若是明明白白地知道那段感情从何时起的,会不会就不是那种用心至深的情情爱爱了?
其实徐志摩的诗里也有类似的句子。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梦里轻波,谁的痴情遇上了谁,又抛弃了谁?梦里的光辉依旧,可是斯人却不知何处。
似乎,从一首简简单单的诗中,便能瞧见他的一生情感,似乎就能瞧见他感情中的波折。甚至,他要说一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样的句子。
在中国人的诗歌传统里,在诉说情感时,都需要加入一段起兴,像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种字面上看着似乎与感情并无关联的句子便是下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起兴。这种先写景再写情的传统,一方面与国人的含蓄内敛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也是借物喻人,用一个场景,使得读者更加感同身受。
徐志摩的这句诗也有这样的效果。风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是有不同的效果的。春夏会有东南风,秋冬会有西北风。春风得意,夏风轻柔,秋风萧瑟,冬风凛冽。可是这一切的四季景致,在徐志摩看来都已经是摆设,因为他用情至深,因为他沉浸在梦中,并不知道风往哪一个方向吹,亦不知道今夕何夕。
所以他才会在梦里逐层递进,从“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到“她的温存,我的迷醉”,而后“甜美是梦里的光辉”。之后峰回路转,“她的负心,我的伤悲”,其后“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最后说“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看似仿佛是在梦里经历了一场甜美的相遇与背叛,但也是现实生活中不能不诉说的一段感情吧。正是他梦里的“不知”才使得这段梦里的感情,看起来颇有些真实的意味。
时常有人将徐志摩贴上如下标签:花心、负心汉、花花公子……
非是替他辩护,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大抵是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最真挚的表达与体现。
他也可以像同时代的其他许多知名文人学者作家一样,家中的发妻便只是发妻,属于旧时代;而后另娶夫人太太是新时代的配偶。两边互不干涉,都有保留。但若是那样,他也许也就不是徐志摩了。无论他曾爱过多少人,我相信,在彼时,他是一心一意的。而他这一生,在对待每一段感情时,也必定是一心一意的。
在梦里,曾有过这样一个男子。觥筹交错、衣光鬓影的社交舞会,他一身英伦风十足的西装,优雅绅士的做派,使得周围一众少女暗自荡漾。他时而与周围的朋友们高谈阔论,激动得眼角眉梢都会轻轻颤动;时而只是默默地执着一只酒杯,在角落里旁观众人,嘴角还带着一丝无所谓的浅笑。
在许多人的眼中看来,或许,他真的不是一个太会处理感情的人。
无论是张幼仪、林徽因还是陆小曼,他似乎每个人都有所愧对。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并非世故圆滑如旁人,可以在众多女性中如鱼得水。他身上带着文人的狂傲和热血,并将这种热情也同样灌注于自己的感情生活。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极不理智地离婚,似乎全身心投入地去追求一个人,而后不顾一切地与其热恋。
在徐志摩的心中一定会有那样一团火,燃烧一切,喷薄而出。于是他将那一团火通通写入诗歌中,故而,在他的诗里会有这样一种令人惊叹的力量。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每每念到这句诗时,就会有一种激动得想要站起来与人痛快交流的感觉,但是,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如何表达,就好像我梦中的你一样……
于是,一切的感情,似乎都得从梦里说起。
仿佛又回到了《牡丹亭》的话题,惊梦、寻梦,似乎难以逃脱的宿命。徐志摩,仿佛他也有着他难以逃脱的宿命。他的诗里,总是充斥着真性情。虽然到了他所处的新月派文学观点盛行之时,虽然他写的是所谓现代诗,但是,古老的诗词评述里总是会说,诗词者,能言情达意才是最重要的。较之现代诗歌里那些不知所谓或者只是为了奇特而存在的诗歌,徐志摩的诗里仿佛就充斥着浓浓感情,让我们忍不住,一读再读。
他在感情里,大概是一个一往无前的勇者吧。
感情之于他,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他一生所专注所努力,也正是感情。
因为这样勇敢,所以在旁人眼中,大抵是颇有些与众不同的,或者说很另类。
会羡慕徐志摩,在那样一个年代,他便敢于因为爱情一往无前,甚至说带了些孤勇,并不理会旁人说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只会考虑,自己的所想所爱,到底是什么。然后为了自己的爱情,做一切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说到底,不是不痴的。或者按照一般人的观点,确实是有些傻的。
在凉薄的世情面前,徐志摩是处于另一端,是令人不得不艳羡的那一个。
徐志摩一生的感情所钟,其实不外乎那么几位。其实有时想想,他是活在世情冷暖之外的,颇有些不谙世事的感觉。他因为不想要无爱的婚姻,所以决绝地与张幼仪离婚;他想要寻找一个人生伴侣,而且恰好他遇到了,于是他似乎使尽全身力气去追求林徽因,但是最终也只能输给了命运;他因为深知,有的感情错过了就没有了,所以在得知罗敷有夫之后,他也甘愿放弃,而后顶着逆子的罪名去追求陆小曼。
可他在自己的真心面前,却从来不肯将就与撒谎。他有独属于他自己的温柔与风情,他有笔下生花的情丝,他至死都在描绘着自己那一颗永远都在为感情悸动着的心。
他是一段传奇。书页间、光影里,你不难发现他的人间四月天。可是浮世众生,有人三生三世,相思莫相负;有人看破三春景,终究白茫茫一片……唯有他,仿佛身在梦中、情中,却总也让人觉得是旁观与最清醒的那一个。
我不知道风往哪里吹——他如是说。那是一种对生命的豁然,因为他的多情,他的半生柔肠。甚至有时,是他的一腔热血与世人相交,非关风月。
其实有时想来,待感情慎重,并不为错。稍许理性,也并不为过。但是如果在还能有爱之时,可以奋不顾身一次,或许,你今后的人生里,会少一些追悔的时刻。
徐志摩,他的一生,也仿佛是沉入一首诗歌之中,我们读着读着,脑海中便都是那些韵脚的环绕,难以摆脱,难以忘记。而后,他便在记忆里,默默地旁观这尘世中还有的许多悲欢与离合。
有时会想,在零落于高空之中时,生命最后的时刻,他的思想是否也仍旧是如诗一般悲壮?还是用他徐氏特有的思想,写出灵动跳跃的句子。你是浮起在尘世的羽毛,飘然而来,飘然而走。你的生命,是一篇有关爱情的乐章,亦是一出告别剧,告别后,那些有关爱情的诗词就会彻底埋藏。
这本书,就是这样。让我们在如今浮躁的世情下,或许可以找到一丝如同诗人般的热血和冲动,一种对感情最原始的诉求。再不济,也能用一种恬淡的心情,“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哪怕仅有一次,可以稍稍靠近,一种名叫爱情的感觉。
古诗里说,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后人如我们,看到了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她们每个人在年老时的照片,只能感慨,依稀可见当年的风华。唯有徐志摩,他永远地被定格在了那个二三十岁的年纪,照片里显得年轻而斯文,明明没有笑,却可见春风十里。
有人说,徐志摩之所以现在被大家记住,是因为他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是因为他的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至于他是一个诗人,倒仿佛是这些的附带品。
其实,他的人生是属于诗意的,他一直活在自己营造出来的带有诗意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他用诗来描写美好,用诗来揭露丑恶,他用他的理想主义追求他的爱情,经营他的生活,而后用一种说起来最为诗意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飞向天际,永永远远地活在一个理想的高度,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但所有的这些,令他的诗在今天广为人知。
提及他,现代人会羡慕他丰富的感情生活——男人羡慕他几乎遇见了当时年代所有引人注目的女子,与她们恋爱;女人们则倾慕他竟然可以那样用尽一生力气去表达自己的爱情,用爱去抗争时代。
但是他的诗呢?嗯,也许只是诗人的附属品吧。
其实,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单独来看。徐志摩生活在国内新旧观念交替撞击的年代里,他又在美英留学多年,而他最终在英国找到了自己毕生的方向和灵魂的方向——文学与诗歌。他的文学作品和诗歌受英国诗人的影响非常大,透露着浓浓的追寻性灵的味道。
故而他回国在报纸杂志开始发表诗歌之后,如鲁迅先生那样以笔为刀与旧时代斗争的文人们,对于他的作品其实是嗤之以鼻的。国人长久以来对文学的态度都是文以载道,尤其在那样一个乱世,国内军阀战争频繁,在国际社会上又常被歧视,文人究竟应该持着什么样的态度,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就成了矛盾的焦点。
在徐志摩看来,他追求至善至美的生活,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在他的笔下,我们似乎总能沐浴在和暖的阳光下,清风徐来,如沐春光。他希冀借助对美的追求来开启国民对于爱与美的追求,来获得更美好的精神享受,却没能注意到,广大的国民百姓,正挣扎于乱世的战火烽烟里。现代的普通人也会在他的诗歌里找寻爱与美的力量,探寻灵魂深处的悸动,可是在当时,大概也只有少许多与他相同背景的知识分子和学生们,才会对他的诗歌投以青眼。
他用他的毕生诠释了诗歌,也在诗意到极致后离开。他的死成了一段遗憾,但也成就了一段传奇。有时很难想象如果他当时没有去世的话,之后要过什么样的日子。
大抵总是会经历婚姻不幸、烽烟战火、全民抗战。所有的一切,都难以想象他将会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所以有时总会感慨,幸好,他去世了。
在经历了时光流转,现代人再去仔细读他的诗的时候,大概就真的能够获得那些有关灵魂悸动时的力量了吧。在一个灵魂荒芜的时刻,塑造爱与美,总是至关重要的。想是如果他泉下有知,知道如今他的诗句成为了众多年轻一代探寻爱情时的文艺必备品,也会略略露出欣慰的笑意吧。
2008年的时候,在徐志摩的精神故土——剑桥大学的皇家学院竖立起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石碑。上面镌刻了那首他最广为人知的《再别康桥》,无论是河畔的金柳还是软泥上的清荇,隔着几十年的时光,仍旧招摇着这位诗人的理想。
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他笔下的新月即使已经由圆到残,但是这人世间永存的那轮新月,依旧是一年又一年,由残到圆。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02:3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804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