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学习,E·托尔曼提出的心理学概念

更新时间:2022-10-14 23:06:51 阅读: 评论:0

经典实验

迷宫实验1930年,托尔曼和C.H.杭席克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白鼠学习迷津过程中食物(强化物)对学习的作用。他们选用3组白鼠,甲组无食物奖赏,即目标间无食物;乙组有食物奖赏,甲乙均为控制组;丙组为实验组,延迟受奖,即前10天不给食物,从第11天起才能在目标间找到食物。实验组的目的在于比较乙组和丙组的成绩,从而探索动物开头几天不给食物而中途给以食物对成绩的影响。

结果:乙组较甲组更快地逐日减少错误,乙组与丙组比较,丙组从第11天开始给的食物,到第12天只喂过一次,可是乙、丙两组的错误次数几乎相似,以后丙组甚至优于乙组。托尔曼认为,丙组动物虽然开始时未受奖赏,但动物学会了迷津中的空间关系,形成一种认知地图,“知道”迷津中的每一部分都有一端不通,另一端则有一个通向别的部门的门。当丙组在第1天给以食物时,近因加强了白鼠对迷津情境的认识,所以迅速减少错误,甚至比乙组学习更好。所以,这种学习是潜伏的、隐匿的。

结论

托尔曼根据实验认为,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在这个实验中,动物在未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出现,只不过未表现出来,托尔曼称之为潜伏学习。潜伏学习的事实也证明学习并不是S-R之间的直接联结。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对此结果,托尔曼解释为,白鼠在走迷宫的时候根据对情景的感知,在头脑里有一种预期(或者假设)。动物的行为受其预期的指导,因此动物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在多次尝试中,有的预期被证实,有的未被证实。预期的证实是一种强化,这就是所谓的内在强化,即由学习活动本身所带来的强化。此后又有更多的人进行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引起了关于强化和接近原则在学习中的价值的讨论。潜伏学习似乎表明强化不一定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本文发布于:2022-10-14 23:06: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796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潜伏学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