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是清末在香港出版的一份英文汉学期刊。
这份25卷的杂志总共有150期,近1万页。该刊的主要篇幅由900余篇专文组成,包括论文、书评和翻译三大类。
对中国以外地区的研究只有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并且数量十分有限。
《中国评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和历史。
《中国评论》的撰稿人绝大多数是在华的西方侨民,包括传教士、外交官、海关职员和香港政府的公务员等,当然也有少数欧洲本土的汉学家如德国的嘎伯冷兹(Georg Von Der Gabelentz)和香港的华人如何启(Ho Kai)博士等参与其中。
《中国评论》较为活跃的撰稿人包括“翻译中国经书的著名英国学者理雅各(J. Legge),在广东设立‘嘉约翰精神病收容所’的美国籍传教士嘉约翰(J. G. Kerr),南洋史研究的开拓者、英国驻华领事费笠士(G. Phillips),上述的俄国人贝勒(E·Bretschneider),英国的庄延龄(E. H. Parker),德国的艾德(E. J. Eitel)等,都是毕生从事中国研究的笃学之士。 ”
该刊针对社会问题发表自由言论,评述国内外时事政治消息,探讨国家教育问题等切实问题。现馆藏该刊的12期内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国内外时事短评,针对国内外发生的最新政治,经济,外交新闻进行报道及评述。有关于国外新闻的报道,如有关于与登堡当选德总统,日本对华政策以及摩洛哥事件等的内容,也有对于国外大学的内容,如有《巴黎大学的暴动》等文章;国内的时事报道也同样聚焦在政治新闻上,如有关于评论善后会议中的国民会议条例的文章,也有关于孙中山与国民党的文章,以及对上海共卖鸦片的披露等内容也有涉及。第二,教育问题,该刊对教育问题也比较关注,对大学教授,学校的规章制度,运行方式以及学校发生的事件,出现的问题都有涉及,如有对北京国立八校合并问题的评述,有针对大学教授言论的文章以及对国家主义的教育和民治主义的教育的探讨等。第三,杂感,置于馆藏前几期的最后有一栏,是编者对于一些条例,事件的感受,有对于钦定条例的评价,对于侮辱女性的民国日报的批判以及关于言论与行为的看法等。第四,文学作品,此部分内容涉及广泛,有小说、诗歌、短剧、诗剧等。例如有诗剧《涅槃》,小说《三太太的故事》等。
该刊聚焦于对民国初年时事政治问题以及国民教育问题的报道与评述,对于我们了解民国初年的政治生活和教育状况提供了许多资料,同时对于我们研究民国初年的政治和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刊词》
暴风雨的夜里,海上森暗,怒涛狂啸。船上已失了槎柁,随着波澜跌宕,也不知漂流到什么方向去了。旅客昏倦已极,一个个都还酣睡着,不知大难临头——我们承认中国的思想界和舆论界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们不敢说我们的刊物是灯塔;可是我们却要尽我们的能力,唤醒旅客;同时冲风破浪,引领他们归到航路上去。
我们承认国内现在许多自命为指导社会的舆论,是宣传一种偏狭的见解——党同伐异;甚或昧着良心说劝人听闻的话;有时还许破口谩骂。因此社会每苦于无所适从,而养一种不痛不痒,不死不活的习惯,这是舆论界的罪业!我们要宣布:我们没有固执的党见或主义,我们完全用超然的态度,讨论切实问题。关于同一问题,我们容许发出几种不同的论调,但我们觉得这种自由讨论的精神比空空洞洞拿一种主义当催眠术好。我们要用这种生动园活的刺激,矫正社会颓废的积习。因此我们不把这种刊物当做我们私有的言论机关,我们很愿意公开给全社会。
我们很忉怛的担负了我们的使命,一步一步向荆棘途上走去。效果如何,全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协助。
本文发布于:2022-10-14 09:4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742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