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图作者将原赋分为九段,分别题于画上,予以描绘。图中群峰高耸、幽涧潺潺、松石茅屋、野竹茂树、溪桥陂陀、横江阔水等景色,随着苏轼与客游赏的进程一一展开。
该图九段主题依次为:“人影在地”、“携酒与鱼”、“江流有声、水落石出”、“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等虬龙,攀危巢”、“登舟放流,有鹤东来”、“梦二道士”和“惊悟开户”。
第一段写苏轼与客在黄州“步自雪堂”,“过黄泥之坂”,“将归于临皋”。画面表现两客随苏轼到江边,书童与渔人招呼对话。特以淡墨绘影,刻画出“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的情景。
第二段表现苏轼携酒与鱼而出,回首向倚门送别的妻、子打招呼。
第三段写苏轼主客三人复游赤壁之下,坐在石坡上,面江饮酒,观赏着“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并引起一番感慨:从上次游赤壁到现在,仅仅三月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第四段写苏轼舍舟登陆,撇开两客,独自“蹑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
第五段写丛林、松针、夹叶、点叶偃仰交织,于一片浓郁中作“虎豹状”山石,示意苏轼踞而坐之。
第六段作山岩险峻,树枝横斜,水波流泻,描写“草木震动,风起云涌”的景况,使苏轼“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第七段写出“凛乎其不可留”,于是“返而登舟,放乎中流”。
第八段由实境转入幻境,写众客离去,苏轼舍舟登岸就寝,梦见两道士(原文为“梦一道士”,仲常改作两道士),披着“羽衣”,一边作揖,一边问道: “赤壁之游乐乎?”苏轼这才领悟:昨夜“飞鸣而过者,非子也耶”!道士笑而不答。最后东坡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全图以一片光明空阔作结。
此图无款印,从题跋中知作者为乔仲常。拖尾有赵德麟于宣和五年(1123)八月七日的跋文,尚有武圣可、赵岩等人跋文。乾隆御书引首“尺幅江山”四字,钤“乾隆宸翰”一玺。画中及隔水有“醉乡居士梁师成美斋印”、“梁师成千古堂”、“永昌斋”、“汉伯鸾裔”、“伯鸾氏”、“秘古堂记”、“梁清标印”、“蕉林鉴定”、“棠村”、“观其大略”、“蕉林梁氏书画之印”、“蕉林书屋”诸印。
前后《赤壁赋》是苏轼文章的代表作,也是文赋中的精品,写于苏轼被贬谪黄州的最为困难的时期。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后经多方亲朋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文赋,即《前赤壁赋》和《后壁赋》。该图就是乔仲常根据苏轼的名篇《后赤壁赋》绘制而成,可视为一件山水人物作品。
五代北宋间,山水画空前发展,名家辈出,影响深远。乔仲常在风格上和当时北方、南方画派(如荆浩、关全的雄伟峻拔,李成、郭熙的明净挺秀,范宽的坚凝厚重,董源、巨然的朴茂静穆)有所不同,他自出机杼,味隽神清,以富有白描情味的简练笔墨,充分发挥了不同类型线条概括形象的功能,从而创造出了《后赤壁赋图》。
苏轼的《前赤壁赋》写实景实情,从“乐”字领出“歌”来,而《后赤壁赋》则将实境与幻想结合,从“乐”字领出“叹”来,抒发观赏山水景色时的闲情逸致,特别表现作者超尘绝俗的思想意识。而此图则是中国现存最早描绘这一主题的作品。
画作虽笔墨简括,但图中群峰高耸、幽涧潺潺、松石茅屋、野竹茂树以至溪桥陂陀、横江阔水等的景色变化,却让观看者领略到了赤壁一带的佳胜,感受到了当时苏轼与客同游的心情。
乔仲常根据文意与情节的展开,使画面空间自右而左地不断转换,于疏密开合中表现内容的变化。尤其是以线条的聚散、轻重、粗细、虚实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作品的整体节奏。这种高度发挥线条的造形功能,在当时其他名家中较为罕见,充分显示乔仲常对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的追求。峰峦皴法,用笔有圆浑处,有方折处,而皴纹寓繁于简,质实中有清空之感。至于第三第七两段,凹处皴法稠密而又变化表现层岩纹理之美,凸处空勾无皴,单线简洁,能使石面莹洁。线条的浓郁和疏朗,共同显现岩石结构的真实感,运笔潇酒自如,反映了自然形象的规律。
后赤壁赋图(局部)值得重视的是,该图的画法,不仅人物取白描法,图中的山石、冈草、树石也仅用墨笔勾皴,不事渲染,更不加色彩。用笔苍率简逸,时见带有飞白的乾笔。画风清空洒脱,与北宋画坛流行的画风迥然相异。
此画包含了宋人多家笔墨风格,其中以李公麟的最为明显。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卷首岸边四个人物脚下有“人影在地”,这是为了体现苏东坡《后赤壁赋》中的文字:“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这种用淡墨描绘月色下人影的方式,为中国古代绘画中首见。
从《后赤壁赋图》整卷来看,作者用笔时快时慢,笔墨技巧流露抒情气息。此外此图中小人物,基本上是少有顿挫方折的圆笔中锋笔道,衣服圆转的线多,但粗细有变化,而且比较明显。但山石树木等技法创造上用笔变化就比较突出,除了乾笔化技法的运用,同时也透露出元人创“散笔之法”的迹象。
为了更好地诠释文本,作者采用了一系列特殊的图像手法。这些手法主要概括为四点:异时同图、虚实相生、分割与连续、主观的人物比例。
异时同图
此画采用手卷绘画中特有的“异时同图”构图法,所谓的“异时同图”就是在同一画卷中出现不同时间的交叉内容,这种构图方式在人物画中或出现过,但在山水画中很少出现。
此画根据赋的故事顺序和不同情节,使苏轼以第一人称,在画面中前后出现九次,每段相对独立,整体一气相连。这种运用连续空间转换的构图形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画面空间在不断转换间表现内容的变化,同时创造了一种心理的空间,完美地表达出东坡的赋意。
此外,长卷是中国画的特有形式,以时间的绵延和空间的转换相结合来处理画面情景,使艺术构思、画面布局突破时空的局限,获取了较大的创作自由。乔仲常运用“异时同图”的手法,融会了时空的虚拟性和形象刻画的具体性,以表达其主题。
虚实相生
画中虚实相生主要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其一,在应该出现人物的地方,并没有出现人物,而是将人物隐去,如:在“踞虎豹这一场景中,苏轼没有出现,而是被虚化了。用文字踞虎豹”和棱角跃动的山石暗示出攀登的危险和山势的巍峨;其二,在某一场景中将现实和虚幻同时展现,如“梦二道士”场景,现实中的“苏轼”与梦中的“苏轼”同时出现在同一屋中。
分割与连续
在一手卷中出现九个不同场景,同一人物多次出现,为了使得画面显得连贯完整,场景得以自然转换,画家巧妙地运用山石树木进行自然阻断。
主观的人物比例
《后赤壁赋》中的主角苏轼,无论是从他出现的频率、在画面中所占的中心位置,体量大小,还是他的正面(或正侧面)来说,都可以看出他是被画家给予特殊的“照顾”的对象。同时,在表现苏轼时,也采用了肖像画的特征,即前后人物容貌、衣冠保持一致。
画中在每一个局部都有标志性物件,如“携酒与鱼”画面中,苏轼手中便提一壶酒和一条鱼;“江流有声、水落石出”画面中,在苏轼和随行们面前的江水中,散布着露出水面的礁石;“履巉岩,披蒙茸”中,苏轼独自爬山;而“踞虎豹”画面中居然出现一块写着“踞虎豹”的碑文,这可能是由于“踞虎豹”一语的抽象意韵难以图绘;“等虬龙,攀危巢”中真的出现了一个乌鸦巢穴;“登舟放流,有鹤东来”中,仙鹤由画卷右方(东方)向小舟飞来;“梦二道士”中出现了两个道士与苏轼论道,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苏轼仍然卧于床上,表示论道的那位苏轼仅是梦中形象;“惊悟开户”中则出现了站在门前的苏轼。
书画收藏家翁万戈:“我的结论是:世无乔仲常画,如有,非此莫属。”
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书画鉴定家谢稚柳:“他的技法,表现在形象上,尤其是一些山与石,采取了扼要的、化繁为简的形式,产生了一种清空的气氛。正显示了他的绘画趋向。最前的一段,对‘人影在地’作了突出的描写,这一种题材的表现,除在中唐以前的壁画。上有过外,其他的图绘中是从未见过的。这种山水画风貌,在北宋,既不同于当时社会风尚所归的董、李、范、郭,而有许多迹象表明,恐怕也仍是从李公麟而来。”
此画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故宫已佚书画目》、《国宝沉浮录》、《海外所在中国绘画目录》美国加拿大编、《访美所见书画录》。
此图卷从北宋末年到明末清初,约有四五百年左右的收藏“空白期”。清初为梁清标收藏,乾隆年间归清宫内府收藏,弘历为画题签。辛亥革命(1911)之后,被溥仪以赏赐溥杰为名将此图偷携出宫。抗日战争结束后流入市肆,俗称“东北货”,被香港收藏家王文伯购得,后携往美国售于顾洛阜。1983年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以二十七万美金从顾氏手中购藏。
2012年11月2日至2013年1月3日,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合作,举办了“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后赤壁赋图》在这次展览中展出。
乔仲常,生卒年不详,北宋末画家,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工杂画,尤长道释人物故事画。师法李公麟。曾作《十六应真图》卷,众罗汉外,山水树石俱备。传世作品有《后赤壁赋图》、《山居罗汉》、《高僧诵经图》等。
本文发布于:2022-10-14 05:23: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728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