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奉命寻李讷》的作者是邢志远。“文革”前,作者是《解放军报》驻广州军区记者组的一员,1966年夏秋
,报社既要出版,又要搞运动,人力紧张,就把驻外地各军区的记者调回北京集中使用。邢志远组四个人先后到了报社,就在北京市军内外执行采访任务。
本书摘要:
由她领导的“革命造反突击队”,左右了军报的运动,同时,她担任军报版面组组长(后担任解放军报总编领导小组组长),执掌军报编辑出版大权。从我奉命寻找“北大学生”李讷,到李讷掌握军报大权,时间不到两个月。当然,几年之后,李讷离开了军报,又经过若干年,胡痴、宋琼等人都获得了“解放”和平反,杨子才九十年代初期还当了《解放军报》总编辑。
同时,随着“文革”的发展,我对许多事情和人物的看法也逐步深化。我庆幸那一次到天津没有找到李讷,没有执行那个神秘而又神圣的使命。如果在天津找到了她,并陪伴她到各地去串连,以后的遭遇真是难以设想。
李讷(1940年-),毛泽东与江青独生女儿,生于陕西延安,籍贯湖南湘潭。李讷表面上不跟随父亲毛泽东姓毛,而是姓李,是因为毛泽东曾在逃避中国国民党追捕期间,改名为“李得胜”,于是李讷便跟随毛泽东(李得胜)“姓李”,和其姐李敏的名字均取自《论语》中的一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以“肖力”姓名,供职于《解放军报》社。1967年1月13日组织“革命造反突击队”。先后担任军报版面组(一说“中央文革记者站”《快报》)组长、解放军报总编领导小组组长(相当于总编辑)。197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4年至1975年先后任中共北京市平谷县委书记和北京市委副书记。
第一次婚姻(1970年)嫁给一位徐姓丈夫(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所属内部招待所服务员),毛泽东以一套《马列选集》相贺。育有一子徐小宁,离异而终;后与王景清(1929年生,陕西神木县人,延安警卫团战士,曾任昆明军区怒江军分区参谋长)结婚(1984年)。其子徐小宁改名王效芝,由打工而经商。
李讷 | 毛泽东 | 江青 | 《论语》 | 北京大学 |
本文发布于:2022-10-14 05:00: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728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