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建校初期
1952年,教育部遵照国家政务院关于“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学校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办中央体育学院。同年7月,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成立中央体育学院筹备处。徐英超教授任筹备处主任。直属教育部领导,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业务指导。
1952年11月,国家体委成立,中央体育学院筹备处在国家体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1953年8月,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体委联合通知,确定“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为基础在北京成立中央体育学院”。
1953年9月,中央派钟师统任院长。学校归国家体委直接领导。
文革时期
1966年6月11日,北京新市委派国家体委工作组进驻该院。并成立“北京体育学院革命委员会”。自此,学院进入了动乱时期。
1967年3月,造反派夺取该院党、政、财、文大权宣布成立“院革命委员会”。自此,该院全面陷入瘫痪,教学、训练、科研和招生等工作均告中断。
1968年8月,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该院,实行领导。总指挥:张昭勋(军宣队)。
1969年11月调整革委会成员、主任:魏新民(军宣队)。
1970年,国务院和中央下达通知,责成该院举办青训大队,为国家培养优秀青年运动员。
1971年,招收学员398名。这批学员中有曹慧英、杨希。1972年,招收两年工农兵学员,设72级办公室。1972年2月28日,国家体委军管会撤销,该院归国家体委和北京市双重领导。
1973年6月,经北京市委批准,成立中共北京体育学院核心组,恢复党对学校的领导。核心组第一组长:钟师统;第二组长:赵斌。
1973年,行政机构有院办公室、政工组、教改组、后勤组、72级办公室、体育系、运动系、短训班、外训班、射箭队。
1974年12月16日,国务院同意将原来由国家体委领导的北京体育学院,改由国家体委和北京市双重领导。分工是:北京市负责领导教育改革和党政工作;国家体委负责领导干部调配、专业设置、招生、毕业生分配、科学研究、财政经费、基建、设备和器材供应等工作。
改革开放
197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散管理的决定的报告》,该院又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隶属教育部和国家体委领导,以国家体委为主。
1985年9月,调整院级领导班子,实行院长负责制。学院由此建立院长全面负责,党委保证监督,群众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群众民主管理主要由教职工代表大会体现。
自1986年起,大部分教研室归各系领导。
1992年,国家体委党组和北京市委决定该院领导体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即党委集体领导,院长全面负责。
1993年12月北京体育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2月11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1994年1月,国家体委党组正式任命该校领导班子成员。
1995年1月9日,学校对部分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高教研究室合并为校长办公室,对外挂三块牌子;党委组织部与统战部合并为党委组织部,对外挂两块牌子;成立学生工作处,将教务处、人事处的职能部门有关学生工作的职能划归学生工作处;老干部管理处更名为离退休人员处。9月,根据国家体委体人字(1995)356号文件,撤销“国家体委干部培训中心”将其职能划归北京体育大学;成立“国家体委干部培训中心”,由北京体育大学管理。撤销北京体育大学管理系,成立“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院与培训中心为一套机构,对外挂两块牌子。
1996年1月,成立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培训中心。该中心与武术系为一套机构,一套领导班子,对外挂两块牌子。4月,成立北京体育大学附属中等武术学校。5月,在原训练竞赛科的基础上,成立训练竞赛处。
1997年,生物科学系更名为人体运动科学系。
2004年底,学校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对部分机构和职能进行了调整,中层干部聘任工作启动,并于2005年初完成聘任工作。同年,启动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和教研室建设工作;增设本科英语、表演专业;成立“项目部”标志着设在该校的备战北京2008年奥运会部分项目的国家队训练、科研、生活等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同年,该校师生校友共计161人入选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9枚。
2016年6月28日,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
2017年9月,入围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同年,北京体育大学新增11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德语、教育学、经济学、网络与新媒体、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俄语等8个备案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能训练、旅游管理等3个审批专业。
2018年,由该校高峰教授牵头的《冬季项目运动员专项能力特征和科学选材关键技术》和胡扬教授牵头的《人体运动促进健康个性化精准指导方案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和“主动健康与老龄化应对”重点专项项目。2月25日,北体师生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主办国交接仪式精彩展现“北京八分钟”文艺表演。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月,北京体育大学新增“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门类实现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全覆盖;已有“行政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新增为“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月15日至9月16日,由北京体育大学牵头承担的“科技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冬季项目运动员专项能力特征和科学选材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10月24日,北京体育大学北体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立。11月,北京体育大学等国内8所高校在兰州大学共同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9月15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入选“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2018年11月16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荣获“2018年度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9月16日,中国冰球协会揭牌仪式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9月,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北京体育大学师生获13金5银5铜并打破4项赛会纪录。11月,北京体育大学入选首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培训基地。同年,北京体育大学获批设置生物医学工程、播音与主持艺术、冰雪运动、匈牙利语、舞蹈学、波兰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体育工程等11个本科专业。12月,北京体育大学冬奥文化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12月29日,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更名为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
2019年3月18日,北京体育大学成立通识教育中心。3月26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养研习基地在中国科学院挂牌成立。同年,北京体育大学成立“运动减阻研究中心”和“智能体育装备研发中心(冰雪运动装备运动风险与效能评价中心)。5月16日,北京体育大学重点培育的交叉学科“运动康复医学”成功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并获得资助。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北体人接受祖国检阅,参加情境式行进“青春万岁”,悬挂大红灯笼任务,圆梦奥运、体育强国、祖国万岁彩车游行。11月10日,体育(奥运)旅游大数据实验室在北京体育大学成立。12月19日,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12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体育大学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同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体育经济与管理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事业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1月18日,北京体育大学与中国滑冰协会、中国花滑协会、中国冰球协会合作共建中国冰上运动学院。
2020年4月13日,学校与海南省教育厅、陵水县人民政府签署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入驻协议 国际合作办学迈入新阶段。
2021年7月26日,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9月,北京体育大学举行2021年开学典礼,其研究生冠军班迎来了28名新同学,既有东京奥运会举重冠军侯志慧、赛艇冠军崔晓桐以及杨健、陈清晨、李越宏等奖牌得主,也有5枚跳水奥运金牌获得者陈若琳。10月26日,北京体育大学入选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12月6日,河北省冰雪运动发展座谈会在保定涞源举办,涞源县县长王燕表示,2022年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建设中国雪上运动学院,在冰雪领域叫响“世界的涞源,冠军的摇篮”。
2022年2月9日,入选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6月27日消息,北京体育大学首届传统运动康养国际论坛举行。8月消息,永定河投资公司与北京体育大学在北京达成战略合作,并就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依托永定河沿线滨水空间及生态资源,规划水上运动产业、打造特色体育赛会活动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034名,其中专任教师72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20名,在中国中国国内外各类体育组织任职人员230余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硕士生导师240多名,博士生导师近90名。
教学团队
2009年 | 排球运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钟秉枢 | 国家级 |
2010年 | 张力为 | 国家级 | |
2007年 |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学团队 | 谢敏豪 | 北京市级 |
2008年 | 排球运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钟秉枢 | 北京市级 |
2010年 | 罗冬梅 | 北京市级 |
校园风景大学设有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工程学部4个学部,体育与健康学部下设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心理学院等7个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等8个学院;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下设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中国橄榄球运动学院)(中国足球教练员学院)、中国篮球运动学院等9个学院(校);体育工程学部下设体育工程学院。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校、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学校。
体育与健康学部 | 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 |
心理学院 | |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 |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 |
体能训练学院 | |
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 | |
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 | |
人文社科学部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管理学院 | |
体育商学院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艺术学院 | |
人文学院 | |
(冬奥培训学院) | |
奥林匹克运动学部 | 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中国橄榄球运动学院)(中国足球教练员学院) |
中国篮球运动学院 | |
中国排球运动学院 | |
中国冰上运动学院(中国冰球运动学院) | |
中国游泳运动学院 | |
中国田径运动学院 | |
中国马术运动学院 | |
竞技体育学院 | |
附属竞技体育学校 | |
体育工程学部 | 体育工程学院 |
大学拥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38个本科专业,学科布局涉及教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
2022年2月,学校新增运动康复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020101 | 经济学 | 体育商学院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030504T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040101 | 教育学 | 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 |
体育学类 | 040201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 | |
040202K | 运动训练 | 竞技体育学院 | ||
040204K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 | ||
040205 | 运动人体科学 |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 ||
040206T | 运动康复 |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 ||
040207T | 休闲体育 | 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 | ||
040208T | 体能训练 | 体能训练学院(军民融合体能训练学院) | ||
040209T | 冰雪运动 | 竞技体育学院 | ||
040211TK | 智能体育工程 | 体育工程学院 |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050103 | 汉语国际教育 | 人文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050201 | 英语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050202 | 俄语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050203 | 德语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050204 | 法语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050205 | 西班牙语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050232 | 葡萄牙语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050228 | 波兰语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050229 | 捷克语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050237 | 匈牙利语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050244 | 克罗地亚语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050234 | 塞尔维亚语 |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 | ||
新闻传播学类 | 050301 | 新闻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
050306T | 网络与新媒体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
理学 | 心理学类 | 071102 | 应用心理学 | 心理学院 |
工学 | 计算机类 | 080910T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体育工程学院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120212T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体育商学院 |
公共管理类 | 120401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院 | |
旅游管理类 | 120901K | 旅游管理 | 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 |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130204 | 舞蹈表演 | 艺术学院 |
130205 | 舞蹈学 | 艺术学院 |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个国家精品课程、9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体育大学教学实验中心
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体育大学教学实验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
专业 | 学院 | 类型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 | 国家级 |
运动训练 | 竞技体育学院 | 国家级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 | 国家级 |
运动人体科学 |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 国家级 |
运动康复 |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 国家级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体育商学院 | 国家级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院 | 省级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体育工程学院 | 省级 |
国家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类型 | 年份 | 所属院系 |
运动医学 | 王安利 | 精品课程 | 2010 | 运动康复系 |
奥林匹克运动 | 任海 | 精品课程 | 2008 | 管理学院 |
运动训练学 | 田麦久 | 精品课程 | 2006 | 竞技体育学院 |
排球 | 葛春林 | 精品课程 | 2006 | 教育学院 |
市级优质课程建设(北京市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类型 | 年份 | 所属院系 |
运动生物力学 | 曲峰 | 精品课程 | 2010 |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
运动生物化学 | 曹建民 | 精品课程 | 2009 |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
运动医学 | 王安利 | 精品课程 | 2008 | 运动康复系 |
运动解剖学 | 罗冬梅 | 精品课程 | 2007 |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
田径专项训练 | 郭元奇 | 精品课程 | 2007 | 竞技体育学院 |
运动训练学 | 田麦久 | 精品课程 | 2006 | 竞技体育学院 |
太极拳 | 徐伟军 | 精品课程 | 2005 | 武术学院 |
排球 | 葛春林 | 精品课程 | 2005 | 教育学院 |
乒乓球 | 刘丰德 | 精品课程 | 2005 | 教育学院 |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它是中国国内最早培养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最高学府,是全国体育系统中第一所博士学位和第一批硕士学位的授予院校,也是最早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为可向海外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校。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12月正式批准北京体育大学成立研究生院。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体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体育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体育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公共管理、心理学、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应激适应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训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机能评定与基础分析重点实验室
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运动营养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截至2009年7月,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30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8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科普著作数千部。在雅典奥运会备战中,该校有69名师生直接参加了科技攻关服务工作,为水上、射击、重竞技等项目获得金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159项,其中包括“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1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应对重点专项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276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
竞技成绩
截至2009年7月,该校在世界大赛中获冠军50余人次,亚洲大赛中获冠军60余人次,刷新亚洲纪录10余人次,在全国正式比赛中获冠军600余人次。特别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该校自己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分别取得了1金1银2铜和4金1银的优异成绩;在校学习的运动员学生也取得了7枚金牌的成绩。在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学校师生、校友共有163人,占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的25.75%。
在雅典奥运会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夺得金牌。这是中国水上项目在奥运会上所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冠军姓名 | 类别 |
第二十九、三十届奥运会体操、单杠冠军 | |
郑李辉 | 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冠军 |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射击冠军 | |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跳水冠军 | |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个人佩剑冠军 | |
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奥运会乒乓球团体冠军 | |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拳击冠军 | |
第二十七、二十九届奥运会举重冠军 | |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排球冠军 | |
第二十七、二十八届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 | |
第二十一届 | |
张国政 |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举重冠军 |
创作成果
在2015年北京大学生舞蹈节展演比赛中,该校体育艺术系《翻身农奴向太阳》节目荣获群舞类专业组一等奖。
在第二届全国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艺术节活动中,该校选送的《翻身农奴向太阳》、《蜕变》和《华灵谣》三个节目在比赛中囊获舞蹈类、健美操类、体育舞蹈类三个节目组别的“金奖”,同时舞蹈类节目《翻身农奴向太阳》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最佳表演奖”、《华灵谣》获得“最佳编创奖”、《蜕变》获得“最佳技术技巧奖”。
体育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是十六种G8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之一、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北京市全优期刊和全国体育院校优秀学报,是一本集教学、科研、训练等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性学术中文核心期刊。创建于1966年6月,原名《北京体育学院学报》,是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管,北京体育大学主办的综合类体育学术性刊物。
主要内容: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科研动态、教学、训练改革以及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群众体育及中国国外体育信息交流等,辟有“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底,馆藏文献97万余册,其中包括部分珍贵的民国体育书刊;有电子图书50余万种,网络数据库近20个。图书馆与中国国外多所高校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与中国国内80多所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并加入CALIS和BALIS协作组织。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自建校以来,学校已与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147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Jacques Rogge)等8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 Caithness)等8人“名誉教授”称号,授予国际奥委会高级顾问吉尔伯特·马吕斯·费利(Gilbert Marius Felli)“客座教授”称号,并聘为奥林匹克运动学部“名誉部长”。
校徽
校徽是一个艺术形式的“S”,是单次sport的简写,飞舞的跑道和红色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校名校名
“北京体育大学”是由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北体大校友)先生书写。
校训精神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校训
追求卓越
卓越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境界。它不是优秀,它是优秀中的最优;卓越是一种追求,它在于将自身的优势、能力,以及所能使用的资源,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状态;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
北体精神与校风
爱国、拼搏、求实、创新
历任校(院)长 |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期 |
钟师统 | 院长 | 1953.09—1982.08 |
钟师统 | 名誉院长 | 1982.08—1993.12 |
院长 | 1982.08—1985.09 | |
杨福鹿 | 院长 | 1985.09—1992.06 |
王世安 | 校长 | 1992.06—1995.07 |
金季春 | 校长 | 1995.07—2001.06 |
史康成 | 校长 | 2001.03—2002.09 |
杨桦 | 校长 | 2002.09—2015.06 |
池建 | 校长 | 2015.06—2018.06 |
历任校级党组织领导 | ||
徐英超 | 临时党支部书记 | 1952.07—1953.10 |
李东敏 | 院党支部书记 | 1953.10—1954.07 |
李东敏 | 院党总支书记 | 1954.07—1955.11 |
赵斌 | 院党总支书记 | 1955.11—1957.02 |
钟师统 | 党委书记 | 1957.02—1983.10 |
赵斌 | 党委书记 | 1979.09—1983.10 |
梅振耀 | 党委书记 | 1983.10—1985.09 |
王世安 | 党委书记 | 1985.09—1990.08 |
尹维祖 | 党委书记 | 1990.08—1993.07 |
王世安 | 代理党委书记 | 1993.07—1994.01 |
金季春 | 党委书记 | 1994.01—2001.06 |
张万增 | 党委书记 | 2001.06—2004.03 |
杨桦 | 党委书记 | 2004.03—2017.03 |
2019年12月,获得“2015-2018年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文科实力排名第120位。
2021年1月3日,中国内地大学海外传播力综合指数第53位。
2021年7月,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
2021年12月,2021年首都高等学校游泳冠军赛(线上比赛)顺利举行。北京体育大学获得了甲B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2022年2月14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本文发布于:2022-10-13 21:5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715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