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萧疏梧落黄寒露
(左河水)
天高昼热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
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喝梨贝养脾肠。
1、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表明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我国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2、天高:指到了寒露时节,气候干燥,呈现天高云淡的景象。
3、昼暖夜来凉:寒露已经是秋季的第5个节气了,已属晚秋,昼夜的温差较大,人们明显感觉到昼暖夜凉的气温特征。
4、萧疏:词意为稀疏、稀少、寂寞、凄凉、萧条、不景气等状态。如:唐唐彦谦《秋霁寄友人》:“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此处是指时到寒露节气,野外的各种草木呈现出萧疏衰败之相。
5、梧落黄:梧,“木”与“吾”联合起来表示“一种树干高而直的树木”。《说文》:“梧,梧桐木。从木吾声。一名榇。”落黄,指梧桐树到了秋天叶黄而落。
6、菊香:指秋菊盛开,四野飘香。
7、梨贝:是雪梨与川贝的简称。
8、养脾肠: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的改善,秋季饮食养生的人越来越广泛。川贝炖雪梨是清润滋补脾肠等方面的佳品。川贝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肺经。川贝苦寒,能清热,其质润,入肺经可润肺化痰。雪梨也为清热滋润之品。
这是一首表达秋季第五个节气情况的七言绝句诗,诗人左河水在作品中描写了寒露节气里,天高气爽,晚风送凉,梧桐落黄,草木萧疏,秋菊飘香的气候与物候;同时表达了农民们在野外播种着冬小麦,城乡居民在饮食方面讲求养生的具体情况。
作品以“天高昼热夜来凉”之句开头,首先把“寒露”节气的气候气象及天气之基本特征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寒露节气天高云淡,气候干燥。气温比刚刚度过的白露节气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造成了昼夜的温差增大,人们已能明显地感觉到昼热夜凉的特征。
“草木萧疏梧落黄”这句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为例。随着寒露的气温进一步降低,已使大地草木枯萎凋零,梧桐风扫黄叶尽,出现了一片萧疏的景象。
“日享菊香播小麦”,主要是写此时的农业生产情况。意为在寒露节气里我国沃野千里,秋菊盛开,处处飘香,广大农民们正在菊香扑鼻的美好环境里,进行着秋收秋种工作,包括冬小麦的播种等工作。
“夜喝梨贝养脾肠”是写人们的节气养生。“梨贝”即雪梨与川贝的简称。因为雪梨为清热滋润之品,川贝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肺经,苦寒,能清热,其质润,入肺经可润肺化痰,川贝炖雪梨具有清润滋补脾肠等方面的功效,所以在寒露时节里人们喜爱食用这一道药膳。
本文发布于:2022-10-13 20:53: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711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