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泼水节

更新时间:2022-10-13 19:10:29 阅读: 评论:0

一、流行地域

祈雨泼水节流传于以卓尼县纳浪乡为中心、涉及周边岷县西寨镇、卓尼木耳镇、临潭洮滨乡等地,辐射藏汉文化过度带以农为主、兼营牧业的洮、岷、宕等地。

二、风俗形成

该区域自古为藏、羌、氐、吐谷浑、鲜卑等民族的聚居、流动区,明代以前苯教为本区域的主体宗教,苯教的万物有灵思想直接指导着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明代以后汉族的大量迁入,一部分少数民族的外迁、汉化融合,同时也将苯教思想融入到汉族群众生活当中,汉族群众将自己仰慕的民族英雄和苯教的神灵相结合,形成洮州18路龙神、岷州18路湫神等水神,每年夏季群众扫街洒水,迎接18路水神游街;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之间则相互融合,形成了该区域特有的的舟曲藏族、白马藏族、木家藏族和觉乃藏族等,随着卓尼禅定寺的兴盛,宗教也转变化为藏传佛教为主,苯教随之潜入到洮河和白龙江河谷封闭的农业区域家族传承,但苯教的生活指导依然影响着本区广大群众的生活。

本区域为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农业直接依赖天然降雨,在每年春播和伏天禾苗灌浆时极易出现旱灾,当地汉族群众将求雨寄托于当地水神;而藏族依然依赖苯教祭祀,认为降雨由本地泉神所掌控(本区为洮河和白龙江林区,山大林密,溪流遍布,清泉密集,每个村庄都有几处特殊的泉作为自己村庄的神泉),每遇干旱,群众就在神泉边和村庄路边举行大规模的祈雨泼水节。

三、泼水节盛况

1、在春末干旱时,天气偏凉,群众只在泉水边祭祀祈雨。

2、在伏天干旱时,当地群众就举行大规模的祈雨泼水节。

在连续暴晒半个月后,灌浆的禾苗晒蔫了,当地青苗会——章尕(小甲)开始召集群众,组织祈雨。早晨吹响寺院里的白海螺,召集群众打扫街道,泼洒清水,然后分两组,年轻人一组,老年人一组,老年人去神泉祭祀,年轻人在村子泼水。

老年人传承固定仪式,在固定的泉边草滩,燃起柏树枝和云杉枝煨桑,点上清油面灯,唱起当地流传的12字真言玛尼调,然后拿起柏树枝蘸起泉水洒在泉水岸边,边洒水边唱藏族祈雨歌,等洒湿了岸边,便请来泉神的马脚(泉神的代言人)降神,唱起悠远苍凉的降神歌,在泉神降神后说明干旱缘由,并在群众承诺泉神要求且同意降雨后请求泉神离开,一场人神交流的祈雨祭祀仪式结束,但大多数都是泉神不同意求雨,只有将和泉神一起的山神通过山神马脚降神,如果还不答应,明天只有到另一个神泉处祈雨,直到泉神答应降雨为止。

在老年人祈雨的同时,年轻人在村庄的路边河滩拉开了泼水的序幕,拿来家中的水桶勺子,用勺子向路边的行人车辆泼洒,讲究意思,慢慢的在人群中开始互相追逐泼洒,即时兴起,年轻人提来整桶的水开始互相泼水,泼水酣处,宗教的禁忌也抛之脑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夏日狂欢节开始了,互相泼湿了还不过瘾,几个人抓起一人直接扔进河里,或两个人互相拉扯着倒在河里,亦或者一大群人推搡着一起倒在河里,河里像年三十的饺子锅,成了没有年龄、没有辈分和性别的狂欢,平日里有隔阂的也借此化解矛盾,路上行人驻足观看,好事者也参与进来,成为几个村庄一起在炎热夏日里的清凉活动。

泼水节活动一般连续几天进行,直到下雨为止。

泉祭祀了,水也泼了,不知是神灵还是自然原因,一般当天就能见雨,或是一场阵雨,亦或是下几滴以应节气,此办法屡试不爽,颇为灵异。

在卓尼的纳浪和西尼沟两村,因为有清澈的山沟河水、宽阔的河滩、便利的交通和当地较大的村庄以及掌握贯通整个祭祀活动和唱调的老人而形成祈雨泼水节规模最大和仪式最完整,在汉族村落没有祭泉只有泼水,在藏族其他小村落只有祭泉没有泼水。

本文发布于:2022-10-13 19:1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704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祈雨泼水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