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宋代的词牌名

更新时间:2022-10-13 00:44:17 阅读: 评论:0

词牌沿革

《念奴娇》曲名,来源于唐天宝中名倡念奴。元稹《连昌宫词》云:“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元氏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关宴,万众喧溢,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遗高力士大呼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那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皆悄然奉语然明皇不欲夺狭游之盛,未尝置在官禁。岁幸温汤,时巡东洛,有词潜遭从行而已。”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眼色娟人”条:“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常一日离帝左右。每执板,当席顾眄。帝谓妃子曰:‘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体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官妓中帝之钟爱也。”今按:念奴以有姿色,善歌唱擅名于天宝年间,玄宗的品题“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更使之艳名远播。念奴的明艳娇媚,于是成为文人艳称的题材,形之歌咏,播于乐府。元稹诗有“春娇满眼”之句,《念奴娇》曲名,即取义于此。

《念奴娇》曲子起源于何时,史无明文。王灼《碧鸡漫志》载:“今大石调《念奴娇》,世以为天宝中所制曲,予固疑之。然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而近世有填连昌词入此曲者。”现存唐五代词作中,并无《念奴娇》词作传世。今传《念奴娇》词,最早的是沈唐“杏花过雨”一阕。其作年当在北宋嘉祐、照宁之间,则该曲可能起于北宋中期。宋末元初王仲晖《瓮天脞语》记北宋宋江一词:“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风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这应是传说之词,可见此调在民间的流行。

《念奴娇》乐曲的宫调,诸家记载不一。前引王灼记为大石调,下云:“又复转此曲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官大石调。”张孝详明确注为大石调,姜夔则明确记载其过腔为双调此外,元高栻又注为大石调,又大吕调。实际上,《念奴娇》的宫调只有两种:大石调和双调。

《念奴娇》以大石调为正调,双调则为变调。首创变调者为姜夔。姜夔自度曲《湘月》,序中明载:“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两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两指亦谓之过腔,见《晁无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过腔也。”方成培《香研居词座》云:“盖《念奴娇》本大石调,即太簇,双调为仲吕商,律虽异而同是商音,故其腔可过。太簇当用‘四’字住,仲吕当用‘上’字住,箫管‘上’、‘四’中间只隔一孔,笛‘四’、‘上’两孔相连,只在两指之间。又此调奏毕,当用‘一’字、‘尺’字,亦鬲指之间,故曰两指声也。‘能吹竹便能过腔’,正此之谓。所以欲过腔者,必缘起韵及两结字眼用‘四’字不谐,配以‘上’字声方谐婉,故不得不过耳。”自姜夔之后,凡双调《念奴娇》,均取《湘月》之名。二者宫调虽异,词体并无不同。二者官调虽异,词体并无不同。此后词乐逐渐失传,词成为案头文学,二者的差异也日益模糊。

此调有异名多种,除《湘月》外,其他异名与《念奴娇》并无实质性差异。以下举列该调异名,以供参考:

1.《双翠羽》:首见赵鼎“小园曲径”一阕。以词中“竹坞无人双翠羽”命名。

2.《白雪词》:首见米友仁“洞天昼永”一阕。

3.《酹江月》:首见周紫芝“冰轮飞上”一阕。调名取义于东坡词“一尊还酹江月。”

4.《壶中天慢》:首见曾觌“素飙漾碧”一阕。调名取义于张元干词“壶中天地,大家著意留住。”

5.《湘月》:此词作于淳熙十三年姜夔寓居湘中时,词为月夜泛湘而作,故以命名。

6.《百字令》:首见俞处俊“残蝉断雁”一阕。以全篇共百字而命名。

7.《太平欢》:首见姚述尧“蕤宾奏律”一阕。以词中有“正太平无事,欢娱时节”命名。

8.《赤壁词》:首见陆游“禁门钟晓”一阕。以苏轼《赤壁怀古》一词命名。

9.《壶中天》:首见程珌“日躔东井”一阕。调名取义于张元干词。

10.《大江西上曲》:首见戴复古“大江西上”一阕。

11.《淮甸春》:首见张辑“短髯怀古”一阕。以词末句“柳花淮甸春冷”命名。

12.《千秋岁》:首见游文仲“今年为寿”一阕。词为祝八十大寿而作,末句云:“更将彩笔,十字头上添添一丿。”调名取义于此。

13.《百岁令》:首见朱涣“瑞芳楼下”一阕。词为祝寿而作,调名取吉利而已。

14.《百字谣》:首见方岳“河南灵地”一阕。以全篇百字命名。

15.《大江东去》:首见何梦桂“半生习气”一阕。以东坡词命名。

16.《大江乘》:首见阮盘溪“东阳四载”一阕。

17.《大江词》:首见林横舟“一蓂呈秀”一阕。

18.《庆长春》:首见铁翁“有酒如渑”一阕。词为祝寿而作,末句云:“问翁年纪,广成千有二百。”调名亦取吉利而已。

19.《百字歌》:首见宋无名氏“清和天气”一阕。

20.《杏花天》:首见宋无名氏“婺星星瑞”一阕。

21.《无俗念》:首见元丘处机“孤身蹭蹬”等篇。

22.《长江东》:首见清余怀“狂奴故态”等篇。

23.《长歌》:首见清彭孙遹“长歌当哭”一阕。

24.《寿南枝》:引见清《钦定词谱》。宋帏滤有《百字令》(寿南枝)一阕,词云:“且把春酒寻梅,年年眉寿,坐对南枝发。”调名取义于此。

25.《古梅曲》:引见《钦定词谱》。调名取义同上。

26.《酹月》:引见《钦定词谱》。调名取义于东坡词。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代表。若苏词别首“大江东去”词、姜夔“五湖旧约”词句读参差,姜夔“闹红一舸”词、张炎“行行且止”词多押一韵,张炎“长流万里”词多押两韵,及张辑、赵长卿词之添字,皆变体也。此词前段第二句五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第八句五字,前后段第四句皆七字,宋元人多如此填。按辛弃疾词前段第二、三句“问阿谁堪比,太真颜色”,“阿”字、“太”字俱仄声。张元干词第六句“荷芰波生”,“荷”字平声。赵师侠词后段第四句“回首重城天样远”,“回”字平声。第五句“独拥闲衾辗转”,“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仄韵诸词。若沈公述词前段第五句“难托春心脉脉”,上“脉”字入声。黄庭坚词第八句“驾此一轮玉”,“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九句“蜂闲蝶怨”,“蝶”字入声。赵长卿词后段起句“竹外孤袅一枝”,“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五句“只管声声历历”,上“历”字入声。第九句“愁遮不断”,“不”字入声。张词第十句“翠楼空锁十二”,“十”字入声。及谱内所采张炎词前段第三句“平分一水”,“一”字入声。姜词前结“画桡不点清镜”,后结“旧家乐事谁省”,“不”字、“乐”字俱入声。此俱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又本词前结中上“历”字,亦是以入替平,填者勿混用上、去声字。

变体一: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以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为代表。此词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与前词异。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词作谱。 《容斋随笔》载此词云:“大江东去,浪声沈、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综》云:“他本‘浪声沈’作‘浪淘尽’,与调未协。‘孙吴’作‘周郎’,犯下‘公瑾’。‘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益非。而‘小乔初嫁’宜绝句,以‘了’字属下句乃合。”按《容斋》洪迈,南渡词家,去苏轼不远,又本黄鲁直手书,必非讹托。《词综》所论,最为谛当,但此词传诵已久,采之以备一体。

变体二: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以姜夔《湘月·五湖旧约》为代表。此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异。按此词第四、五句句读,即“大江东去”词体。因姜夔自注“《念奴娇》之鬲指声,转入双调。”采以备体。

变体三: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以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为代表。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仍照“大江东去”词体,及换头句押短韵异。按刘克庄“老夫白首”词后段起句“尝试。铨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正与此同。

变体四: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以张炎《湘月·行行且止》为代表。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即用韵异。按刘儗词“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襟烦如洗。”黄机词“春愁几许。似春云霭霭,连空无数。”方岳词“花风初逗。喜边亭依旧,春闲营柳。”俱与此同。

变体五: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以张炎《念奴娇·长流万里》为代表。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用韵,后段起句藏短韵异。

变体六:双调,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以张辑《念奴娇·嫩凉生晓》为代表。此亦与“凭空眺远”词,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衬字异。

变体七: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以赵长卿《念奴娇·银蟾光满》为代表。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结句添二衬字作四字两句异。

变体八: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以陈允平《酹江月·赋水仙》为代表。此调平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张词、叶词之句读参差,又换头句押韵,曹词之前后段第六句押韵,皆变体也。此词有陈词、叶词别首可校。按陈词别首前段第三句“荻絮初残”,“荻”字仄声。第七句“水融沙甃”,“水”字仄声。第九句“风灯渐暗”,“渐”字仄声。叶词别首“酒阑歌罢”,“酒”字仄声。后段第四句“闲踏轻澌来荐菊”,“闲”字平声。第五句“半潭新涨微澜”,“半”字仄声。第六、七句“红叶无情,黄花有恨”,“红”字平声,“有”字仄声。第九句“归心如醉”,“归”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三词。

变体九: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以张元干《念奴娇·代洛滨次石林韵》为代表。此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异。

变体十: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以叶梦得《念奴娇·故山渐近》为代表。此亦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又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换头句押韵异。

变体十一: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六平韵。以曹勋《念奴娇·半阴未雨》为代表。此亦与陈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九字一句,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又前后段第六句及换头句俱押韵异。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念奴娇·中秋》

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仄,中平平 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 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 仄。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 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念奴娇·大江东去》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仄平 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 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湘月·五湖旧约》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变体三

格律对照例词:《念奴娇·闹红一舸》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仄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变体四

格律对照例词:《湘月·行行且止》

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行行且止,把乾坤收入,篷窗深里。星散白鸥三四点,数笔横塘秋意。岸觜冲波,篱根受叶,野径通村市。疏风迎面,湿衣原是空翠。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

堪叹敲雪门荒,争棋墅冷,苦竹鸣山鬼。纵使如今犹有晋,无复清游如此。落日沙黄,远天云淡,弄影芦花外。几时归去,剪取一半烟水。

变体五

格律对照例词:《念奴娇·长流万里》

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长流万里。与沈沈沧海,平分一水。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紫箫声袅,四檐吹下清气。

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

遥睇,浪击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风入芦花歌忽断,知有渔舟闲舣。露已沾衣,鸥犹栖草,一片潇湘意。人方酣梦,长翁元自如此。

变体六

格律对照例词:《念奴娇·嫩凉生晓》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嫩凉生晓,怪得今朝,湖上秋风无迹。古寺桂香山色外,肠断幽丛金碧。骤雨俄来,苍烟不见,苔径孤吟屐。系船高柳,晚蝉嘶破愁寂。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且约携酒高歌,与鸥相好,分坐渔矶石。算只藕花知我意,犹把红芳留客。楼阁空濛,管弦清润,一水盈盈隔。不如休去,月悬良夜千尺。

变体七

格律对照例词:《念奴娇·银蟾光满》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

银蟾光满,弄余辉、冷浸江梅无力。缓引柔条浮素蕊,横在闲窗虚壁。染纸挥毫,粉涂墨晕,不似今端的。天然造化,别是一般,清瘦踪迹。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今夜翠葆堂深,梦回风定,因月才相识。先自离愁,那更被、晓角残更催逼。曙色将分,轻阴移尽,过眼难寻觅。江南图上,画工应为描得。

变体八

格律对照例词:《酹江月·赋水仙》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中中平 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中平仄平 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平。中平平仄,中中中仄平 平。

汉江露冷,是谁将瑶瑟,弹向云中。一曲清冷声渐杳,月高人在珠宫。晕额黄轻,涂腮粉艳,罗带织青葱。天香吹散,佩环犹自丁东。

平中中仄平平,平平中仄,中仄仄平 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仄平 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平。中平平仄,仄平中仄平 平。

回首杜若汀洲,金钿玉镜,何日得相逢。独立飘飘烟浪远,袜尘羞溅春红。渺渺予怀,迢迢良夜,三十六陂风。九疑何处,断云飞度千峰。

变体九

格律对照例词:《念奴娇·代洛滨次石林韵》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

吴松初冷,记垂虹南望,残日西沈。秋入青冥三万顷,蟾影吞尽湖阴。玉斧为谁,冰轮如许,宫阙想寒深。人间奇观,古今豪士悲吟。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

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老去专城仍好客,时拥歌吹登临。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桂子落波心。一声猿啸,醉来虚簌千林。

变体十

格律对照例词:《念奴娇·故山渐近》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

故山渐近,念渊明归意,翛然谁论。归去来兮,秋已老,松菊三径犹存。稚子欢迎,飘飘风袂,依约旧衡门。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尊。

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惆怅萍梗无根,天涯行已遍,空负田园。去矣何之,窗户小,容膝聊倚南轩。倦鸟知还,晚云遥映,山气欲黄昏。此还真意,故应欲辨忘言。

变体十一

格律对照例词:《念奴娇·半阴未雨》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

半阴未雨,洞房深、门掩清润芳晨。古鼎金炉,烟细细、飞起一缕轻云。罗绮娇春。争拢翠袖,笑语惹兰芬。歌筵初罢,最宜斗帐黄昏。

平仄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

楼上念远佳人。心随沈水,学兰灺俱焚。事与人非,争似此、些子香气常存。记得临分。罗巾余赠,尽日把浓熏。一回开看,一回肠断重闻。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词调风格

就词牌的缘起而言,娇艳是此调的本色。但就这一词调的声韵而言,则更适宜表达豪放悲壮的情感。《念奴娇》词,其定格为上片十句,句脚字九仄声一平声,下片十句,句脚字八仄声二平声。句脚学主要采用仄声字,构成一种拗怒的情调,所表达的情感便显得激越凄壮。即使作者选择艳情为题材,写出来也别是一番声情。如宋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读起来没有通常婉约词的缠绵悱恻与低徊哀怨,而显得声情激壮。此调的用韵,以仄声韵为定格。仄声韵中,又有上、去与入声的分别。上、去声韵宜于表达清幽峭拔之情。入声韵宜于表达豪壮的感情。后世词人作《念奴娇》,大多喜用入声韵。究其原因,在于入声韵有助于强有力地表达激越矫健的思想感情。

该调的创作历史,大部分作品为豪放词。其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是豪放派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雄姿英发、豪情万丈,直接影响辛弃疾、陈维崧等豪放词人的创作;其超脱旷逸、慷慨悲凉,则影响张孝祥、萨都刺等一大批豪放婉约兼而有之的作家。传统的婉约词人,从李清照、朱敦儒直到清代朱彝尊,所作《念奴娇》,因为词牌的声情特点,也大多疏宕轻灵,自由酣畅。这一切使得《念奴娇》这一词调,无论豪放婉约,都具有清新高华、舒徐流畅的风度气势。

典范作品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念奴娇·中秋》【北宋】叶梦得《念奴娇·中秋燕客》【北宋】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北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北宋】张孝祥《念奴娇·泛洞庭》【北宋】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北宋】【北宋】黄庭坚《【【南宋】【南宋】姚孝宁《念奴娇·素娥睡起》【金代】完颜亮《念奴娇·天丁震怒》【近代】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本文发布于:2022-10-13 00:44: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644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念奴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