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卷《伯牙鼓琴图》表现的是子期听伯牙鼓琴的场面,画上共有五人,左边是伯牙,蓄长髯面目清秀,披衣敞怀,坐石上,膝上置琴双手弹抚。身后一小童侍立。伯牙的对面是钟子期,他也坐在一块石上,头微微低下身着长袍,双手放在一起搓磨,右腿置左腿上,略抬起,似正在随着伯牙琴声的节拍轻轻摇动。身后也有二童侍立,一童双手捧书卷,一童持如意。
此图最右面略有残缺,右上角一方印只剩左边“图书”二字。
图卷左下署“王振朋”名款。钤“赐孤云处士章”。另钤“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棠村”等收藏印多方。后纸有元冯子振、赵岩、张原湜等人题记。
南宋末年,蒙古人不断南下扩张,推翻了汉人政权,建立了元朝,将大江南北的汉人置于其统治之下。元政权推行种族歧视政策,把南宋统治区的汉人称作“南人”,并归为社会最低一等。不仅如此,社会职业也被分成三六九等,儒生沦落到社会底层,与乞丐相近。元朝的种族与文化的双重压制政策,反而激发了汉族文人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扬,文人画便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文人画包含了更多儒生士人的审美观念,重表现、求雅致、讲意境。
《伯牙鼓琴图》的创作年代正是文人画初兴之时,作品风格明显有这种倾向。纸本白描加淡水墨,不设色,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人物画风。白描,古代绘画技法的一种,即纯用墨线勾勒而不染,原来只用于粉本创作,因风格素雅为文人所喜爱并逐渐发扬,北宋以后慢慢成为独立的画科。文人画开创时期的画家李公麟就是公认的白描大家。到了元代,用白描创作人物成一时之风,王振朋更是此中高手。其作品线条繁简适度、圆转流畅,配合精练的水墨渲染,使作品既有职业画家的精准,又具文人的淡雅之气。
《吕氏春秋》卷十四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个故事歌颂了古代两个知音知心朋友之间美好的友谊,为以后许多文人和画家所称道,成为诗文书画的题材。王振朋的这幅画就是根据这一古代故事而绘制的。
局部《伯牙鼓琴图》所表现的伯牙长髯及胸,神情专注,左手按弦,右手弹拨,抚琴正进入高潮,他双眉立起,嘴角紧闭,宽大的袍袖已经被高挽起至及肩处。而听琴的钟子期坐于下首,只见侧面,身躯微向前倾,双手微合置于膝上,凝神入定,已经完全沉醉在琴声之中只有翘起的右足似乎在下意识中随着节拍轻轻地律动。二人身后侍立的童子或专心静听,或若有所思,或神色茫然,表现出不同的修养对同一首乐曲的不同反映。画面虽然没有高山流水,却留给观者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体现出画家在人物刻画与情节烘托上的独具匠心。在形象处理上,王振朋有意将樵夫钟子期与名士俞伯牙都描绘成高人雅士。使作品更像是一幅文人之间的雅集唱和图,从而更接近文人绘画的审美情趣。
在《伯牙鼓琴图》中,作者使故事的表达方式趋于文人化。伯牙与子期的故事是用儒者与隐士间的赏曲雅会来表达,更是典型的文人方式。作品最成功之处在于对人物心理的描绘,伯牙的忘我投入、子期的陶醉凝神,细细体味,袅袅琴声似就在耳边回荡。除两位主角之外,其他如侍立的童子、童子手捧的器皿、博山炉、根形炉架等,都散发着一种古雅的士人之气。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画中部分衣帽用淡墨渲染,石块略加皴擦,这些丰富而简洁的表现手法使画面有变化而又含蓄,明快又不显单调。”
根据画上所钤印章可知,此画在元朝时曾为鲁国大长公主祥歌刺吉(元仁宗之姐)收藏;清初收藏家梁清标也珍藏过;乾隆时,画入内府,著录于《石渠宝芨·初编》、《图绘宝鉴》等画史。
2015年04月30日—06月29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建院90周年推出“春季书画特展”上,《伯牙鼓琴图》为展品之一。
王振鹏,字朋梅,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仁宗时期(1285—1320),元代画家。擅长人物画和宫廷界画,画风工致细密,用笔细劲,自成一体,深得元仁宗赏识。延祐年间(1314—1320)在宫内秘书监供职,被元仁宗赐号为“弧云处士”,官至运千户。传世作品有《阿房官图》《金明池图》等。
本文发布于:2022-10-12 17:0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61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