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朏头后山一处鲜为人知的“桃花源”
陶 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里“桃花源”究竟在哪里?不少地方都在标谤自己这里就是陶渊明写的“桃花源”,有说在湖南的,有说在江浙一带的,其实真正的桃花源只在陶渊明的心里,在他的精神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因为我们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
初山微画雕《桃花源记》位于福州远郊的朏头后山也有一处鲜为人知的“桃花源”,那里是鼓山山脉的延伸,几百年来居住在那里十多户人家生活古朴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为乐,那里土地肥沃,松青柏翠,花香扑鼻,鸟语入耳,茂密的桃树林,落英缤纷。微画雕《桃花源记》作品正取材于此,把这里的景观以图像化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初山
【年代】2002年
【编码】S319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沿“下溪”向上攀爬,但见奇岩异石千姿百态,溪谷陡急幽深,溪流潺湲,两旁林木蓊郁,有“千岩竞秀,万壑争奇”之概,一座石板桥跨越溪流,通往对岸古道。拾级而上,但见红树青山在斜阳下显得生机勃勃,蔚为壮观。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沿途要穿越多个岩洞,树影婆娑,清风阵阵,苍松翠竹,郁郁葱葱,令人爽心悦目。溪流曲折,瓣瓣桃花随水漂流,沿溪或小石丛生,或巨石稳坐,溪潭虽有大小,水皆清澈。远外山头偶现人家,炊烟袅袅,显得安静、和谐、温柔,和一种自然美,为“桃花源”所在地也。
夕阳犹挂数枝云。暮色苍茫看劲松
暮色苍茫看劲松此时天将暮,一棵巨大古松一悬在危崖上,针叶短硬,树冠扁平,颈干粗韧,叶色浓绿,盘根于石,傲然挺拔。似守护着山上“桃花源”不受外人侵扰。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决定进入桃花山,可是天公不作美,竟下起雨来了。山路很难走,翻过山头即到桃花山了,但此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浑身上下全都打湿了。
约摸走了半个小时,一哇平旷田园跃然眼前,桑树竹林环绕村落,番薯园、柑橘园、菜园沿山坡种植,桃花林中几处白墙房屋格外耀眼,鸡犬相闻,早起的人家开始打扫庭院。
这里的人家对我们的来访十分热情,他们请我们吃“莲子羹”、烤番薯,一位老者还带我们参观田园风光。他说他就出生在桃花山中,十多岁时因干旱随舅父去了南洋,但总魂牵梦绕着这片田地,于是到知天命之年又返回到这片故土,感到乡亲们在山上生活不便,就出资建了一个小型水电站,购置了卫星天线,所以现在家家户户也都有了电视。他无不幽默地说:这里“桃花源”不再与世隔绝了。
一阵微风吹来,落英缤纷,不知名的山鸟发出各种的音调和节奏的鸣叫。真所谓:“山鸟似欲啼往事,桃花乱落如红雨。”辞别之时不禁热泪盈眶。
怀禅微刻“桃花源记”
怀禅微刻“桃花源记”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并留下了无穷的回味。怀禅先生用他那自成一家的书法艺术,以苍劲有力的铁笔,将陶渊明《桃花源记》全文微刻在微画雕作品上,更把作品意境拓展遂深。
古松下沉思
古松下的沉思按当地住户指点,“桃花源”西边丛林里有一山路可通向平川,果然穿越一段林间小道,复行数十步,前面豁然开朗,一株古松虬枝斡旋 挺秀青郁,把花岗岩体遮盖得严严实实。坐在松荫下不禁让人发起沉思:经历过新时代文明和享受过科技成果的人们,若再回到“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能平心静气地安享那种宁静吗?劳累的人们或许或在那体憩一二个月,以荡洗身心劳顿,但若长年累月居住必定会寂寞起来的。幸亏有那位老者所做的开明贡献。
其实真正的桃花源只在陶渊明的心里,在他的精神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当今时代,所谓“世外桃源”只是人们的精神乐园。
据说,朏头后山的“桃花源”十多户人家,其子女也大多搬迁到闹市中生活了,他们只在节假日回到“桃花源”探视长辈或度过几天假期。“桃花源”周边也逐步被开发盖起了高楼,真所谓“安知峰壑今来变,不辨仙源何处寻。”……
初山,曾用名邵山,出生于福州马尾朏头村,现已退休居福州市鼓楼区。八十年代开始便致力于微观雕刻艺术的研究,走出一条用现代画技巧来表现文化、历史、社会、人生和科普知识的初山微画雕技法。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每个作品都流露出鲜明的个性。其作品文化底蕴深厚,深受艺术爱好者推崇和喜爱。近期作品有《神女雕》、《三山缱绻几千秋》、《岁月雕》、《虎踞龙盘话古城》、《人生难得一知音》、《桃源行》和《阿房宫雕》等。
本文发布于:2022-10-12 14:52: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607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