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诗中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位投笔从戎多年的老战士因功业志向难酬而产生的一时懊悔之情。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大荒”指极其偏远荒僻的地方。“朔风”即北风。“轸归虑”意为归家的思虑使人心痛。“轸”是痛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在这个偏远的地方,每当傍晚来临,北风呼啸,归家的思虑就更为浓烈。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荒漠一望无际,鸟儿又将在哪里栖息呢?此联以飞鸟作比,突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广阔的边塞没有一处适合鸟儿栖息的地方,人长期驻守在这里,其艰苦情形可想而知,这也是战士们一到晚上就更想家的主要原因。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虏骑”,指塞北匈奴骑兵,此处代指突厥等少数民族的骑兵。“翩翩”形容马骑轻疾的样子。这两句意为远处能够看到突厥骑兵在荒原上围猎的场面,之后又看到他们骑着马儿沿着河边轻疾离去的身影。此联写边塞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战士们不仅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而且还得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稍有不慎,便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边声”是指边地所特有的声响。“海气”即湖泊上的雾气。这两句是说白草摇曳于无尽的边声之中,湖泊上的雾气在夕阳的照射下也变成了黄色。此联继续写边塞风光的肃杀凄凉,在行文上也照应了开头。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十年以来,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身经百战,饱受风霜之苦。此联写老战士十几年来的沙场征战生涯,为国戍边,饱经沧桑。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定远”即定远侯班超。《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投笔从戎,后通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将军树”,《后汉书·冯异传》记载,刘秀的部将冯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冯异后来因功而荣登“云台二十八将”之列。这两句是说虽然早年立志学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边塞,尽管身经百战,到如今却一直未能建立像大树将军冯异那样的功业。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多写世道艰难和离别悲伤之事。“理章句”指钻研经学。两句意为早知道投笔从戎立功边塞之路是如此艰难,还不如埋头钻研一辈子经学算了。
通观全诗,前八司主要是写傍晚边寒的荒凉景象,写得情景交融,凄凉孤寂。“飞鸟宿何处”正是老战士对自身命运和未来前途的困惑。最后,诗人借用典故,抒发了功业难成,歧路徬徨的矛盾心情。“悔”虽是一时激愤之语,但细细体味,亦在情理之中,传达出更多的辛酸与无奈。
第二首诗作者用凝重的色彩渲染了边塞景色的苍凉与战争的惨烈与悲壮,同时浸润了常年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令人读后不仅心生悲凉之感。
首句起笔即写边塞之景与战事之急,为全诗笼罩上了一层萧索苍凉的阴影:边塞秋日草木枯黄。战事正急,战士们正骑马飞驰,拉弓持弦,准备射向敌人。下句紧承上句,解释战士们作战的对象与原因。原来,将士们正因胡兵犯边而奋起卫国,准备直入匈奴单于曾经祭天之地,只见那军队的豪壮之气似有荡平边寒荒野之势,日沉西山、却是战事正酣之时。言尽于此句,本诗的笔锋一转,由上几句铺天盖地的壮阔之气急转直下,被淡淡的苍茫悲凉之感渐渐取代。边塞肃杀的寒风吹起,将士们鸣金收兵,露水深重,沾湿了盔甲,令它们变得愈发沉重而寒冷刺骨。戍边艰险的忧愁之声四起,可胡人依旧对于大唐边疆虎视眈眈,又怎能松懈呢?若是说上几句皆为戍边凄凉的感慨之语,那么下两句的悲凉凄怆之意可谓是达到了顶峰。戍边的将士们远离家乡、远离京都繁华之地,独战于边疆,宛若无根蓬草。于空中旋转飘荡而无归无依,这样的严寒,恐怕连鸿雁都不愿飞及于此,怎能妄想着给家里传书、哪怕仅仅是报个平安呢?边塞环境素来恶劣。那万里荒原之上,飞沙走石,阴云蔽日,天空与大地都被染上了阴沉昏黄的色彩,冰霰飘落,预示着又将是一场边塞的暴雪与随之而来的彻骨之寒。诗人以景衬情、融情于景,战士们戍边的飘零悲凉之感与边塞风雪欲来之景相衬,将全诗的苍凉悲壮之意推向了极致。而尾句却给人情绪彻底透支后的苍茫无力之感:长期戍边的战士听说侍臣来了又去,可自己依旧戍于边疆,不禁心生凄凉之意,不由得低头看着那陪自己出生入死的宝刀而泣下沾襟。此处情感上的留白与前句中铺陈到近乎极致的苍凉悲怆之意遥相呼应,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由此产生的反差与冲突,更像是暴风雨过后的宁静,是凄怆,是无力,是一次次幻灭后的心若枯水,将最为激烈的思归之意用简单的“泣”字而归之,就像是思乡痛至极致而麻木,读来更让人有撕心裂肺之感。
本诗虽说看上去与平常的边塞诗无异。不外乎是边塞的荒凉与将士的思乡,而作者却用其精巧的构思、炉火纯青的笔力,将这景写得苍劲旷远,将这情抒得凄怆感人,将这诗作得意蕴深长,令人颇有回味无穷之感,让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对床夜语》:王昌龄《从军行》云:“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怨其有功未报也。岑参云:“早知逢世乱,少小漫读书。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悲其所遇非时也。意虽反而实同。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757年)756年冬到757年十月之间,王昌龄路经亳州,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
本文发布于:2022-10-11 17:5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537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