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律中的命运周期律,常常是人们所关心的内容。命运周期律是十年一大运,这个十年内又分为两个五年,即五年一小运,十年一大运,构成命运周期律的玄曲线韵动波的一个区间段,多个玄曲线韵动波的区间段结合在一起,就构成完整的命运玄曲韵动波轨迹线。此线所构成的图像则是人生百态纷呈的景象,各种曲线不论是圆润饱满还直促平扁,以及锐波起落,或者连续攀升与持续跌落,都是以十年为阶段而构成变化的时间段。只是需要把握住生命最初进运的时间节点,以及生命成长中多个脱运与进运的时间节点,通过修身实现平稳转换,或者不受其制约,以及全面改观。每个生命除了具备个体独立的命运周期律之外,同时又处在共性的外环境中,接受年、月、日各种周期律对生命周期律的作用。命运周期律只是多种生命周期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命周期律在“以脊为天”的天柱上面,同样有所对应。
重点把握身中之时而可以高屋建瓴地掌握自己生命之时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身中之时的把握,是标准的内求法。在六十花甲子生命周期轮转中,又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一个高潮和一个低潮,共同构成了螺旋状的韵动波。人的一生中,有的人由于对自己的生命把握得不好,只能经历一个六十年的周期,难以维系到第二个周期;有的人却可以完成一个半的周期,有的人还能顺利完成接近两个周期。是否能完整地完成两个六十年的周期,其实民间有句俗语点出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只是人们容易停留在意识层面上被动地进行认知,将规律延续性的宝贵经验轻忽放弃。这句话就是“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将这两个数值定为生命难以迈过去的坎儿。其实七十三岁减去六十岁就是十三岁,八十四岁减去六十岁就是二十四岁。在第一轮周期律中的十三岁同样是生命向后天命体转换是否成功的一道门户,而二十四岁则是后天命体系统是否发育健全的一道关口。这两个时间之数,决定着第一轮六十甲子期生命的质量,以及向第二个周期转换递进的可能性与质量的高低。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连第一个生命周期律的六十年也混不到头的重要原因。十三与二十四这两个数、时间节点,决定着六十中的成败与延续,正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之分,在时间之数与空间之度上需要同时把握。而第二个甲子期只不过是需要减去六十的底数而已。每个十三与二十四的时间节点背后所量化的是精炁(气)神、骨血肉的质量,是物相与质象能量的储备。这些才是生命周期律中能够实现二至三,甚至更多六十周期律的原因所在,有的人甚至能突破三到五个周期,这些都是客观存在,历史上也有大量的记载,只是人们难以置信而已。在身中之时的系统中,首先应当在生命周期律的整体上把握好时,从 将生命对应年、月、日之时的每一个层级都清晰地加以认识,并遵守其中的度和数来指导自己的修身养生,才能真正掌握好内求法当中时的应日月、应年度、应宇宙修身理论和实践方法,也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巨系统,从而真正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修身,如何将自己的信德信仪完整地确立起来,符合宇宙天地日月之中信仪的度和数,把握自己生命健康的主动权。
人生六十年一甲子,储备的先天元炁能量是六十四年全部耗尽,两者仅有四个年头的细微差别,而这其中也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六十甲子的规律,十二消息卦和六十四年能量应用的规律,以及五德能量和先天元炁的生成、积蓄、储备、应用、开源节流的规律。应用好这些规律,就可以对自己目前所处的六十甲子时段,进行准确的定位;对于人生的第二个六十甲子进行系统的规划和把握,从而把握住第二个甲子期间修身养生的主动权。对于当下的六十甲子和第二个六十甲子的规划与把握,需要抓住以下五个要点:
①生命成长六十甲子期中,五运五德卦象能量周期律的特征;
②年度周期律内,五运五德卦象周期律;
③生命中五德能量的生成、储备、消耗的度、数、信;
④不同年龄阶段,把握年周期律中的五运卦象、五德能量,从而主动进行法地、法天应用;
⑤《易经》六十四卦,是人类生命能量周期律的数学量化模型,完美地揭示了生命能量的生成、积蓄、消耗过程,及其与天地自然法则规律和自然秩序的和谐统一性。
尊道贵德,顺天应人,是人类健康发展应当遵循的至高法则。生命从开始进入坤卦状态的孕育期,一直到十五六岁期间,能量不仅呈现直线上升的状态,而且排序非常紧密,并且其中不存在复杂的变化期。但是,当女子过了十四岁,男子过了十六岁,能量的变化就必定会渐渐拉开距离,逐步地发生消耗。只有充分了解了自己生命能量的付出和流失状况,主动进行补充,用质量在空间中的度,来延长时间之数的价值,才能成为掌握自己生命能量的主动者。 例如,一个在甲子年出生的人,可以顺着圆形的外圈,从一岁开始,来寻找自己六十甲子的变化规律;把时间变化规律与对应的能量变化规律结合起来,就能观察出自己生命能量的年度变化周期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来指导自己的修身养生治事。 就一般规律而言,男性第一个甲子周期中六十四岁能量的消耗,都是由于不明道德,缺乏对第二个甲子预期性的规划和准备,没有任何清醒的预案所造成的。男子在五十八岁开始进入剥卦状态;女子则是在四十二岁就开始进入剥卦状态的老年期,到四十九岁就耗尽了先天库储的能量。生命能量周期与六十甲子以及十二消息卦相结合所形成的能量周期律,给了人类一个“其未兆也,易谋也”'的空间,就看是否能够把握住,真正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女性在四十二岁,男性在五十八岁,进入老年期伊始,就应当开始积极展开第二个六十甲子的准备工程。对于此,自己是准备建成优质工程,还是豆腐渣工程,抑或是完全不准备投入建设,就要看每个人对生命的珍爱重视程度如何,对自己的生命以及自己体内众多生命的负责程度如何了。古人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知道天,认识地,知晓体内元炁(气)的本钱,合理地去安排运用,顺应天道规律和秩序,开源节流,保持元炁(气),固根强本,这样才能在新一轮甲子周期律的运动当中,新芽重发。才能在新的周期律当中,如同植物那样“一岁一枯荣”,或是四季常青而不衰。“治人事天,莫若啬”,从小治己事天,将自己交给天道,到老就不会发愁。 如果的教育能够重视从胎教抓起,使人们从小就顺应自然的天道,储备足够的天德和地炁(气)能量,那么到年龄大了以后,也就不用发愁了。对于第二个甲子的到来,就不仅会信心满满,而且还能量充沛。如果在人生的胎婴、幼儿、少年、青年、成人、老年六个阶段全部都能够重视事天,那么性命必定就会圆满。
修身明德的六大人生阶段生命周期律中的六十甲子周期律,其全过程中,由于能量浓度、质量高低各不相同,因此构成六大人生阶段。人类的生命周期律同样是无中生有,从胎婴期开始,迈过从无到有,进入初始的人生阶段,然后进入幼儿、少年、青年、成人、老年等不同阶段,完成人生春夏秋冬的周期律,而且同时创造进入新一轮周期的条件和机遇。
一对夫妻在开始孕育生命,使一个新生命构成难得的人身之时,就应当对新生命真正全面地负起责任。要想称得上是合格的父母,需要为人父母者自己主动修养善、正、真的德性,修正道做人,修善道提升,修德述求真,把握住身中之时,顺应胎儿精神发育之时和身体发育之时,来参身明德的实践。而不应一味地做一些错时乱日的傻事、蠢事,影响得胎儿在子宮内的生命形成早期,就失去了时的度、数、信。为人父母为通过修身明德实践,给新生命提供道德的正能量,可以使胎儿从先天发育期就开始具备充足的道光德能,秉性的五德元素无缺,充满生机和活力。
修身明德,难得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在此期间,父母和长辈以及幼师的身教重于言传,因为身教中的度、数、信具有传递的作用,榜样的教育效果最强,善、正、真的言行教育效果最佳。这样的教育方式,既不会伤损婴幼儿的先天慧性,又能让婴幼儿在善、正、真的良好外环境中,开始建立“予善信,正善治”的后天意识与行为,为道德慧智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父母、家长、幼师而言,只有真正将婴幼儿时期之时中的度、数、信都把握住,才能使的教育名副其实。
少年和青年时期,是修身明德的最难得时机。少年期的重点是养正,青年期的重点是养志,在此期间,意识的善信容易树立,仁爱和义利观容易建立起来,身识、口识等前识的“正善治”都容易完善和确立,正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少年和青年实践修身明德,慧识尚未完全被屏蔽,心身与天地的同频度较高,体内的元炁处于增值期或还未动摇根本期,后天返先天、有为而治返回无为而治的可塑性极强,修身明德的教育和实践容易迅速见验而产生功效,只需要坚持三年时间就能大获成功。因此,把握住时的运用而开展道德根文化教育,极其关键。如果家长或者教师在孩子们的胎婴、幼少期,就已经开始贯彻道德根文化教育和修身明德的实践,则会耗时更少,提前大成。这就是在胎儿时期、婴幼儿时期以及少年期把握时的特殊重要性。
修身明德,又难得从中年时期开始,进行成人养德。在中年时期开始实践,由于错失先机,先天肾水元炁损耗过半,后天意识长期被利与名所熏染,意识的信德未正确树立,信仪违背自然规律与秩序的现象极其明显,身、口、意失之于度、数、信都比较严重,故而成人修身明德有一个艰苦的“炼己”过程。
成人修德,贵在首先建设道德的品格。具备盛德之器,才能承载正能量,修补五德的缺失。成人到了中年期之时,先天肾炁损耗过半,只有先将肾炁修补完备,并且具备承载性,才能重开慧识进入性识,获得修身明德的真实效果。心灵、意识、行为以及先天肾炁要“返老还童”,具备如同孩子般纯洁的状态,才能摆脱阴意识霸治的束缚,进入超凡脱俗的品格与品质,贤良证圣。父母、家长、老师不明修身明德,则失之于胎幼时期最佳的德、慧、智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不明修身明德,缺乏正确的引领,则使人在少年和青年时期错失少年养正和青年养志的机遇;少年和青年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引领,也就很难自觉参悟生命的真理,主动寻求正确的修身养性方法。同样的原因,中年时期的成人阶段,由于家庭负担的压力,事业成功的包袱,人们也难以自省而觉悟,只有当遭受灾难的沉重打击而留心于清静的重要时,才开始寻觅出路,或者因疾病的长期缠磨而开始寻求生命的真理,逐渐认同修身明德。这就是社会人生的特征。只要把教育提前并且贯彻到人生的六大阶段,许多人就都能够主动重视关爱自己的生命,关怀自己的家庭,关心自己的后代,及时守住四时之度而使民不有疾、民不愚昧。
修身明德,人们常常是时至晚年才开始觉悟。晚年即老年期,此时的人生,历经社会的磨练和人生风雨的洗涤以及疾病灾祸的夹磨,已经趋向于性定欲平,妄想执着以及贪欲开始收敛,但是,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此时先天肾炁却已经只剩下六分之一甚至库储罄尽。 因此,在老年养福阶段,时机虽然尚存,养“畐”的工程量却比较大,涉及的面也比较广,若无咬钉嚼铁的意志力,一勤二检的精神,则难以实现真实的效果。老年养福,“畐”的本义即是指晚年虚心实腹的修身明德实践。
老年养福,首先必须立正信、去愚昧。以信德信仪救护命宝的先天元炁元精,只有先全面实施救护,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补益先天能量和后天能量,如果轻率地妄加补益,必定”虚不受补”,反生祸患。在救护命宝,补益精气神,强身健体,把握信智礼而修心意命的前提下,才能依照修身明德的次第,虚心实腹,从初乘的“人法地”积功累行,以利于进入中乘,在中乘阶段“地法天”积功行而延年益寿,然后才可能进入到返老还童、炼形住世、福泽儿孙的上乘状态之中。
综上所述,修身明德实践,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自己生命体内环境中信仪之时的度、数、信。只有从根本上认识透彻和把握住生命内在的时,才能事半功倍,高效率、高品质地实现修身明德的目标。众多的修身明德实践者之所以穷经钻研、苦熬岁月也难以实现生命质量的净化与提升,难以进入高层级的再造和进化,跨入五德能量正炁(气)朝元、三阳正能量真正聚顶的阶段,从而摆脱欲相境内物相的束缚,进入色象境内的质象中完成质变,排除炼已不纯而信德信仪存伪之外,信仪的度、数丢失身中之时,也是无缘实现修身明德终极目标的重要原因。
其中的根源,就是因为没有在做人的信德上下真功夫、实功夫;没有从信仪的度和数上,将身内之时与大道的本质和天地的时变规律性同步进行正确把握。对五运六炁(气)一知半解,心意活动和行为举止与自然规律相违背。道不远人人自远,德不择人人自择。因而,修身明德实践最为难以掌握的关键内容,就是身中之时,就是身中之时与天地自然之时的同频共率。
人体内的时,一天的周期律就如同日月一个月的周期律,也如同天地一年的周期律。人的生命体就是宇宙天地的缩影,正确的能量运动变化规律完全一致。
修身求真者和养生者应当注意,古代幾学所揭示的“玄之有玄,众眇之门”,是指欲相物相与色象质象两重时空维度,宇宙中只占4%的物相之地中,绝大部分并不像地球这样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地球为主体表述的这个天地,是以质元能量的形式构成运动变化的年周期律,进行天德能量的传输与施布。将太阳系中的天地观对应于人体,身内的天就是以横膈膜和中丹田为区域的质象场态,身内的地就是以脐水平线以下至阴蹻为区域的质象场态,天地之间阴阳能量的升降,是指心火中的真水与肾水中的真火,在内天地中进行升降运化。而太阳与月亮则是以质元能量的形式构成运动变化的月度周期律,在月度周期律中,太阳与月亮的变化规律在身国内所对应的是性体的魂与魄,以及肝与肺。人的天人合一之修炼,只有将天地阴阳与日月躔度这四者的运化法则、规律、度数信,全都仿生一致,完整地实践在身体之内,才能表现出顺四时之度的完整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2-10-11 10:21: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508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