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一、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
二、以前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
废简复繁郁钧剑观点
2009年3月10日,针对“废简复繁”观点,郁钧剑对媒体朋友详细讲述了他们2008年两会他们对繁体字提案的主要思想:去年他们21位委员提了一个繁体字提案。那是个“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对于今年有的委员有关恢复繁体字的提案,他认为,有点过。提出的是用整个繁体字去取代简体字,这与他们的提案是两回事。
郁钧剑委员他强调,“我们提案的中心是知晓繁体字,必须要知晓!”
郁钧剑认为,其实很多网友误解了我们的意思。知晓繁体字与取代简体字有根本区别。
他以学校教学为例讲述道,例如,在教给学生认识“山水”的时候,在告诉孩子“山”字写法的时候,应该同时告诉孩子们“山”字的来历,告诉他“水”字的来历,即教给孩子从象形文字到繁体字简体字的演变过程。这对孩子学习不难,更加形象地学习并了解历史,同时还教给了孩子们的审美和艺术的灵感。这些对以后很有好处。这些不是教授可以教出来的艺术,孩子们感觉到“山”和“水”的来历,很形象、意会。这种教学方法不是简单的学“字”。
郁钧剑委员说,最能够集中体现汉字文化的繁体字现在许多人都不认识了。为何?
他认为原因是多方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政治的因素和时代的背景。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了在学校中增设繁体字教育的重要性。
郁钧剑从小受家庭的影响练习写字,并逐步了解了一个字最早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么发展到现在的样子。这种方法就是学习中国文化、了解文化发展脉络的过程。
郁钧剑委员说,繁体字教学是要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简体字的同时一定要告诉孩子,这个字曾经是这么写的。我不是要用繁体字取代简体字,也不是要去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繁体
字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你即使不去使用它,你也要知道。
这就是他们提案的实质问题。并非网友们所误解的意思。
恢复繁体字1、对于割裂传统文化一说,专家们多持不同见解。骆玉明说,繁体字与古代典籍有天然的亲切联系,但传统文化的割裂并不仅仅是简化字的原因。宁稼雨则认为,大师们之所以不愿用简化字,是因为研究的内容非常专业,也因为长期浸淫其中,有根深蒂固的感情。
2、全国政协委员赵丽宏承认,繁体字的确从结构上体现了汉字之美,在书法上人们常常喜欢使用繁体字,但这并不意味着简体字粗糙,实际上,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转变很多都是有根据的,有些是中国古代已经广泛使用的历代简化体,有些则是利用草书楷化。“比如简体字的‘尽’字,繁体字非常复杂,现在的‘尽’就是由它的草体书法转化而来的,类似这样的字还有很多,这种转变简而有据,并非粗制滥造。”因此赵丽宏认为,与其废除简体,恢复繁体,不如两者并存。简体字繁体字同时存在并没有矛盾,简体字继续使用下去,但学校教育中可以增加繁体字的识字教育,年轻人能看懂繁体字就行。
3、作为一种语言,少不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但是,文字更多是作为文明的载体而存在,对于文明而言,假如没有积淀,缺乏延续,文明甚至都无法形成,更遑论发展了,假如文字的跳跃式的革新,使得后人都无法识得前人文字了,那文明的延续当然是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繁体字依旧是承载中国文明的主要载体时,当以繁体字记载的浩瀚文献中还蕴藏着很多现代文明也尚未破解的奥秘时,当历史、中医等学科不得不去繁体文字中搜寻线索时,繁体字显然不能也不应该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或许有人会说,繁体字完全可以让那些有需求的专业人士去研究,而不必去占用所有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当繁体字的普及教育彻底消亡时,我们怎能期望对繁体字一无所知的学生会愿意选择从事与繁体字密切相关的专业研究呢?至于因此而增加的课业负担,其实倒不必过分担忧,繁体字完全可以无缝的迁入到语文课的教学之中,甚至可以大可不必列入考试内容,只需学生们有个印象,不至于见到繁体字如见“天书”即可。
本文发布于:2022-10-11 00:27: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482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