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献泰安
冯骥才对泰山的认知和感情亦从孩提时代开始。他的外祖父是山东济宁人,在清末曾任武官,常与好友康有为同游泰山。从祖辈口中,冯骥才听到很多关于泰山的故事。这座大山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青年时代,冯骥才学习绘画时,曾到泰山去写生,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挑山工。自泰山返回家后,他就创作了一幅画——在陡直而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被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不声不响、坚韧地向上攀登。
多年来,冯骥才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不肯换掉。这幅心爱的画作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被毁。之后,冯骥才又重新画了一幅。这幅佳作曾多次在画展上亮相,很多收藏家都想得到它,更有人出十万元高价要买它,但冯骥才始终不肯出手。
这不仅因为此画和他的散文名篇紧紧相连,更因为这幅画是他的精神支柱。冯骥才正是以“挑山工”的精神,在文学这座“泰山”上,不畏艰辛地攀登,经过九曲“十八盘”,才登上了中国文学的“南天门”。
在泰安市日前举行的荣誉市民颁证仪式上,冯骥才深情地说:“《挑山工》这篇散文只不过是写出了我对泰山的感受,谈不上为泰山增添光彩。可泰山却给了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有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就是与‘挑山工’联在一起的。它已经注入我的骨髓,我要永远地将它保留。”
为了表达对泰山的深情,冯骥才把这幅珍藏多年的国画--《泰山挑山工图》献给了泰安。他说,这幅画应该属于“我的城市”。
四次登泰山
冯骥才曾经四次登泰山。每次登山,各有不同感受。“挑山工”是他第一次登泰山后的感受。第二次是在“文革”期间,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上山进香拜佛的老婆婆。那时,山间寺庙都闭门上锁,各处佛像都集中锁在山顶碧霞祠。然而这些虔诚的信徒,为了还愿,千辛万苦爬上山顶,隔门拜佛,至诚之深,令人感动。冯骥才从中得到启示:“世上最难约束的,乃是人心。”
冯骥才第三次登泰山,是在一九九二年父亲去世之后。那时,母亲终日沉浸在悲伤之中。为了让母亲振作起来,冯骥才决定趁到山东办画展之际,陪母亲去登泰山。乘汽车、坐缆车,然后搀着母亲登上了泰山极顶。到了山顶,冯骥才买了一个“登泰山,小天下”纪念章,给母亲戴在胸前,并在刻有“极顶”两个大字的巨石前为母亲照了一张像。母亲高兴极了!从泰山回来以后,母亲的精神为之一振,心情豁然开朗。冯骥才感慨万分:泰山啊,这就是你神奇魅力之所在!为此,他要追写一篇散文:《我为母亲发奖》。
第四次登泰山,就是他被授予泰安市荣誉市民之际。这次到了中天门,没再往上登就下山了。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冯骥才说,这回真正体会到了“下山难”的滋味,从中又得到新的人生感悟。他准备再写一篇散文,题目就是《下山难》。
冯骥才在总结他四次登泰山的体会时说:“我和泰山有缘,泰山给了我很多人生的启示。青年时代,是挑山工给了我巨大的激励,并贯穿我的一生。如今,我已经进入生命的秋天。我要认真‘盘点’自己,思考今后还应该做些什么。就好象下山时要重温当年上山时所赋予的勇气和胆识。”这也许就是冯骥才所说“下山难”的深刻含义吧!
入选教材
这篇散文曾获“全国优秀散文奖”,自1983年选入语文课本以来,每年有上千万的孩子读过它,并从中受到砥砺。至今累计已近2亿人。据本地旅游系统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都是通过读《挑山工》这篇散文知道泰山的。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孩子因此而到泰山来旅游,成为泰山长年不断的客源。
一篇散文在少年儿童中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冯骥才因此被泰安市实验学校聘请为少先队名誉辅导员。在受聘仪式上,冯骥才为孩子们写下四个大字:“爱我泰山”。
冯骥才,男。汉族。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现任央视《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冯骥才
本文发布于:2022-10-10 18:4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460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