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剧照一九零零年的第一天。邮轮维珍尼亚号载着熙熙攘攘的欢呼人群在纽约港靠岸。在梦想的鼓动下黑压压的人流涌下船,迎接充满可能性的美好未来。喧嚣过后,船上除了船员所剩无几。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于是偷偷跑到餐厅搜罗客人遗落下的贵重物品,结果一无所获。失望之余,他在钢琴架上发现一个漂亮的婴儿。他抱起婴儿,看见他的目光清澈,皮肤白净。Danny Boodman对这意外收获十分惊喜,于是收留了这个孩子,起名叫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丹尼 博德曼 T.D.雷蒙1900),纪念这孩子在新世纪的第一天被他收养。
善良的Danny Boodman十分疼爱小1900,教他读书,不让他受苦。但因为没有任何出生证明之类的文件,Danny Boodman害怕1900会被别人抢走,不许他离开船舱一步。
在1900八岁时,Danny Boodman死了,在懵懂的1900于生离死别前迷茫时,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美妙动人的声音,他回过头,身边一个亚洲女人告诉他,这是音乐。
几日后,1900在夜里偷偷溜进餐厅,来到白天专属乐手演奏娱乐上等乘客的钢琴前,弹起了自己即兴发挥的曲子。歌声吵醒了许多乘客,他们好奇的想去探个究竟,却都陶醉在这小家伙如天籁般的音乐中。直到音乐停下来,船长才过去对他说,“1900,这一切都违背常规。”年幼的1900任性的回答说:“该死的常规。”
几年后,成人的1900成了维珍尼亚号乐队的钢琴师,虽然他从未下过船,但是已经名声远扬。在一次暴风雨中,他巧遇了正在晕船的Max,两个人十分投缘。从此,Max成了他一生的知己。
Max十分欣赏他的音乐才华,但也同时对他固执的不肯下船登上陆地感到困惑。他希望1900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承认,名利双收,过上好的生活。但对1900而言,世人向往的生活对他而言太过遥远,无法理解,也因此根本不具备诱惑力。
即使弹琴胜过爵士乐的始祖Jelly Roll Morton,让1900名声大噪,唱片出版商希望为他录制唱片,并保证他会名利双收,他的内心依然平静,安于生活和音乐带给他的快乐。直到他遇到一个朴素而迷人的女孩。那一天他正在录制唱片,女孩顺着窗子向里看,和他四目相对,尽管女孩仅仅是在用窗户的反射照镜子,他却立刻爱上了她。随兴而发弹奏了一曲为爱情的柔情似水的曲子。(那个女子就是手风琴匠的女儿,老人走出了自己的天地,来到了美国。开立了一家鱼店。建立了属于自己新的世界。而1900却始终不能释怀。直到最后一刻。)唱片录制完成,出版商把唱片放给1900听,他没有把唱片给出版商,因为他不允许别人把音乐从他身边带走。他犹豫再三,想把唱片送给那位素不相识的女孩,却在女孩下船的时候没能如愿以偿,1900无法掩饰自己的哀伤,他失望地毁了唱片把碎片扔在垃圾桶里。(后由Max把唱片的碎片藏到了1900的钢琴中,这是1900唯一留下的音乐记录)
在女孩下船的几周后,1900十分的痛苦,他想去找她。Max的劝说和对爱情生活的憧憬打动了他,在某年的春天他最终决定下船,登上陌生的陆地。那天所有的船员都和他挥手告别,他穿着Max送给他的大衣,缓慢的走下船梯,但当他即将踏上土地时,他茫然的看着偌大的纽约市,凝视了一阵,他突然拿起礼帽抛向远方,然后回头,返回了船上。他对Max说,我再也不下船了。
直到许多年后,大战结束,早已离开维珍尼亚号的Max偶然发现破旧的维珍尼亚号就要被炸掉,他坚信1900在船上,可是1900并没有露面,直到船马上要被炸毁前,Max拿到当年的唱片独自在船上播放的时候,1900才在角落里现身。但是1900执意不肯下船,世界太广阔了,让他陌生得害怕,城市里的街道无边无际,就像有无数个键的没有尽头的钢琴一样让他感到恐惧,他宁可退出生命的舞台,给自己一个尽头。Max最终悲伤的离去,在远处目送维珍尼亚号和1900一同被炸弹粉碎。
那天他告诉那个他曾对之提起过1900的传奇故事的乐器行老板:1900死了,老板也感到惋惜,于是把Max因为窘迫卖掉的小号还给了他并对他说,一个好的故事比一个旧小号值钱。带着仅值旧小号的1900的故事,Max离开了,从此,很少再有人会记起那一生不会踏上陆地的天才钢琴师和他传奇的一生。
序号 | 曲名 | 时长 |
01 | 1900's Theme | 1:42 |
02 | 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 8:08 |
03 | The Crisis | 2:50 |
04 | The Crave | 1:50 |
05 | A Goodbye to Friends | 2:37 |
06 | Study for Three Hands | 1:03 |
07 | Playing Love | 4:30 |
08 | A Mozart Reincarnated | 2:02 |
09 | Child | 2:48 |
10 | 1900's Madness #1 | 2:18 |
11 | Danny's Blues | 2:13 |
12 | Second Crisis | 2:07 |
13 | Peacherine Rag Alexander | 2:41 |
14 | Nocturne With No Moon | 2:45 |
15 | Before the End | 1:15 |
16 | Playing Love | 3:06 |
17 | I Can and Then | 2:21 |
18 | 1900's Madness #2 | 1:51 |
19 | Silent Goodbye | 1:41 |
20 | Ships and Snow | 2:31 |
21 | Lost Boys Calling | 5:19 |
片中那位挑战1900,还大言不惭地说是他发明Jazz的那位仁兄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Jelly Roll Morton。《The Crave》本来就是他的作品。在电影里饰演Jelly Roll Morton的那位Clarence Williams III,他父亲Clarence Williams也是早期Jazz的重要人物之一。据说是第一位在谱子上使用Jazz这个字眼的人。海上钢琴师剧照
电影中的SS Virginian号在历史上确有其船,1904年出厂,1954年左右被废弃。它还与泰坦尼克号有关,据说沉船时SS Virginian号就在附近能接收到无线信号的地方。
轮船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于SS Lusitania号及其姐妹号SS Mauritania。1900弹钢琴的舞厅有着跟SS Mauritania号相似的圆形屋顶。
最后在录音合成时采用的大部分实际音响出自钢琴家缔尤特布塔。
虽然Tim Roth本来不会弹钢琴,但经过拍片前半年的魔鬼特训后应该是学会了。片子里对1900弹琴时手部的拍摄镜头充分说明了那是Tim Roth自己的手(他的手指不长)。要知道做到“形似”对初学者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本片耗资2千万美元,远远超出了当时在意大利拍片的平均水平。
饰演令1900钟情的女孩的Mélanie Thierry是一名模特,多次出现在Vogue等杂志上,出演本片时她只有16岁。
由于中途曾一度中止,剧组花了110天的时间用于拍摄。在罗马搭建了19处外景,奥德萨11处。45名演员。75名工作人员。10000名群众演员。2500套服装。弗吉尼亚号使用的是一艘165米长的俄国退役舰艇。
在乌克兰时,由于环境恶劣,语言不通,对剧本的分歧,加之两人脾气都不好,Tim与Tornatore一度只在万不得已时才同对方讲话,剧组移师罗马以后,他们的关系融洽了许多:旁观者描述他们像好朋友一样亲密。
Tim对乌克兰的印象是寒冷,街上遍布扒手和妓女;不过最让他吃惊的是,在一家小酒馆里,他看到自己己演,刚刚在美国上映的Hoodlum正在电视上放,“从画面上看,显然是盗版。”
Tim说他拍片期间一直在听爵士乐,“那让我想到我父亲,他从前一直是个爵士乐迷。”
包括纽约、南安普敦、那不勒斯等港口的外景,都是在罗马搭建而成的。
影片的配乐出自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他以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又一次掳获观众与乐迷的心。《海上钢琴师》被誉为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并众望所归地荣获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
本片在意大利公映时长达3小时。最初,它的海外放映版已被托纳多雷剪掉22分钟,但本片的海外发行商Fine Line公司,仍坚持电影应该再删改得戏剧化一些,并不顾《伯尔尼公约》关于“电影的最终剪缉权属导演”的规定,威胁说否则将不会发行此片,包括各大电影节上的放映;它们要求至少再删掉40分钟。海上钢琴师剧照
本片原定在柏林电影节参展时长度为2小时45分钟,托纳多雷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删戏,为此他错过了这届柏林影展。
Fine Line公司希望它能够参加戛纳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的主席Gilles Jacob很早即看过此片,并表示很有兴趣,但由于与导演的争执,新线公司通知他没有准备好本片供展映的最终版本,因此剧组也没有收到戛纳的邀请。
1. Medusa Produzione | 2. Sciarlò |
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意大利 | 1998年10月28日 | 波兰 | 1998年12月 | 美国 | 1998年12月25日 |
瑞士 | 1999年8月14日 | 加拿大 | 1999年9月3日 | 德国 | 1999年9月12日 |
日本 | 1999年11月2日 | 荷兰 | 1999年12月2日 | 英国 | 1999年12月17日 |
以色列 | 1999年12月30日 | 希腊 | 1999年12月31日 | 比利时 | 2000年1月12日 |
法国 | 2000年1月12日 | 墨西哥 | 2000年1月21日 | 西班牙 | 2000年2月25日 |
葡萄牙 | 2000年3月17日 | 香港 | 2000年5月25日 | 澳大利亚 | 2000年6月1日 |
年份 | 奖项 | 类型 | 接受方 | 结果 |
1999年 | 欧洲电影奖 | 最佳摄影 | 获奖 | |
1999年 | 意大利金球奖 | 最佳编剧 | 获奖 | |
1999年 | 波兰金蛙奖 | 最佳摄影 | 拉乔斯·科泰 | 提名 |
1999年 | 意大利大卫奖 | 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制作设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 | 吉赛贝·托纳多雷拉乔斯·科泰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毛里齐奥·米兰诺提 | 获奖 |
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剪辑 | 《海上钢琴师》吉赛贝·托纳多雷马西莫· | 提名 | ||
1999年 | 桑尼奥电影节 | 最佳影片最佳服装设计 | 《海上钢琴师》毛里齐奥·米兰诺提 | 获奖 |
1999年 | 意大利银丝带奖 | 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制作设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制作人 | 吉赛贝·托纳多雷吉赛贝·托纳多雷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毛里齐奥·米兰诺提梅杜莎·普罗达尼 | 获奖 |
2000年 | 美国金球奖 | 最佳配乐 | 埃尼奥·莫里康内 | 获奖 |
2000年 | 德国艺术院电影公会 | 最佳外语片 | 《海上钢琴师》 | 获奖 |
2000年 | 卫星奖 | 最佳配乐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制作设计 | 埃尼奥·莫里康内布鲁诺·塞萨里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 | 提名 |
2014年 | 北京国际电影节 | 国外展映单元 | 吉赛贝·托纳多雷 | 提名 |
海上钢琴师剧照新浪评:《海上钢琴师》的情节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着一浪。在狂风暴雨中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满船的人,这些只不过是大师的铺垫罢了。自称“爵士乐祖师”的杰利上船与1900比赛钢琴,激动人心的程度简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枪战相媲美。
网易娱乐评:《海上钢琴师》的精神内核无疑是纯真与自由:天赋秉异的1900就是这样的象征,他放荡不羁、不为世俗所动,只因演奏是他毕生所爱,他不必下船只要一直沉浸在音乐中就得到了最纯粹的快乐。该片就是献给那些始终向往单纯、远离喧嚣的人。纯真是他们固有的属性,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
本文发布于:2022-10-10 09:39: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423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