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有两种版本,可因个人需求与喜好来进行选择,
第一章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000千米,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从北到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简记为韩日菲马文印尼。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其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壮族。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减少,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19、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
20、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1、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2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3、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4、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5、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26、开以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7、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8、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29、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0、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31、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32、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 气候区。
34、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 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 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是雨热同期,但是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桃花峪。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9、黄河在流经中游 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 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宜宾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第三章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 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 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第四章
69、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70、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71、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西藏自治区也有铁路线。
7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73、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 运送。
74、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 运送。
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主业。
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8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两大生产区。
8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8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三大棉区。
8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8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8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 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
86、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 类主业为“龙头”产业。
8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辽阔的疆域:(P2-5)
★ 重要图片:P3中国的疆域四至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约135E)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约73E)【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琼州海峡
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岛屿:台湾岛、海南岛 两大内海:
渤海、琼州海峡 陆地相邻的国家14个(图课本7页)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 人口最多的是:印度 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中国的行政区划:(P6-9)
★ 重要图片:P7中国的行政区划图 P8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省会)表
1、“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
2、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3、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用本省的河湖或山名 皖(安徽的皖山)、湘(湖南的湘江)、赣(江西赣江)简称用本身的历史名称 晋(山西)、冀(河北)、鲁(山东)、豫(河南)、蜀(四川)黔(贵州)、鄂(湖北)、粤(广东)一省有两个简称 川或蜀(四川)、云或滇(云南)、甘或陇(甘肃)、贵或黔(贵州)、陕或秦(陕西)
中国的人口:(P10-14)
★ 重要图片:P10各省人口数量。
2008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21.2%,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以人口地理分布界线黑河—腾冲为界,东部多西部少;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5【东部人口密集的原因分析】:东部地形较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气候湿润,河湖众多,经济方面东部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便利。
中国的民族:(P15-18)
★ 重要图片:P16中国民族分布图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主要有傣族、黎族、纳西族、白族。分布最广泛的是回族,西藏、青海主要是藏族,广西主要是壮族,宁夏主要是回族。内蒙古主要是蒙古族。新疆主要是维吾尔族。东北地区主要是满族。我们湖南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
4、少数民族的乐器和风俗节日,见教材P17-18页。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
中国的地形:(P20-27)图片
★重要图片:P21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P23中国地形分布图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
①、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②、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和分界山脉:主 要 地 形 区 分 界 山 脉
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最大咸水湖)
第二级阶梯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三级阶梯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近海大陆架 洞庭湖、鄱阳湖(最大淡水湖)、太湖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国的气候:(P28-41)
★重要图片:P31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P33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P34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原因: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纬度因素),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
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P36图2——22)
4、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降水类型:锋面雨,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是导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河流:(P42-52)
★重要图片:P42中国主要河流湖泊分布 P46长江水系图 P49黄河水系图
流域区域 分界线 占全国总面积 主要大河外流区域 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内流区域 1/3 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塔里木河项目 长江 黄河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曲发源地 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巴颜喀拉山注入的海洋 东海 渤海长度 6300千米 5464千米(呈巨大“几”字型)
流经的省区 青 藏 川 云 渝 鄂 湘 赣 皖 苏 沪 青 川 甘 宁 内蒙古 晋 陕 豫 鲁
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最长的支流)、乌江、湘江、赣江 汾河、渭河、湟水、洮河
上中下游的分界 上中界:宜昌(湖北)中下界:湖口(江西)河 口(内蒙古)旧孟津(河南)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是黄河。【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原因】:这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是自然原因:黄河中游及支流流经的黄土高原地面光秃裸露、斜坡多,土质结构疏松,多孔隙和直立方向的裂隙,易被水侵蚀,且夏季多暴雨,对地表冲刷力大。
二是人为因素:人类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的植被严重破坏。
自然资源概况:(P54-58)
★重要图片:P55中国主要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图 P56中国主要煤矿、金属矿产分布图北方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能源矿产基地,
主要的油田:黑龙江大庆油田、山东胜利油田
主要的煤矿:山西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区。
我国南方多有色金属:江西大余的钨矿,湖南冷水江的锑矿,湖南冷水口山的铅锌矿,江西德兴的铜矿。
太阳辐射量最少地区是四川盆地(原因:位于盆地内,水汽不易散开,多阴雨、雨雾,晴天少),太阳辐射量最多地区是青藏高原(原因:高原海拔高,云层少,空气稀薄,透明度好,拉萨被称为“日光城”),【论太阳能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太阳能和其它传统能源相比,主要是她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利用成本低,无污染,局限性是受天气影响,能量不稳定,且地区分布有差异。
中国的土地资源:(P59-64)
★重要图片:P61中国土地资源的构成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我国面积居世界第三,“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是一个少林地的国家。
3、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4、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植被自东向西的变化: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大:
①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
②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③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④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
中国的水资源:(P66-70)
★重要图片:P69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P70我国主要水电站分布图
1、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 东半球、北半球;
大洲、大洋位置:我国位于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 北温带,少数在 热带,没有 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 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 俄罗斯和 加拿大,居世界 第三位。
3、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 20000多千米,陆上邻国 14个;大陆海岸线从 18000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 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6、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渤海近岸);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东海)。
7、我国领土东西相距 5000千米,南北相距 5500千米。
8、我国领土的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县以北的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端:海南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9、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 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 首都。
名称 | 简称 | 行政中心 | 名称 | 简称 | 行政中心 | 名称 | 简称 | 行政中心 |
北京、天津 | 京、津 | 北京、天津 | 河北 | 冀 | 石家庄 | 山西 | 晋 | 太原 |
上海 | 沪 | 上海市 | 河南 | 豫 | 郑州 | 陕西 | 陕、秦 | 西安 |
重庆 | 渝 | 重庆市 | 湖北 | 鄂 | 武汉 | 甘肃 | 甘、陇 | 兰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蒙 | 呼和浩特 | 湖南 | 湘 | 长沙 | 青海 | 青 | 西宁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新 | 乌鲁木齐 | 山东 | 鲁 | 济南 | 四川 | 川、蜀 | 成都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宁 | 银川 | 江苏 | 苏 | 南京 | 云南 | 云、滇 | 昆明 |
西藏自治区 | 藏 | 拉萨 | 浙江 | 浙 | 杭州 | 贵州 | 贵、黔 | 贵阳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 | 南宁 | 福建 | 闽 | 福州 | 香港 | 港 | 香港 |
黑龙江 | 黑 | 哈尔滨 | 广东 | 粤 | 广州 | 澳门 | 澳 | 澳门 |
吉林 | 吉 | 长春 | 安徽 | 皖 | 合肥 | 台湾 | 台 | 台湾 |
辽宁 | 辽 | 沈阳 | 江西 | 赣 | 南昌 |
11、我国 纬度位置最高的省:黑龙江省;最早看见日出的省:黑龙江省;
跨纬度最多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多的省: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省区是: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13、黄河、长江都发源于 青藏高原,都流经 青海、四川。
1、我国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约为 12.95亿。
2、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每年新增人口 1200万左右。
3、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同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4、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
5、我国人口分布 东多西少。我国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 3倍多。
6、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黑龙江的黑河到 云南的腾冲。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国共有 56个民族。 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2、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西南、西北、东北。
3、我国各民族总的分布特点是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藏族---西藏自治区,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山族—台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1、中国的 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 阶梯状分布。
2、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3、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第一级阶梯:u003e4000米,高原、盆地;
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
第三级阶梯:u003c500米,平原、丘陵;
5、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 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影响:
(1)、地势西高东低 使我国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方向的交通;
(2)、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潮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3)、地势西高东低、呈 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
6、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7、我国主要的山脉:
东西走向:最北---天山—阴山;中间--昆仑山—秦岭;最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最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间—长白山—武夷山
最东—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南北走向:横断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米。
8、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青藏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多梯田。
9、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 1/3;一般把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 2/3。
10、山区的优点: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
中草药和动植物资源丰富;高山草地可以放牧;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山区的缺点: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坡度大,不易耕种。
11、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所以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
冬季风 | 夏季风 | |
来源 | 蒙古西伯利亚 | 太平洋印度洋 |
风向 | 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
性质影响 | 寒冷干燥 | 高温多雨 |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 很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纬度因素,而 冬季风则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严寒。
2、 1月0C等温线大致沿 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u003c 0C,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u003e 0C。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C等温线;(2)、800MM等降水量线;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4)、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
3、中国 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52.3 C).
4、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 普遍高温。
5、夏季,中国气温 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其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
6、中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的 吐鲁番(49.6 C).
7、我国 从北向南可以划分为 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 独特的高原气候区。(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
8、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9、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 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的 托克逊。
10、根据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4类干湿地区。
11、东部—耕作业;西北—畜牧业;北方—旱地农业;南方—水田农业。
12、我国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
14、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是 雨热同期,但是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霜冻、水旱灾害等。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1、内流河:没有流向海洋→内流区(1/3);河水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外流河:流向海洋→外流区(2/3);河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2、长江—我国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最长;
黄河--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京杭运河—我国最长的人工运河;
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到北冰洋的河流;
黑龙江—冰期最长;
珠江---汛期最长,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
青海湖—最大咸水湖;
鄱阳湖---最大淡水湖。
3、黄河发源于 巴颜喀拉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注入 渤海。
4、宁夏平原和 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
5、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 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桃花峪。
6、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7、黄河在流经 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 黄土高原(造林、种草、绿化大地)。
9、长江发源于 唐古拉山,注入 东海,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10、长江上中游的分界是 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 湖口。
11、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河段,宜宾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12、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 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 裁弯取直。
13、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多的原因是:
(1)、长江流经地区 降水丰沛,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
(2)、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3)、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14、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防洪。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 保护和 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 珍惜和 节约使用。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 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2、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 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 不尽合理,主要是 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 人与 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3、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 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 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区。林地主要分布在 山地,有 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最大的原始森林。西南林区—树种最多。东南林区—人工林区。
4、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5、土地利用中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 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占2.5%
2、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江河湖泊水和 浅层地下水。
3、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4、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是 兴建水库;
5、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 南多 北少,特别是 华北和 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6、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 华北、西北地区。
7、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
2、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3、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 航空运送。
4、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 公路运送。
5、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 铁路和水路运送。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的生产部门有 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
3、林业集中分布在 东北、西南和东南。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
4、粮食作物--南稻北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 棉花生产—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产棉区
地区 | 耕地类型 | 熟制 | 主要农作物 |
秦岭—淮河以 | 旱地 | 1年1熟或2年3熟 | 小麦、棉花、花生、 |
秦岭—淮河以 | 水田 | 1年2-3熟 | 水稻、棉花、油菜、 |
5、我国四大牧区的比较
内蒙古牧区 | 新疆牧区 | 青海牧区 | 西藏牧区 | |
优良畜种 | 细毛羊 | 牦牛 |
6、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
7、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建设方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创汇农业;
中部地区—农产品基地;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
(1)、京广、京沪、哈大---- 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辽中南—重工业为主;
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为主。
湖南教育出版社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 北温带,小部分在 热带,没有 寒带。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2)海陆兼备
●我国领土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 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 13亿。
●我国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 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中部和 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西北、西南。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地势特征: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阶梯的分界线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在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 高原气候区.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干湿区:湿润区 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植被: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农业类型:种植业(水田农业)种植业(旱地农业)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 地势上青藏高原海拔高因素。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 海陆位置和 夏季风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原因是受 海陆位置、夏季风的影响。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 纬度因素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斜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原因是 降水量不同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原因是 气候复杂多样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原因是 气候复杂多样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原因是 气候复杂多样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原因是 气候复杂多样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原因是 气温、降水;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水旱灾害)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三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嘉陵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游)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地上河产生灾害的原因:气候趋于干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治理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半干旱区、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 ●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③包兰线 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 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焦柳线(焦作—柳州);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徐州:(陇海线)、(京沪线)。郑州:(陇海线)、(京广线)。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9、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东、西部差异:西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部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一年几熟)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图4.16填充图册P32五)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 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杂居,小聚居)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本文发布于:2022-10-10 07:0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411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