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桂林 一九六三年二月 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洞穴幽且深,处处呈奇观。桂林此三绝①,足供一生看。春花娇且媚,夏洪波更宽。冬雪山如画,秋桂馨而丹。四时景物殊,气象真万千。阴晴和雨雾,着色更鲜妍。大野青不断,入窗秀可餐②。久看欲舍去,舍去又来探。佳景最留人,景亦待人勘。愧我诗笔弱,难状百二三。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西哈努克亲王为我言,曾游世界诸名胜,无一可与桂林相比肩。我言八十六洞齐开放,千崖万壑供追攀。但愿世界人士齐来游,欣赏桂林风景名胜之尖端。
①三绝:指上文所说的青山、绿水、幽洞。
②入窗秀可餐: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中有: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极言妇女容色之美。也形容山川极为秀丽。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引李质《艮岳赋》:森峨峨之太华,若秀色之可餐。作者这里正是运用这个意思,形容景色极为秀丽。
桂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1963年2月,陈毅陪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游桂林。佳山丽水,奇石幽岩,景象万千的桂林使西哈努克亲王惊叹不已,也使作者诗兴大发。西哈努克亲王说他游过世界的诸多名胜,还没有见到可与桂林相比美的。这使作者受到触动,想到桂林水应该向各国人民开放,这样既能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又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利益。美丽的山水和这激动人心的想法,共同促动着作者写了《游桂林》这优美的诗章。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阳朔和桂林同为广西的风景点,二者以漓江相连。游了桂林游阳朔,于是作者又写了《游阳朔》这一热情洋溢的诗篇。阳朔风景区属于桂林风景区的一部分,有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誉。本篇就是描述了阳朔山水的特色。作者的纪游诗大都写得景美语美,但作者并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总是在景中寄寓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情,并表现一种雄阔而壮观的理想。《游桂林》就是一个生动的体现。
《游桂林》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章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桂林的青山秀水、幽洞奇岩、森罗万千的景象做了全方位的再现。清词丽语谐和着明山秀水,给我们极强的美的享受。
全诗大致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开篇到桂林此三绝,足供一生看。这里主要是写青山、绿水、幽洞桂林的三大奇观。作者以青罗带比水,以碧玉簪喻山,把奇峰秀拔、绿水萦回、洞穴幽深的桂林作了极为简括又颇传神韵的描画;足供一生看一句又把惊叹之情寓于其中,情景交融。开篇之始,就显示出了作者用笔精湛,流走洒脱。接下去,一直到四时景物殊,气象真万千,为第二层。在这里,作者开始转换角度,极尽笔墨,描写了春夏秋冬,四时殊异的景物。但作者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抓住各个季节最富有的特色的景物进行铺写。春花娇且媚,夏洪波更宽。冬雪山如画,秋桂馨而丹。春天到来,百花盛开,争奇斗妍;夏季涨洪,波面辽阔,水光接天;冬天降雪时琼山如画;每到秋天来临,以桂树得名的桂林,无边无际的桂海翠干缀金、天香云外,又蔚为景观了。四时轮回,真乃景象万千。但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似驾轻车就熟路,很轻易地就引导读者周游一遭。接下来。作者又开始转换视点,一直到佳景最留人,景亦待人勘,整个第三层,主要是写阴晴雨雾下的桂林同样秀色可餐,佳景留人。阴雨和雾才天时,云丝雾缕使迷蒙的山色绵软柔和;晴日朗空,则远野含青,鲜润无比;雨过天晴时,更显娇翠欲滴。阴晴和雨雾,着色更鲜妍。大野青不断,入窗秀可餐。真真是波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了。
如果说那秀丽无比的景色,让人有了秀色可餐的感觉时,已是按捺不住激动的情怀,那久看欲舍去,舍去又来探的反反复复,则是表明人们已经完全被美丽的景色所征服,沉醉其中,留连忘返了。由此,作者已经开始了从直接写景到直接抒情的转换。佳景最留人,景亦待人勘。显然是人的热情外射于景,才使人的难舍难去好象是因为景色的执意挽留了。景的召唤、景的等待,作者情动于中,随着景的人格化,化美为媚,把景色之诱人,游人之留连都表现得出神入化。
以上三层,直接写景还是直接抒情,总归都是正面描写和直接渲染,但桂林的山山水水,都美不胜收,从正面切入,虽极尽描摹,也让作者深感不胜笔力了。但当作者说出:愧我诗笔弱,难状百二三时,已经开始了巧妙地侧面烘托。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一句,似让一切赞美都在不言之中了。仙山丽水,奇石幽岩,桂花飘香,青野不断,空蒙烟雨,水月洞天,这一切都恍若仙境,难怪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了。作者从侧面描写,把景之美人之恋表现得逸韵无尽。以上为第四层。写到这里,作者为美景所陶醉,显然一发而不可收。一直到最后,整个第五层,都采用一种放纵不羁的诗体,汪洋恣肆的语言,抒说自己的欢畅与豪迈,表达一种实现世界大同的动人理想。在这里,作者用西哈努克亲王的话,进一步从侧面说明桂林凝秀独出,可谓天下绝胜。这时,作者无法按捺自己的自豪与激动,或者说无法忍受对这名胜风景的独享,任情所之,兴会淋漓,表达了要把这天下绝胜向世界各国人民开放的渴望。这里有叙事有抒情,句式长短不一,一反前面的规整,大有奔突不羁之势,从而也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得淋漓酣畅。
这首诗,不断打破语言在时间中的单向延展,视点游移,角度转换,跨越现实时空的限制,运用一种散点透视的办法,把桂林风光作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再现。青山、绿水、幽洞、春花、夏洪、冬雪、秋桂,以及各具风骚的阴、晴、雨、雾,作者像组接电影镜头似的,在很短时间内做了空间性的展现。由于作者总是抓住最富有特色之处加以突出,而不是肆意铺展,使得每一点都得到了强化,每一处都象是特写镜头,在语流时限的缩短中,所写之处似乎被同时置入前景,这就大大增强了写景状物诗的空间效果。诗画结合,写情写意,情景交融。清词丽语若行云流水,谐和着明山秀水,高标独秀。情文并发,景象生辉,再加上激动人心的理想,使得《游桂林》这首诗给读者的审美愉悦难达于辞了。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在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该校党支部书记。1924年至1926年曾任北京学生总会的党团书记、中国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组织部长、中共北方区委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兼中共北京地委国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等职。1926年3月参加和领导了北京群众抗议八国通牒的斗争。同年被派回四川万县工作。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1月,参与朱德领导的湘南暴动,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同年4月,率部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先后任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书记。1929年至1934年历任红四军前委书记、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赣西特委书记、江西军区总指挥等职。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中央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代理军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建国后任上海市市长、华东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为中共第七、第八、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本文发布于:2022-10-10 04:11: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405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