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物

更新时间:2022-10-10 03:12:48 阅读: 评论:0

史料记载

“磨喝乐”一般为泥娃娃,宫廷中也有用象牙、香木制造的,受到妇女的喜爱,大约与向神乞求生子有关。笔砚、针线,则为男女幼童乞巧之物。当时,街市上均有出售,以供居民度节。北宋时的东京(开封)、南宋时的临安(杭州),由于经济的繁荣,人民的文化生活发达,在七夕期间,均极一时之盛。明、清时之节物,大体承袭宋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妇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值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又以黄蜡铸为袅雁、鸳鸯、龟鱼之类,彩画金镂,谓之‘水上浮’。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栗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宋周密《武林旧事。乞巧》:“七夕节物,多尚果食、茜鸡。及泥孩儿号摩喉罗,有极精巧,饰以金珠者,其直不赀。并以蜡印袅雁水禽之类,浮之水上......七夕前,修内司例进摩喉罗十卓,每卓三十枚,大者至高三尺,或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悉用镂金珠翠。衣帽、金钱、钗镯、佩环、真珠、头须及手中所执戏具,皆七宝为之,各护以五色蒌金纱橱。”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六“磨喝乐,南人目为巧儿。今行在中瓦子后市街众安桥,卖磨喝乐最为旺盛,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据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引《阿弥陀经疏》一磨喝乐(摩喉罗)当作罗喉罗,为佛所生子,佛出家六岁,罗喉罗乃生。宋代民间七夕所制磨喝乐,乃受佛经故事的影响而创造的形象。

七夕礼物之巧果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巧果的做法

一、

(1)取3张馄饨皮对半切开,成为两叠,各叠再从中切一刀,两端保留不必切断,再将一端从割开洞中穿出,使其卷成麻花条状;

(2)起油锅,用中火将作好的巧果放入炸至金黄色,捞出沥乾备用;

(3)另起一只锅,将糖。水与麦芽糖放入,以小火煮至浓稠状,再将炸好的巧果放入拌炒均匀,起锅後,稍凉再撒上芝麻即可;

二、

1.将面粉倒在案板上,中间挖个窝,放入老豆腐、清水100克、白糖、花生油100克、黑芝麻拌匀成面团,盖上布静饧。然后擀成如纸薄的皮子,再撒上些干面粉,切成长5厘米、宽1.6 厘米的长条,抖散后即成巧果生坯。

2.锅内加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放人巧果生坯,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沥油即成。

此外,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哦!

1.面团要揉匀饧透,揉至表面光滑不粘手为宜;

2.面皮要擀得厚薄均匀,切条要粗细均匀;

3.油炸时火不宜太旺,以免焦煳。

巧果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于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会做一种精致的小点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织女能在天上相见。当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诚心所感动,将此事汇报到了天庭。玉帝碍于天规无法赦免牛郎织女,但是非常感谢小巧的心意,于是令月老牵线,促成小巧的美满姻缘。

此后,小巧和意中人厮守一生,夫妻不离不弃,和和美美,受到众人羡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学习,在每年的七夕制作性状各异的小点心,祈求姻缘美满,幸福一生,这种点心也被称为“巧果”,流传至今。

本文发布于:2022-10-10 03:1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404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七夕节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