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生物定性研究后便进入到定量研究,为超声医疗奠定基础,同时为安全诊断的剂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产生超声生物效应的物理机制有三种:热机制、机械机制、空化机制。
超声在生物组织中传播过程中,部分声能被生物组织吸收,转换为热能。
作用:热疗。
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生物组织将受到压力的作用,并产生速度和加速度方面的变化。
作用:
1)物质振动(按摩作用)。
2)容积变化(细胞浆流动,细胞质颗粒振荡、旋转)。
3)刺激细胞膜的弥散过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促进新陈代谢。
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会促发生物组织内的物理化学变化。
分类:
1)弥散作用: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促进物质交换。
2)触变作用: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可软化肌肉、肌腱,用于关节炎的治疗等。
3)空化作用:气体或充气空隙的形成、发展和波动。
应用要求:较低频率;较高超声强度。
4)化学作用:主要有聚合和解聚作用,以及与炎症、修复过程有关的细胞、分子机制。
5)声流效应:发生在超声场中的宏观和微观稳定的液体涡流称为声流.超声波可以通过声流作用来促进对流传输过程,如:可促使细胞膜的可逆渗透和物质传输,从而有利于菌体细胞的生长和底物转化,但如果强度过大,则会对生物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
本文发布于:2022-10-10 00:5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400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