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汉字释义

更新时间:2022-10-09 19:50:37 阅读: 评论:0

字源演变

“颂”字始见于金文,原本作“頌”,演变过程如下图:颂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译例词例句
sòng名词容貌,仪容looks颂,貌也。——《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容”
 占兆之词divination其颂皆千有二百。——《周礼·大卜》
a ction in The Book of Songs (《诗经》) consisting of sacrificial songs
与风、雅、赋、比、兴合称六义。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之一,即收集在《周颂》、《鲁颂》、《商颂》中的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
文体之一,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eulogy;ode
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诗行的长短不一和诗节形式的复杂为标志。
动词歌颂eulogize;extol;laud;prai颂椒;颂古从天而颂之,孰与
祝颂extend good wishes顺颂时安;并颂俪祉
通“诵”。朗读read loudly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否?——《孟子·万章下》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颂”字头,请参考“頌”字。)

【广韵】【集韵】【韵会】馀封切,音容。【说文】貌也。【前汉·儒林传】鲁徐生善爲颂。

又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颂礼甚严。【注】与容同。

又从颂,与从容同。【史记·鲁仲连传】世以鲍焦爲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注】音从容。

又【前汉·法志】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当鞠繫者颂繫之。【注】谓宽容之,不桎梏也。

又公也。【前汉·吴王濞传】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颂共禁不与。【注】颂,犹公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似用切,音诵。【正韵】称述也。【释名】称颂成功谓之颂。

又颂,容也。叙说其成功之形容也。【韵会】徐曰:此容仪字。歌诵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颂。后人因而乱之,以此爲歌颂字。【礼·少仪】颂而无讇。【注】颂谓将顺其美。

又磬名。【仪礼·大射仪】西阶之西颂磬。【注】言成功曰颂。西爲隂中,万物之所成,是以西方钟磬谓之颂。

又琴名。【左传·襄二年】使择美檟,以自爲榇与颂琴。

又占兆之词。【周礼·春官·大卜】其颂,皆千有二百。【注】颂谓繇也。

又姓。

又【韵补】叶牆容切,音从。【扬雄·河东赋】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殷冥及祝融。敦衆神使式兮,奋六经以摅颂。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颂”字头,请参考“頌”字:)

皃也。从页公声。籒文。余封切。又,似用切

说文解字注

皃也。皃下曰。颂仪也。与此爲转注。不曰颂也而曰颂仪也者、其义小别也。于此同之。于彼别之也。古作颂皃。今作容皃。古今字之异也。容者、盛也。与颂义别。六诗、一曰颂。周礼注云。颂之言诵也、容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诗諩曰。颂之言容。天子之德。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无不覆焘。无不持载。此之谓容。于是和乐兴焉。颂声乃作。此皆以容受释颂。似颂爲容之假借字矣。而毛诗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此与郑义无异而相成。郑谓德能包容故作颂。序谓颂以形容其德。但以形容释颂而不作形颂。则知假容爲颂其来已久。以颂字专系之六诗。而颂之本义废矣。汉书曰徐生善爲颂、曰颂礼甚严、其本义也。曰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繫、此假颂爲宽容字也。从公声。余封切。又似用切。九部。按古衹余封一切。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方言集汇

国际音标 suŋ˥˧粤语 zung6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
广韵次浊余封切/似用切0juoŋ
全浊似用切/余封切zjuoŋ
集韵次浊余封切0ioŋ
全浊似用切zioŋ
韵略似用切
增韵余封切
似用切
中原去声东锺全清siuŋ
中州去声东锺词综切
洪武次浊以中切oyuŋ
全浊似用切zyuŋ
参考资料:

用法搭配

相关组词

颂词、颂扬、颂歌、传颂、称颂、祝颂、颂仪、颂椒、谀颂、颂言

相关成语

颂德歌功、颂声载道、家传户颂

本文发布于:2022-10-09 19:50: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382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