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龙舟节

更新时间:2022-10-09 14:32:08 阅读: 评论:0

关于龙舟节传说

苗族人民传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在遥远的过去。江河边住着一个名叫保的苗家渔民,他有一独子名叫九保。一天,他带着独子下河打鱼,突然阴霆遮天,狂风大作,江河巨浪拍天,从深潭中跃出一条恶龙把九保拖进龙洞,保悲痛万分,于是潜水人洞寻找。见龙已把他儿子杀死,并把尸体当作枕头酣然入睡了。保愤怒已极,决心为子报仇。他上岸拿了火镰,火草再次潜入龙洞,趁恶龙酣睡时放火将龙烧死。龙洞的烟雾弥漫整个地区。此时,大雨滂浓,一连九天九夜天昏地暗,大家很是发愁。当时有一个妇女带着孩子摸黑到江边濯衣。天真的孩子将她妈妈的捶衣棒在水里划上划下地嬉戏着,嘴里念叨着:”‘咚咚多!咚咚多!”谁知他这一喊,天上顿时云消雾散。东方万道霞光,一轮鲜红的太阳高高地升起来了,大家高兴得欢呼省跃。随后,人们看到被烧死的恶龙飘浮在水面,便先后赶到江边分龙肉。胜秉寨最早发现,分得龙头(也有说龙头先分给不畏龙威、杀死恶龙的保),施洞去晚一步,分到了龙尾,杨家寨也去得较晚,只分得龙肠子。因此,杨家寨的龙舟均涂以深绿色,算是青龙。当人们把龙肉分走之后,那恶龙便托梦对大家说:“我丧了老人的独子、我已赔了生命。但愿你们老少行好,用杉树仿照我身躯,在清水江、小江河一带划上几天,就象我活着时一样在江河嬉游,我就能兴云作雨,保你们五谷丰登。”这个梦传开后,人们议论纷纷,都说龙被降服了,仿它制作来划,能得雨水,保住丰收,二者得兼有何不可?起初,他们做几只船试划,果然遇有大雨,于是各寨都做起龙船来了。人们商定在农历五月初五初六……。这时正值农事大咫忙季节,妨碍生产,于是各寨又互相协商,除胜平、平挑按五月初五划船外,平寨改为农历五月二十四日,塘龙二十五,榕山十六,施洞定为“分龙”的二十六日。后来,龙舟节活动便按这样次序传世于今。

节日

锣手由一个十来岁的男童男扮女装充当,一般头戴银头带,颈戴银项圈,腰系缀有银泡花的彩带,衣着华丽,坐于龙颈和龙舟的连接处,面向鼓头,伴和着鼓点敲击铜锣。

龙船上的水手共为38名,他们都是寨上优秀的男子,威武剽悍。内中一名立于龙劲上撑蒿,另一名则放铳助威,还有5名水手立于母船般尾撑蒿,由最后一名水手把舵,其余水手各持1.5米的长浆,分列两侧。他们身穿紫青色土布襟短衫布裤,腰扎银扣腰带,头戴绣边马尾斗笠,笠沿上插着三片银凤羽,英武雄壮。

龙船下水时,要“祭龙”,全寨各家向鼓头、锣手、水手敬酒,然后开往沿江各寨,接受村民祝贺,以求龙赐福于村寨。祝贺礼按与鼓头村寨亲疏远近关系,分别奉献猪、羊、鸭、鹅等。有的把礼品放在船上,有的挂在船头。

龙舟节这天,清水江边人山人海。苗族姑娘穿着节日的盛装,云集在岸边,观看龙舟竞渡。时到中午,三声号炮一响,几十只披红挂彩的龙船在吆喝声中破浪前进。锣鼓声、鞭炮声、呼啸助威声此起彼伏,把整个节日推向高潮。胜利者最后可得一面锦旗。

比赛结束后,还要赛马、斗牛,斗雀。青年男女要对歌、游方、踩鼓等,活动一直进行到深夜。

苗家的龙舟节有自己的来龙去脉,相传古时候,清水江上有一条兴风作浪的恶龙,一天吞噬了渔翁故亚老爹的十岁儿子,故亚怒火万丈,火烧龙宫,一时天昏天暗,九天九夜才重见天日,恶龙被烧死了,故亚为清水江除了大害,方圆几百里的乡亲来庆贺,分享龙肉:上水的平寨分得龙头,中水的塘龙寨分得龙身,下水支流的老屯寨分得龙尾,中水的施洞寨来晚了,分得龙心肝肺。因此龙舟节的第一天在平寨河段,第二天在龙塘寨河段,第三天在老屯寨河段,第四天才到回河段中心的施洞口。

本文发布于:2022-10-09 14:3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361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