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老北京市井风情和民俗曲艺表演于一体的首届“南锣鼓巷胡同文化节”在北京东城区举办。文化节上演奏民俗器乐、抖空竹、踢花毽、书法绘画展现着居民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四合院沙盘模型展、胡同摄影展、文化讲座、胡同游带着游人漫步在历史沧桑之中;而粘毛猴、捏面人等老北京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再现出南锣鼓巷昔日商贾云集的繁华盛景。
南锣鼓巷胡同文化节文化节遵循“传承民俗创和谐”的主旨,通过在南锣鼓巷内划分出民间演奏区、民间体育表演区、民俗小吃街等14个板块,集中展现了民俗文化的异彩纷呈,胡同文化的历史传承以及社区居民的文明风采。整个文化节里民间工艺现场制作板块最聚人气,只见老北京艺人现场展示着捏面人、粘毛猴等民族传统手工艺绝活,并在其中不时传来老北京叫卖、数来宝等现今近乎绝迹的民间艺术表演。与此同时,胡同摄影展使人领略“瞬间的艺术”,抖空竹和踢花毽玩出的“花活儿”赢得阵阵掌声,书画家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小巷人家的悠远至美,而面茶、灌肠等风味小吃更是使游人大快朵颐。
为有效保护南锣鼓巷历史风貌,增加旅游经济的文化内涵,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东城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南锣鼓巷文化街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市政道路改造、拆除违法建设、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环境综合整治、制定保护与发展规划和加强业态管理,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六项主要工作。
南锣鼓巷胡同节1、为以文化艺术、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旅游、休闲娱乐为主导的南锣鼓巷文化创意产业链提供集中展示与交流合作的综合平台;
2、贯彻落实党中央书记处重要指示精神和今年全国“两会”精神,逐步将南锣鼓巷打造为北京青年创意人才的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北京市青年创意人才提供集中作品展示、成果汇报、产品交易的舞台,全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3、紧扣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题,以创意之形,创新之态,引领年轻的力量,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致敬;
4、以“北京元素”为核心,创新传承、创意未来,向全世界集中展示南锣鼓巷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与辉煌。
集老北京市井风情和创意文化于一体的第三届“南锣鼓巷胡同节暨创意市集”活动24日在北京南锣鼓巷拉开序幕后,生意火爆。为期三天的“南锣鼓巷胡同文化节”以“迎亚欧峰会、展南锣风采”为主题,突出亚欧文化特色,体现合作共赢的精神。现场展示从全国征集的百多位设计人精心构思的文化创意产品,并举办了“发现最佳人居社区”、南锣鼓巷形象标识等评选活动,让中外游客在充分感受胡同风情的同时,进一步体验文化创意带来的无限乐趣。
南锣鼓巷胡同节本次活动主打“京韵”“变迁”牌,20余位东城区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将齐聚古巷,向游客们展示老北京叫卖、传统婚典风俗表演等技艺以及其中包含的老北京传统文化。在彰显京味文化的同时,经历了700余年风雨的古巷还将通过图片展,讲述它昨天的故事。
活动期间,80位从全国各地招募的创意达人也在胡同里“安营扎寨”,用各色创意产品和涂鸦扮靓胡同节。市民们在品评胡同风情的同时,还能逛逛创意集市,淘换一些自己中意的小物件。
南锣鼓巷街区是北京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好,资源最丰富,品级最高的四合院保护区。
南锣鼓巷位于交道口街道西部中央,鼓楼东南侧,什刹海风景区以东,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地安门东大街,全长约786米。南锣鼓巷与元大都同期建成,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持着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规划格局,巷内东、西两侧各有8条胡同平行相对,整体呈“鱼骨架”型,胡同肌理独具特色。在我市四合院胡同保护区中,具有传统格局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平房居民集中等特点。1993年被北京市划入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是北京市可考历史最久、最典型的传统居民区,文化底蕴十分浓厚。
南锣鼓巷地区历史文物资源丰富,数量较多,分布较为集中,该地区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可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加之周边地区的景点:钟楼、国子监、孔庙、雍和宫、北海、景山、什刹海等,形成较大范围的旅游风景区。本地域内的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级高,是老北京胡同旅游的必选之地。
本文发布于:2022-10-09 12:5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355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