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2-10-09 10:43:46 阅读: 评论:0

植物简介

玉米的种子主要由种皮、胚乳和胚3玉米种子玉米种子部分组成

种皮

种皮(edcoat):果皮与种皮紧密相连不易区分,习惯上均称之为种皮。种皮主要有纤维素构成,表面光滑,一般无色,包围整个种子,约占种子总重量的6%-8%。具有保护种子不受外力机械损伤和防止病虫害入侵的作用。

胚乳

胚乳(endosperm):玉米的胚乳位于种皮内部,最外层由单层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充满含有大量蛋白质的糊粉粒,组成糊粉层。糊粉层下不的胚乳分为粉质胚乳、角质胚乳(二者是由蛋白质所占比例不同来区分的)。胚乳占种子总重量的80%-85%。起到贮藏养料,供给种子萌发的作用。

胚(embryo):新生植物体的雏体,构成种子的最重要部位。胚有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盾片)组成。胚根与胚芽的顶端具有生长点,由胚性细胞组成,种子萌发时,这些胚性细胞能很快分裂、长大,使胚根和胚芽分别伸长,突破种皮,长成新植株的根、茎、叶。同时,胚轴也一起生长,成为幼根或幼茎的一部分。子叶是植物体最早的叶,它是种子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大多数植物中为贮藏养料或幼苗时期进行同化作用的器官。(在无胚乳的种子内,子叶特别肥厚,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内,子叶不发达,但它可从胚乳中吸收养料,供胚发育需要,所以子叶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初期,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禾本科植物种子内的子叶,又称为“内子叶”或“盾片”,其功能较为特殊,具有吸收和消化作用。玉米的胚占种子总重量的10%-15%

下级分类

玉米种子被分成常规种、自交系、单交种、双交和三交种四种类型。

常规种

常规种(OP)就是植物本身通过自然规律生长出来的种子。

自交系种子

在人工控制自花授粉情况下,经若干代,不断淘汰不良的穗行,选择农艺性状较好的单株进行自交,从而获得农艺性状较整齐一致、遗传基础较单纯的系,称为自交系。

连续自交(雌穗和雄穗分别套袋,然后人工授粉)7-8代基本纯合成为自交系。

自交系种子进行天然或人工隔离进行繁殖可收获自交系种子。

单交种

用两个自交系杂交生产的杂交种,我们称之为单交种。可表示为A×B(“×”表示杂交)。单交种的第一代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表现为抗逆性强、生长健壮、整齐一致,增产幅度大,一般可比天然授粉的农家品种增产20%一30%。但可惜的是,当时的玉米自交系其产量性状较差,生产力太低。单交系知名种子品种有:郑单958、廉玉一号、先玉335、登海605等。

双交和三交种

双交种(doublehybrid)双杂交种的简称。由四个品种或自交系先两两配成单交种,再由两种单交种杂交而得的杂交组合。(A×B)F1×(C×D)F1所得杂种即为双交种。双交种制种成本低,可提高制种田产量,缩小制种田面积。但需较多隔离区,程序亦较复杂,育种时间较长,增产效果往往不及单交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已逐渐减少。三交种是三个血缘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先后后经过两次杂交而形成的杂交种,可用(A×B)×C来表示,即以A和B杂交获得的单交Fl做母本再与C自交系配成杂交种。三交种生长的整齐度和产量不如单交种,制种程序较单交种繁琐,共需5个隔离区,三个用来繁殖自交系,另有两个分别用来配制单交种和生产上用的三交种。由于三交种的母本是单交种,所以制种产量高、成本低。

种子贮藏准备

库房准备

玉米种子入库前,要对仓库进行严格检查和维修,做到“上不漏,下不潮”,并对库房进行彻底打扫和消毒。

种子质量控制

玉米种子入库前,必须经过清选与干燥,确保其水分、净度、发芽率和纯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入库。其中最关键的指标是种子含水率,其次是成熟度和净度,国标要求入库玉米种子含水率应控制在13.0%以内,且要充分成熟、无杂质、净度高。如入库玉米种子的成熟度差、破损率高,在种子含水率较高时,很容易遭受微生物和仓贮害虫危害。同时,玉米种子入库前,不仅要根据玉米品种严格分开,还应根据种子产地、水分,纯度、净度等级情况划分种子批号,分别堆放。

贮藏期间管理

监测温湿度变化

预防发热在玉米种子贮藏期间,种子堆的温湿度变化受库房温湿度的影响,而库房的温湿度又受外界气候的影响,且由于种子堆导热不良,种子堆不同层次的温湿度变化明显不同。在正常情况下,种子温度会随气温、仓温的升降而变化,但有时会发生异常情况,如种子温度的上升幅度超过了气温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种子堆发热,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如果种子含水率或温度较高,应及时采取通风或干燥措施进行降水、降温。同时,适时通风可促进种子堆间的气体交换,达到降温散湿的目的,从而提高种子贮藏的安全系数。

防虫

对玉米种子危害最大的仓贮害虫是麦蛾和玉米象,贮藏期间可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f6】。研究表明,各种仓贮害虫在温度达50℃的条件下,5~6h即可死亡,因此,可采取暴晒、风选、筛选等物理方法消灭仓贮害虫。化学方法是采取药剂灭杀仓贮害虫,实践证明,磷化铝对各种仓贮害虫均有较强的杀伤力,对微生物活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注意事项

选择合理地块

玉米种子种植的地块应选择在远离工矿区和公路的环境,以此避免工业生产和城市污染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最适宜的玉米播种地块应该是: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保肥性能良好,但在种植的过程中不能连续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连续的进行种植容易使病虫害发生泛滥。

整地

整地工作对于玉米以后的健壮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地过程中,首先要尽量避免土壤水分的过量蒸发,从而使底墒得到有效保护,然后按照地块的墒情确定耙地的深度,耙过的地层中不能出现较大的土块,整体要呈现上虚下实的效果。特别是在冻融交替的季节必须及时整理好地块,这样能够让地表缝隙及时得到平整,有利于进行土壤的保墒和提墒。

进行合理施肥

为了保证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有充足的营养供应,需要在玉米播种之前科学的进行土壤施肥。通过向土壤施加基肥能够有效培养土壤的肥力,使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改善,有利于以后玉米种子的根系发育。施肥的方式通常有3种,即条施、穴施与撒施,相比之下,由于条施能够实现玉米根系的有效吸收,因此条施是施肥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所施肥的种类需要按照土壤的实际情况以及所种植玉米的品种进行选择,施肥量需要按照玉米不同生长时期的肥料需求而定。另外,还应恰当把握施肥的时间,在夏季可结合雨水进行施肥。

合理密植

由于玉米的生长期较短,而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而在河南等中原地区的夏季,不但温度较高,而且降水量充沛。因此,这类地区的玉米种植较适宜一年两茬,而事实上,玉米的合理套种有助于保证玉米的茁壮成长。因为玉米品种和施肥方法的差异,

提高鉴别能力

选种原则

选择种子之前,首先要明确选种类型,了解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如土质、积温、降水、光照、无霜期等。依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特征的玉米种子品种。另外,在玉米种子选择上要注意选择信誉好的大型售种企业,关注种子包装的标识情况是否齐全有效,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实际要求。

鉴别种子

1学会鉴别玉米种子,尤其对于陈种的鉴别,一般陈种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储存和干燥,种子的颜色往往较深暗,胚部区域较硬,将手伸进种子堆中,手上会带有粉末。相比之下,新的玉米种子则色泽鲜亮,形状饱满。另外,对于混掺玉米种子我们可以通过其外形来进行鉴别,通常情况下,一个种区的玉米种子大小形态比较均匀一致,如果种子形态差距较大的玉米种子,要注意是否有混掺现象。

2完善种子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完善检验、行业管理、品种管理、综合管理等科室的制度,各部门协调工作,规范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体系,完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试验示范力度,提高玉米种子试验、示范、推广的水平,为新品种审定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玉米种子的市场准入提供依据。

3 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对于省内引进的新品种应特别注意,因为不同的区域所培育出的品种,由于气候差异较大,所以该品种未必适应本地区域的实际情况,对于这些不适宜当地种植的种子,应严令禁止,不准进入本地市场,禁止其销售。另外,监管部门要对市场经营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对,以保证所销售种子具有可追溯性,坚决控制好种子市场的准入关和种子市场的源头。

4 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宣传单等传播途径,在当地宣传有关玉米种子的相关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农民学会如何辨识玉米种子,同时如果出现上当受骗的情况,应如何应对,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同时,教育种子经营者自觉遵守市场秩序,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自觉建立健全种子档案,共同维护良好的种子市场秩序,确保用种安全。

建议及措施

1 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 种子管理队伍是种子管理各项措施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是种子管理工作的核心,事关种子市场健康发展和农业用种安全。首先,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打造一支业务精通、办案高效、廉洁公正的管理队伍;其次,配置适应管理工作需要的行政管理专用车。由于全市经营户数量多,覆盖面广,一些在交通不便的乡村,无交通工具必然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建议由省级财政部门为市县两级种子管理部门统一配备专用执法车辆,提高市场巡查和执法办案效率,进一步增强防范种子质量安全事件的能力。

2 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一方面加大市级种子检测中心的改造升级,使其能够承担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检测。另一方面加大县级检测机构和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仪器设施购置、标准实验室建设,提高监督检测的硬实力;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检测水平,提高监督检测的软实力。全面建成市县联动、相互配合、分工明确的质量检测体系。

3 严格市场准入和备案管理 按照《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品种和商品种子从企业经营许可证及有效区域、检疫证、品种审定及适宜区域、授权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落实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县级代销种子的企业和经营户,必须到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备案。严格、规范的准入和备案制度,将不合法、不守法的企业、经营户以及不适宜的品种拒之门外,实现从源头上的治理。

4 加大种子市场监督抽查力度 加强销售环节的监督抽检,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留死角,市场、门店、品种全覆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严防假劣种子流入市场。

5 严肃查处种子案件 重点查处制售假劣、未审先推、未试先推、未经准入和备案、不建立经营档案、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和案件,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种子案件要从快查处,从严惩处,公开曝光,起到震慑作用。

经营现状

1 经营主体较复杂,市场监管难度大 在国有种子部门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后,各种种子公司和乡镇农科站成为了玉米杂交种子的主渠道,加之近些年个体经营的种子用户数量迅速增多,使得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正当,违规的经营行为,如个体经营户间换种或再次批发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种子市场秩序。

2 经营活动行为不规范 杂交玉米种子属于季节性较强的特殊产品,经营时间受到限制,农户购买时间较为集中,经营业主个体对于种子知识掌握不尽相同,所售的种子缺乏销售凭证,使得种子无可溯性。

3 市场上假冒伪劣种子频现

3.1 品种假冒行为 一些经营者为了谋取利润,常用普通种子假冒其它品牌种子,盗用他人的成果,直接欺骗农户,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尤其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此现象最为明显。

3.2 陈种冒新 一些经营者将当年没有销售完的种子,积压到第二年或第三年继续销售,但是个体经营者的仓储条件有限,导致种子在保存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影响了种子的实际品质,导致种子成活率下降。

本文发布于:2022-10-09 10:43: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348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玉米种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