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十五讲》由学科力量较强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的几位专家学者合著,从科学史的意义发端,在总论其学科史、功能、定位、方法范式以及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后,前五讲追溯了古希腊、古代中国、阿拉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历程,后十讲则着眼于独立学科如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以若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连线,贯串整个人类科学史,兼顾内史与外史,择要叙论重要人物、事件及其社会功能、文化性质并时加点评,显现了扎实的科学和人文功底。
江晓原,1955年生于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性教育协会副会长。“科学·历史·文化”网站主持人。已在海内外出版专著、译著、文集等约30种,发表学术论文1O0余篇,还撰写了大量随笔、书评和杂文,并在京沪多家报刊杂志开设有个人专栏。较重要的著作有:《天学真原》(专著)、《天学外史》(专著)、《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专著)、《性张力下的中国人》(专著)、《历史上的星占学》(专著)、《中国人的性神秘》(专著)、《性感:一种文化解释》(专著)、《剑桥插图天文学史》(译著)、《中华科学文明史》(译著)、《江晓原自选集》(学术论文集)、《天文西学东渐集》(学术论文集)、《东边日出西边雨》(文集)、《走来走去》(文集)、《年年岁岁一床书》(书评集)、《交界上的对话》(文集)、《小楼一夜听春雨》(文集)。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1
导论 科学史的意义/1
一“无用”的科学史/1
二科学史学科的确立与萨顿的贡献/2
三科学史的诸种功能/3
四科学史的教育功能——以美国的情形为例/5
五关于“真实的历史”/6
六科学与正确之关系/8
七科学史的三种研究方法/15
八科学史研究中的内史和外史/18
九科学史在中国的情形/22
第一讲 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27
一希腊科学的背景/27
二对万物本原的探究/33
三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工作/40
四希腊的数理科学/46
五希腊的天文测量/51
第二讲 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56
一天人感应与天人相分/56
二宇宙演化思想/62
三时空观念/67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77
一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77
二传统数学的发展/84
三计时技术的演变/92
四测向技术的辉煌/99
第四讲 阿拉伯的科学/109
一历史背景/109
二阿拉伯的数学/112
三 阿拉伯的天文学/115
四阿拉伯的医学/118
五 阿拉伯的光学和化学/122
六阿拉伯科学的世界意义/124
第五讲 科学在欧洲的复兴/127
一对中世纪的简要回顾/127
二文艺复兴/133
三变化世界中的人与自然/136
四数学的新进展/144
第六讲 近代科学革命之天文学革命/151
一古希腊天文学/152
二哥白尼和他的《天体运行论》/156
三伽利略的天文发现/159
四第谷的精密天文学/160
五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162
第七讲 近代科学革命之新物理学革命/166
一近代以前的力学/166
二伽利略的新物理学/170
三笛卡尔的机械主义方法论/174
四牛顿开创的时代/176
第八讲 微积分的创立与发展/185
一笛卡尔与解析几何/185
二微积分的创立/188
三微积分在18世纪的发展/199
第九讲 近代化学的建立/206
一从炼金术到化学/206
二波义耳的贡献/210
三燃素说的兴起/215
四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218
第十讲 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通讯技术的进步/228
一早期的电磁学/228
二从法拉第到麦克斯韦/235
三通讯技术的进步/238
第十一讲 数学的新时代/246
一群论的诞生/246
二非欧几何革命/254
三哈米尔顿与四元数/261
第十二讲 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建立/266
一能量守恒定律/266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273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275
四热力学的发展/279
第十三讲 从进化论到遗传学/282
一达尔文之前的进化论/282
二达尔文及其自然选择的进化论/284
三达尔文之后/288
四遗传学/291
第十四讲 从以太理论到相对论/297
一以太的历史与理论/297
二迈克耳逊一莫雷实验及其意义/302
三爱因斯坦和相对论/305
第十五讲 从量子论到量子力学/317
一量子论/317
二原子世界/326
三量子力学/331
后记/338
综合索引/340
本文发布于:2022-10-09 08:58: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341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