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王菲

更新时间:2022-10-09 07:32:31 阅读: 评论:0

产生背景

财团流行“炒房不如炒王菲”2010年7月,“王菲2010巡演”启动,据悉,跟1888万元的“吉利预售”相比,王菲演唱会的操盘模式更让人感兴趣——天后的复出演唱会,竟是由北京、上海、浙江的多家公司集资运作的,这里头甚至还包括一个神秘的日本投资方,据说这家公司的老板一直是王菲的忠实歌迷,很执拗地认为“王菲这次复出肯定能赚大钱”,所以就主动找上门来“入了伙”。

耐人寻味的是,该知情人士的说法跟网上流传的段子“炒房、炒大蒜、炒绿豆,不如炒王菲演唱会”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参与方之一、浙江传眉心秀的投入,是背后有温州财团在掏腰包,现在除了大家熟知的房产、煤矿,温州一些大老板现在对文化演艺的投资同样很感兴趣。

商业价值

很少有人知道撬动“天后”开唱的实际费用。之前一直在爆炒的650万元出场费,实际上是一个打包价。上海某著名演出经纪人算了一笔账:每场演出的成本价大致分为艺人出场费、舞美制作、场租及落地成本等几大块。

该经纪人称,王菲的舞台花钱是比较多的,舞美制作差不多在250万元左右。一个城市演5场,实际的费用其实已经省了很多。所以这样算下来,每场落到王菲兜里的银子,差不多300万—350万元。

此外,很多媒体都在炒,说每场的成本要1000万元,其实最靠谱的数字是七八百万。如果按照每场800万元的成本计算,连演10场,至少得有8000万元的资金后盾。

背后

王菲演唱会海报造型其实在很多年以前,温州财团就和演出市场有着一种特殊的暧昧关系,但以往这些财大气粗的温州客们都只是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譬如拉几个明星歌手,为自己的企业跑个堂会,又或者出钱给某个电视台办一场歌会。

但现在,炒大蒜、炒绿豆、炒房产都不够体面,更是保障不足,随时一个政策下来,热度马上锐减。但炒文化产业,则足够迎合政府的倡议,这绝对是个长线投资。于是,这现在中国内地电影热了,演出热了,温州客们也显得更有文化底蕴了。

当然,这些资本家们也不是来做慈善,也不一定是来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他们一定是想通了如何赚钱的门道,才会把手上原本投向房产的热钱转到王菲身上。

评论

热钱的注资确实让中国文化产业火红了很多,但这种过于生意化、过于投机的状况,实际上会不会只是虚假繁荣,是否跟房地产那样会像泡沫一样破灭,这问题值得深思。

本文发布于:2022-10-09 07:3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337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王菲日
标签:炒王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