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回族非常重视文明礼貌,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不仅用汉语互相问候,也常用阿拉伯语互致问候。
他们见面互相问候时,通用一种见面语,也叫祝安词,其全称问词是“安色俩目阿来库木”(音译),意为“求真主赐你平安”,全称答词是“吾阿来库色俩目”,意为“也求真主赐你平安”。这一礼俗文化源自阿拉伯,据宗教传说,易卜拉欣及其妻子老来得“圣子”,天使曾预先向他说“色俩目”。此后人们便仿效而行。穆罕默德传教时期,这一礼俗普遍流行,并被视为一种“圣行”。唐时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将这一礼俗带进了中国,一直流传至今。回族把祝安词称为“色俩目”,致者说“色俩目”(平安、您好),回答者则说“安色俩目”(平安、您也好)。它是回族同胞人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道色俩目也有一些习惯,如年青人向年老者道“色俩目”;客人见了主人,客人也致“色俩目”;教民与阿訇相遇,教民先致“色俩目”;出门在外的要向当地留住者先致“色俩目”;男对女先致“色俩目”;少数人对多数先致“色俩目”等等。穆斯林认为道“色俩目”是圣行,是计策之事,须恭敬为之,故在遇到对方赤体沐浴,或在厕所,或正在礼拜时,不说“色俩目”。
回族在道:“色俩目”时,同时还握手。有的回族在互致“色俩目”时,右手置于胸前,身体微微前倾,表示从内心敬重对方,衷心地加以祝愿。有的回族在致色俩目时,相互伸出右手相握,左手抚在对方的右臂上,意为关系非常亲密。还有的在致“色俩目”时,双手抱拳或平扬双手,表示亲切庄重。回族男女之间致“色俩目”时,不握手,见到其他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同胞只握手问好,不说“色俩目”。回族不仅见面致祝安词,分别时也互致“色俩目”。一些出门在外的回族,在给长辈和老人通信时,称呼上写上“代色俩目问候”。现在回族 重大节日或举行宗教会议时,有关回族人士讲话时,也先道一声“色俩目”,简称“色兰”,表示对回族群众的一种亲切问候。
本文发布于:2022-10-09 05:3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334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