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517,玉蜀黍属玉蜀黍植物

更新时间:2022-10-08 23:38:18 阅读: 评论:0

审定意见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及京津唐机收种植。穗腐病或者瘤黑粉病重发区慎用。

栽培技术要点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播种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亩种植密度4500-5000株。

产量表现

2015-2016年国家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7.1公斤,比对照增产5.5%,增产点次比例72%;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6.9公斤,比对照增产8.6%,增产点次比例96%。

特征特性

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3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丝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成株叶片数18片左右,株高261厘米,穗位高115厘米,雄穗分支9-10个。果穗筒型,穗长14.6厘米,穗粗4.3厘米,穗行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28.9克。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6%,抗倒性(倒伏倒折率之和≤5.0%)达标点比例93%,籽粒破碎率为4.8%。经两年三点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感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禾谷镰孢穗腐病,高感瘤黑粉病。籽粒容重785克/升,粗蛋白含量9.40%,粗脂肪含量4.00%,粗淀粉含量74.74%,赖氨酸含量0.31%。

国审玉20170005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3天左右,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丝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成株叶片数18片左右,株高261厘米,穗位高115厘米,雄穗分支9-10个。果穗筒型,穗长14.6厘米,穗粗4.3厘米,穗行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28.9克。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6%,抗倒性(倒伏倒折率之和≤5.0%)达标点比例93%,籽粒破碎率为4.8%。经两年三点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感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禾谷镰孢穗腐病,高感瘤黑粉病。籽粒容重785克/升,粗蛋白含量9.40%,粗脂肪含量4.00%,粗淀粉含量74.74%,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国家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7.1公斤,比对照增产5.5%,增产点次比例72%;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6.9公斤,比对照增产8.6%,增产点次比例96%。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播种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亩种植密度4500-5000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及京津唐机收种植。穗腐病或者瘤黑粉病重发区慎用。

鲁农审2014015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4015号。

育种者: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D1798Z/HCL645。母本D1798Z是MNL947/ML6Q01-1//MNL232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父本HCL645是NL9607/BE8066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夏播生育期105天,比郑单958短1天,全株叶片18片,幼苗叶鞘浅紫色,花丝绿色,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9~10个。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51厘米,穗位101厘米,倒伏率1.6%、倒折率0.6%。果穗筒形,穗长15.7厘米,穗粗4.5厘米,秃顶0.6厘米,穗行数平均17.7行,穗粒数516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8.7%,千粒重290克,容重743克/升。2011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2010~2013年试验中茎腐病最重发病试点病株率95.4%,大斑病9级。2011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10.2%,粗脂肪3.8%,赖氨酸0.32%,粗淀粉72.8%。

产量表现:在2010~2011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87.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21处试点15点增产6点减产;2012~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9.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4500~50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茎腐病和大斑病高发区慎用。

晋审玉20170044

审定编号:晋审玉20170044

品种名称:迪卡517

申请者: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1798Z×HCL645

已审定情况:2014年山东省审定(鲁农审2014015号)、2016年黑龙江省审定(黑审玉2016003)

特征特性:山西中北部春播区生育期129天左右,比对照利民33晚1天,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幼苗第一叶叶鞘浅紫色,叶尖端圆形,叶缘紫色。株形紧凑,总叶片数春播21片、复播18片,株高265厘米左右,穗位115厘米左右,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中,侧枝姿态直,一级分枝8~10个,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18~23厘米,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8.0厘米,穗行18行左右,行粒数34粒,籽粒黄色,粒型偏马齿型,籽粒顶端黄色,百粒重30克,出籽率88%。

2014年、2015年山西农业大学抗病性接种鉴定,抗丝黑穗病,抗大斑病,感穗腐病,感茎腐病,中抗矮花叶病。2016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62克/升,粗蛋白9.44%,粗脂肪3.96%,粗淀粉74.17%。

产量表现:2014年、2015年参加山西春播玉米中熟高密组区域试验,2014年亩产1067.4千克,比对照利民33增产9.8%,2015年亩产1013.7千克,比对照利民33增产13.7%,两年平均亩产1040.6千克,比对照增产11.7%。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51.3千克,比对照增产11.5%。2014年、2015年同时参加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区域试验,2014年亩产679.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7%,2015年亩产714.7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5%,两年平均亩产697.2千克,比对照增产7.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3.6千克,比对照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春播4月下旬至5月中旬,复播6月中下旬;亩留苗4500~5000株;注意防治穗腐病、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山西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中北部盆地春播玉米区和南部复播玉米区种植。

本文发布于:2022-10-08 23:3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325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动力火车517
标签:迪卡517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