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图习俗的起源时间最迟应是在明末清初。以连城罗氏族谱为例。
广东新会县节底乡罗氏是清代从闽西连城县文亨乡迁徙过去的,其族谱可以衔接到文亨的《罗氏族谱》。1944年4月1日(民国33年),文亨乡罗美光先生在完善罗氏族谱的时候,抄录有同时期的广东新会县节底乡《罗氏族谱》,其中一段记载:“连城文亨罗氏二十一世以前都是祭祠,保存遗像;二十二世、二十三世、二十四世、二十五世是祭坟拜图”,并记载二十一世系的渊源是“明→念壹世祖→轸先公乃一濂公之次子与妣合葬朋口官厅背。递年八月初三日祭坟,建祠下街,递年正月初四祭祠,保存遗像”,还记载了二十二世系的渊源是“清→念二世祖→廷俊公早逝,与妣合葬后龙山,递年三、八月初九祭坟;二十三世祖其锦公妣江氏,二十四世献珠公妣陈氏皆合葬于凤形山,建屋栏门口田,递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拜图。”从摘录内容可知连城文亨罗氏二十一世系是明末,二十二世系是清初;而且二十一世系之前都是祭祠,保存遗像;二十二世、二十三世、二十四世、二十五世才出现祭坟拜图。
由此,笔者分析,最迟在明末清初,连城罗氏就有了拜图习俗,并替代祭祠,成为敬祖睦宗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何当时会出现拜图替代“祭祠”此种习俗?笔者推测这极有可能与当时罗氏后裔的繁衍生息不断壮大有很大关系。
从文亨《罗氏族谱》记载的世系表分析:自罗氏搬至文亨后,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在当地成为第一大姓。时至今日,在连城仍有“无罗不成席”说法,意思是说没有罗姓人参与的酒席不成酒席,随意入座一桌酒席,都会遇到罗姓人。这种说法从另一侧面验证了当地罗姓的兴旺发达。人口多了,生存空间不断扩展,族群不断外迁,而祭祖又必须回到祖祠,在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情况下,实在是艰难,由此产生了在相对较小范围内,以拜图替代祭祠的这种较为简便、合乎现实的习俗。
连城拜图习俗代表了客家族群的精神寄托,从人类学视角看蕴含丰富的内涵。
拜图与拜祖遗像的区别
拜图与拜祖遗像的区别在于,拜祖宗像是把先祖遗像悬于正厅,让子孙后代祭拜;而拜图的“图”是以历代男性姓名为主,配偶为辅,按世系分支呈倒“树”形状分布,写于一块布上。图布上记载的姓名不仅有已故的先祖,更有现存繁衍的后代姓名。拜图的“图”实质上是一定世系范围内的一张简单的世系表,是小型族谱的另外一种物化的表现形式。
从制图取材上来说,“祖宗像”的取材用料一般是厚厚的宣纸居多,加以裱褙,人物形象往往是清代文职官员服饰;而拜图的“图”特殊于它是用“布”。布块呈长方形,笔者见过文亨原坑子堡村(由于连城建机场,坑子堡村已不存在,原居民搬迁至周边县、市、乡)一位罗氏人家的“图布”,长2.3米、宽1.3米,其大小、长宽比例无统一的规定,一般是宽不宜超过家庭所设立的神龛,这一点合乎事实。因为拜图时图布是挂于神位上的,悬挂下垂,而“布”又是软的,宽度超过神龛太多就不能平整展开。至于图布的“长”更没有限制,如果子孙后代繁衍较快,人丁较旺,应尽量长些。如果写到后面没地方可写,就要按某一世系分开,重新制作过一块图布。从颜色来看,一般图布的颜色选取以素色为主,力求视觉效果上的庄重、严肃,同时用黑色墨水书写主线姓名,用红色墨水书写分支线条,排列整齐,对比明显,一目了然。
拜图程序和仪式
拜图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和仪式。
拜图时,“图”悬挂于家庭神龛位置,图中最老的先祖繁衍下来的历代男性子孙姓名都写在图布上,拜图时凡是这些先祖的后裔都有权参与。祭图时间和拜图承办人等一些具体事项由各房推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成立理事会共同商议。拜图时间一般安排在春节前后,拜图承办人以家庭为单位,一般采取轮换制。不过,遇到谁家娶妻、生子或乔迁等喜事, 为图个热闹、吉利,要求来年先承办时,事先要与理事会商量,一般能够及时调整。承办者应事先准备好米酒,叩拜的膝垫和红包。参与者在拜图当天到承办人家去, 德高望重的长者按照辈分、长幼顺序安排祭拜者“把酒、叩拜”。不管拜图参与者身居何高位、何要职,都必须严格按照辈分和长幼顺序参拜。“把酒”的时候,祭拜者如有什么心愿可向先祖们小声祈告,祈求先祖们赐福。“把酒”是当地的一种说法,意思就是给祖宗敬酒。如果是小孩,拜完后年长者会为你献上一个红包,并摸摸小孩的头,说些“祖宗保佑你身体健康,学业有成”等鼓励性的话语。
关于红包的来由,据笔者调查,在民国时期,拜图的基金源于先祖留下的田地,分布在外的田都租出去给佃户种,秋收时收来的租金一部分作为拜图费用。为鼓励了孙后代努力读书博取功名,拜图时都会买猪来宰杀,然后根据参拜者的学业来分猪肉,如小学的分1斤、中学的分2斤,中专的分3斤,大学的分5斤,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土地改革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就不再这样做,而是改为红包发给参拜的小孩以示鼓励。
客家先民在中原故土受到儒学的传统教育,宗族、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被迫远离故土,背井离乡。迁徙漂泊,使得客家人更能体会到宗族、家族合力的重要性,形成了浓厚的崇正报本、敬祖睦宗的宗族观念。这种观念可以体现在背负先人遗骸,落地生根之后,觅地厚葬先人,始终秉持慎终追远的传统;可以体现在聚族而居,修族谱,修宗祠的风气特别突出;还能体现在族群繁衍后由于居住地域的扩张而导致无法及时集中在祖祠祭拜,只好以“拜图”的形式替代等等。因此,拜图本质上是在家族繁衍壮大无法集聚在一起祭拜祖先,只好祭拜广泛意义上的通用性的族谱挂图,也说明了客家人溯本追源、敬祖睦宗的族群性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拜图已不仅仅是祭祀先祖,维系血缘、宗亲关系的活动,而且对于客家后裔有重要的教育和激励意义,事关客家文化的守护、传承和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便利了,人流、物流加快了,地球缩小了,普通话作为国语,在客家地区也逐渐扩展。老一辈讲客家话标准而自然,那些远离故土在外谋生的人们,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已经没有讲客家话的语言环境,能说客家话的也为数不多了。因此,在远离客家故地的城市,推广拜图习俗,意义重大:既能保护、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使一大批在城市出生、成长的客家孩子们不仅能体会到先祖传承的文化,更能体悟到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应该说,这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传统礼仪教育课堂。
2006年以来,国家主要领导人都很重视客家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工作时,提出“要充分发挥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在对台工作中的突出作用”。接着,2009年的农历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来到闽西和老区人民共度春节时专程视察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永定土楼,又给广大客家族群特别是闽西客家祖地提出了新的使命: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客家文化。客家拜图习俗不同于封建迷信活动,而是客家文化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拜图既是客家人祭祀先祖、团结同宗的习俗活动,同时也是激励后辈努力上进,熏陶青少年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教育的重要社会课堂。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闽西客家社会经历着千百年来最大的变化。大环境下全球化进程加快,小环境里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的现代化,极大地改变了客家文化的微观生存环境,一大批客家文化的优秀遗产日益流失,拜图等优秀的传统习俗便越来越鲜为人知,其所蕴含的重要社会教育意义更被忽视。这也正是笔者考证拜图习俗的初衷,希望藉此唤起日益消失的客家文化优秀遗产的保护意识。
本文发布于:2022-10-08 21:1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31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