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环着云的高山相接的地方
在两个山峰突然向下倾斜的下面
在几尺高的芝草的密丛里
横着一根棕榈的树干
——独木桥连住了两个高山
旅行的人们都从它上面走过
它在半空里微微地抖动
一条百丈深的黑坑
裂开在它的下面
从黑坑的最深处
可以听见悠远的水流的声音
艾青说:“如果诗人是有他们的素质的,我想那应该是指他们对于世界的感觉的特别新鲜,和对于文字的感觉的特别亲切。”
这是自然界中一个很普通的场景:在两座相邻的高山之间,在深深的峡谷之中,由一根树干构成的桥,横空把两座山连结起来,人们从这座独木桥上来回走过……这种场景可能在自然界中并不少见,许多地方都有这种独木桥。它们年复一年横空而立,为着人们生活的方便而服务。它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格外注意,因为人们已经很习惯于它的存在了。然而,在诗人的眼里,它的存在是不同寻常的,它的形态,它的品格,引起了诗人的关切。诗人很可能就是在自然界中看见了一座独木桥,而引起了情思,把这不引人注目的独木桥,写进了诗,在诗的殿堂里给了它一个位置。
在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诗人的眼里,在一个感觉非常敏锐的诗人的眼里,在一个善于捕捉诗情画意的诗人的眼里,一个极普通的事物,都可能成为诗人怀胎的母体。一个诗人,能不能从普通的事物中发现诗意,并迅捷地抓住它,进而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这就看诗人所拥有的素质如何了。艾青不仅具有这种素质,而且,他的这种素质是一般诗人所达不到的。
我们看,艾青把这一普通事物写得多么精彩:“在两个环着云的高山相接的地方/在两个山峰突然向下倾斜的下面/在几尺高的芝草的密丛里/横着一根棕榈的树干/——独木桥连住了两个高山//旅行的人们都从它上面走过/它在半空里微微地抖动/一条百丈深的黑坑/裂开在它的下面/从黑坑的最深处/可以听见悠远的水流的声音”。
如果诗人是根据他所看见的客观存在的一座独木桥所写,这首诗是不是写他所看见的真实场景,我们很难知道了。但就诗来看,诗人写得多么具体,多么形象,使人感到多么真实!使读者真是如临其境。诗人感觉之敏锐、刻划之细微,令人惊叹。
这样写,很像电影中由上而下的镜头,使人看清独木桥所处的环境,以及这环境中每一个部位。等看完之后,整个场景就立在读者面前了。
诗人采用这种顺序来写,可能是受了独木桥客观存在的场景的启示,但更重要的,是诗人有着自己的独特想法。这样写,不仅层次清楚,而且也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需要。我们看,从高山之巅,到峡谷深处的流水,是多么险峻!诗人从上往下写,就更给人这种险峻的感觉——诗人所要强调的险峻感达到了目的。诗人想让读者进一步体会的是,独木桥正是在这险峻的大山之间,横空而立,让旅人们默默地从它上面走过……独木桥给人的感觉深刻了。
另外,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很注意静与动的协调和搭配。高山是静的,独木桥是静的,行人从独木桥上走过,是动的,最深处的流水是动的……静,静得庄严,动,动得流畅。有静,才更显出动,有动,才更显出静。静与动,相得益彰。静,是动的衬托,动,使静不呆板。艺术效果增强了。
表面看来,这首诗好像纯粹是写景,但仔细揣摸,就会感觉到诗人的意图。诗人写这《独木桥》,是因为诗人倾心于这独木桥的品格,在诗中,也是要尽可能地把独木桥的品格表现出来。诗人的目的达到了,诗中把独木桥的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险峻的高山之间,在这深深的峡谷之中,独木桥靠自身一根树干的力量,把两座大山连结在一起,不惧高山的险峻,不惧深谷的可怕,不惧自身有可能被压折,年复一年地,顽强地,默默无闻地为行人们作着牺牲。独木桥的这种品格,正是诗人所要讴歌的。
一座普通的独木桥,诗人很平静,很自然,很朴实地描绘了出来,并把深刻的含意寓于其中,这真是诗人独具慧眼、具有很深艺术功力的表现。
灵感是什么?灵感从何而来?艾青说:“灵感是诗人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无比调谐,无比欢快的遇合;是诗人对于事物的禁闭的门的偶然的开启。灵感是诗的受孕。”从《独木桥》这首诗中,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去感受,去发现诗人的灵感是如何而来的,从而对我们的创作有所启迪。《独木桥》可以把两座大山连结起来,也可以把创作者和灵感连结起来。尽管是独木桥,但它是一条通道,会使人获得通过后的喜悦。独木桥多了,灵感也就会多了。
本文发布于:2022-10-08 17:11: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2301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