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原文【通用4篇】x
更新时间:2022-09-30 12:08:09 阅读: 评论:0
《天净沙秋思》原文【通用4篇】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译文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漂浮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芜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赏析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爽幽静的境地,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黄昏;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偏僻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偏僻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芜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奇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终一句,断肠人在天际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消失了一位漂泊天际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芜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实行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善地表现了漂泊天际的旅人的愁思。与此曲感情比拟相像的还有杜甫一首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构造精致,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更被王国维赞扬其秋思为小令之最正确者。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际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境况和思念家乡的愁苦心情。你看:夕阳下,乌鸦归巢,小桥边,农人回家;而荒芜古道上,瑟瑟秋风中,我们的仆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家乡!全曲不着一秋,却写尽深秋荒芜萧瑟的肃杀景象;不用一思,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枯藤老树昏鸦,”小令伊始,由近处着笔,“在一株枯藤缠绕的老树枝头,几只乌鸦守在巢边‘哇哇’怪叫”,就将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呈现在读者眼前,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藤”、“树”、“鸦”,本是郊野司空见惯的景物,并无特殊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马上从字里行间油然升起,覆盖在读者心头,再加上平仄的转换与音韵的协作,“平平—仄仄—平平—”,两字一顿,语调由低转高,再由高转低,“枯、老、昏”依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气息闭塞,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读者的视线也跟着带向远方,一组布满和平安详生活气息的图画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高度紧急的心情也因此一缓,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这既是对远处风景的诗意描绘,也表现了漂泊的诗人对闲适舒适的田园生活的憧憬与渴望。在平仄的运用上,采纳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组合方式,语调也因平仄的转换而显得欢快与和缓起来。“小桥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为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千古绝句。“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笔锋一收,又将我们从美妙的向往与憧憬中拉回到无奈的现实里来:古道萧索、西风凋零、瘦马仿佛,无论情愿不情愿,喜爱不喜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迹天际的孤行苦旅还得连续。“仄仄—平平—仄仄—”,音声一变,气息也由舒缓再次转为短促,显示出诗人的激愤的心情,我们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紧急起来。“夕阳西下—,”“平平平仄——”我们的心再次被诗人揪起来:落日西逝,暮霭覆盖,颠沛劳顿的诗人今夜会宿在何处?明日还将去往何方?“断肠人在天际。”诗人此时愁苦之情溢于言表,是一种浓浓的离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所以“仄平平—仄平平——”诗人发出一声仰天浩叹,就此作结。“难过的旅人,在遥远的异乡漂泊流浪。”是难过?是孤寂?是悲伤?是无助?还是无奈?又好像是兼而有之。这既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怀与嗟叹,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有力质问和无情揭露。整首小令初看起来,纯用白描手法,认真揣摩,却又满是比方象征。用词之精炼精确,构造之精巧奇妙,寓意之深刻广泛,实为罕见。
《天净沙秋思》原文篇二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际。
赏析
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得意,后隐居杭州。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其散曲豪迈、清逸,被推崇为“元人第一”。这首《天净沙。秋思》最为闻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顾曲麈谈》也赞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模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故余以为不行及者此也。”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始终连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密。但盛到极点就开头衰落,阴气渐生,渐渐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风光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妙,所以引起喜爱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年轻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哀痛。《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一样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完毕。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风光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芜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落在天际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风光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慢慢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连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侍侯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答复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风光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哀痛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非常,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天净沙秋思》原文篇三
《天净沙秋思》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天净沙秋思》翻译/译文
枯藤缠围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芜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乏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悲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际。
《天净沙秋思》解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黄昏。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月长远的驿道。西风:严寒、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难过哀思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际、极度悲伤的旅人。
⑸天际:天涯,特别远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赏析/鉴赏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始终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惑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精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胜利曲作,从多方面表达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非常讲究意境的制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行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风光,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终一句“断肠人在天际”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际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地。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布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消失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情感,寄寓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经常在诗中严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表达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悲伤悲凉的载体。假如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拟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全都,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全都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地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缘由。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清楚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以时间、空间的正常挨次来安排意象的****惯。
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旧表达出肯定的挨次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其次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动感,但这种跳动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终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挨次。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擅长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画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消失的意象并不新奇。其中“古道”一词,最早消失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际,荒芜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消失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一样。
非常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消失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一样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