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自主学习课件
更新时间:2022-09-29 13:33:56 阅读: 评论:0
心功能不全学****纲要
1.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关系?
2.心力衰竭的概念?
3.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及诱因是什么?
4.心力衰竭有哪些类型?
4.心功能不全时机体有何代偿方式?
5.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6.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包括左心衰及右心衰)
7.心力衰竭如何防治?
心功能不全
当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机体从完全代偿到不完全代偿,直至失代偿的整个过程称为心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
一般是指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阶段,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心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心脏的收缩和
(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
心力衰竭的概念
心输出量
绝对或相对下降
不能满足
机体代谢需要
(Conceptofheartfailure)
影响心泵血功能的因素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舒缩力
心率
负荷增加,心舒缩功能下降(心脏损害等)可能导致心泵功能下降。
每分输出量是衡量心脏泵功能的主要指标.
一、基本病因
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
荷过度
高血压;肺A高压;主A、肺A及瓣膜狭窄
射血阻力↑
容量负
荷过度
瓣膜闭锁不全;房室隔缺损;高动力循环
舒张末期
容积↑
如:
贫血
甲亢等
2.心脏负荷过度
一、基本病因小结
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梗、心肌炎、心肌病等)
心脏负荷过重(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贫血、输血输液过快、甲亢、瓣膜病等)
二、诱因小结
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
(尤其是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妊娠和分娩(血容量增加和紧张等)
90%的心衰的发生存在明显的诱因.
根据心力衰竭的发病部位,分为:
左心衰竭
右心衰竭
全心衰竭
COPD,肺栓塞
心梗,高血压,瓣膜病
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low-outputheartfailure)
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high-outputheartfailure)
根据心输出量,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