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广》原文、翻译及赏析

更新时间:2022-09-29 08:10:19 阅读: 评论:0

《河广》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词:
佚名(周)
原文: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国风·卫风·河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意蕴丰富的思归诗。全诗二章,每章四句。虽然内容简洁,诗意浅显,但此诗饱含感情,情深意长,其奇怪的夸大,能在出人不意之中,发挥令人拍案叫绝的剧烈感染效果,是《诗经》中一篇美丽的抒情短章。
翻译: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片苇筏就能航。谁说宋国很遥远?踮起脚尖就能望见。
谁说黄河广又宽?难以容纳小木船。谁说宋国很遥远?一个早晨就能到达。
赏析:
此诗仅仅八句,就概括地速写了一位游子思乡的形象,和他欲归不得的迫切心情,栩栩如生。这得益于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此诗善用设问与夸大。在卫与宋国之间,横亘着壮阔无涯的黄河,此诗之开篇即从对黄河的奇怪设问发端——“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发源于“昆仑”的万里大河,在古人心目中本是“上应天汉”的壮浪奇川。当它从天泻落,如雷奔行,直闯中原大地之际,更有“览百川之弘壮”、“纷鸿踊而腾鹜”之势。对这样一条大河,发出否认式的“谁谓河广”之问,简直无知得可笑。但是,诗中的仆人公非但不以此问为忤,而且断然作出了傲视旷古的答复:“一苇杭之!”他竟要驾着一支苇筏,就将这横无际涯的大河飞越——想像之大胆,因了“一苇”之夸大,而具有了石破天惊之力。
凡有奇怪夸大之处,必有超乎寻常的剧烈情感为之凭借。诗中的仆人公之所以面对黄河会断然生发“一苇杭之”的奇想,是由于在他的内心,此刻正升腾着无可按抑的归国之情。接着的“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正以急不行耐的思乡奇情,推涌出又一石破天惊的奇思。为滔滔黄河横隔的遥远宋国,竟然在踮脚企颈中即可“望”见(那根本不行能),可见仆人公的归国之心,已急迫得再无任何障碍所可阻隔。剧烈的思情,既然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缩小了卫、宋之间的客观空间距离;则眼前的小小黄河,则可以靠一苇之筏超越。
所以当诗之其次章,竟又以“谁谓河广,曾不容刀”的夸大复叠时,便不会再令人感到惊讶或可笑,反倒觉得这“奇迹”消失得完全符合情理。剧烈的感情不仅催发了作诗者的”奇思,也催发了读诗者一起去大胆想像:夸大之荒唐已被情感之认同所消解,现实已在奇情、奇思中“变形”。此刻消失在你眼中的仆人公形象,固然已不再是隔绝在黄河这边徙倚的身影,而早以“一苇”越过“曾不容刀”的大河,化作在所牵念的家里欣然“朝食”的笑颜了。
以突兀而来的发问,和奇怪夸大的答语构成全诗,来抒泻客旅之人不行遏制的思乡奇情,是《卫风·河广》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否认式的发问,问得如一泻汪洋的黄河怒浪之逆折;石破天惊的夸大,应答得如砥柱中流的峰峦之耸峙。其间所激荡排奡着的,便是人类所共有的最深切的思乡之情,它不能不令千古读者为之而动容。
诗人不但运用设问与夸大的语言加以渲染,而且还以排比、迭章的形式来唱歌。通过这样反复问答的节奏,就把宋国不远、家乡易达而又思归不得的内心苦闷倾诉出来了。这首诗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态,似乎现在的顺口溜民歌一样,通俗易懂。但它有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宋国既然“近而易达”,那么,他为什么不回去呢?这固然有其客观环境的阻力存在,不过这是诗人难言之隐,诗中没有明说罢了。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是会引人产生各种猜测和回味的。

本文发布于:2022-09-29 08:1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197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原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