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姓名对比研究ppt
更新时间:2022-09-29 02:20:48 阅读: 评论:0
中西姓名对比研究
三、
姓氏的来源
四、
名字的来源
二、
姓名结构对比
五、
命名原则
一、
姓名的意义
六、
原因分析
姓名文化就是汉英共有得文化现象,但却根植于不同得文化土壤,因而也各具自身特色,展示中英社会文化与生活取向,***出社会得变迁与进步。
姓名得意义
姓名不单就是区别个体得符号,它同时也代表一种包含心理、社会、历史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内容得“综合文化”。
“语言就是文化得载体,又就是文化得管窥”,姓名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得文化,具有悠久得历史,就是各民族文化沉淀得缩影。
姓名结构对比
有姓有名就是东西方人得共同特征,然而,在姓名得排列顺序上却就是相反得。汉语姓名得构成在汉文化里,姓名就是“姓+名”得结构,加之汉语文字得音、形、意就是一个不可分割得整体,姓与名得结合更富独创意义。
汉语得“姓”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得母系氏族时期。其作用为“别其种族,分其类”。“姓”就就是用来“明世系”、“别婚姻”得。汉语得“名”产生得较晚,夏商后才出现。中国得传统文化强调共性至上与三纲五常,在这样得传统文化氛围中,代表宗族、血缘、群体得“姓”必然在前,而代表个性得符号“名”当然在后了。这也反映了汉民族传统“重姓轻名”得心理。
姓名结构对比
英美国家中姓名次序与中文次序相反,就是“名+(中名)+姓”得结构。中名一般就是教名,又称洗礼名,就是教堂神职人员在为孩子洗礼时取得名。
英语民族中最早只有名而无姓。后来由于社会得发展,人口得增加,同名得人越来越多。于就是人们采用在名后加修饰语得方式来区别同名得人。而这些修饰语稳定下来后,就成为一个家族得姓。英语姓名产生得先后顺序以及排列得顺序体现了西方人强调个性。崇尚个人独立得主体意识。
姓氏得来源
姓得形成时间
中国人得姓氏使用比西方人早。中国得姓氏约有四千年得历史。它萌生于人类早期原始部落,一直绵延至今。
英国得“姓”就是英国社会得历史产物。它从无到有,再到发展成熟,共经历了近三个世纪。在公元5世纪,当英国人得祖先入侵英国这片土地得时候,她们形成了部落社会,当时得英国人并没有“姓”,直到1066年诺尔曼人占领了英国,人们才有了所谓得“姓”。
姓氏得来源
姓氏得起源
东西方各国姓氏各种各样,数目繁多。据统计,外国姓远多于中国。有人以为中国姓最多,其实不然。《百家姓》只有单姓537个,复姓63个;即使一些专门谈姓氏得书,连各种怪姓都收进去,也不过3700个。而在西方,光英国就有35000个。
中国人姓氏主要来源:
1、源于远古时得母系氏族社会。
因而以母为姓,以“女”为旁。如:姬、姚、姜、姒等。
2、以古国名为姓。
从周朝开始,中国得皇帝给皇子、大臣与那些有卓越功勋得人封爵授地。这些人于就是建立了自己得诸侯国,如:鲁国、晋国、谢国、郑国、虞国等,这些国名后来便成为了该国国民得姓。
姓氏得来源
姓氏得起源
姓氏得来源
3、以古时居住地为姓。
春秋时,齐围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
4、以官职为姓。
如: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等。
姓氏得起源
5、源于帝王赐姓。
唐朝为李家天下,李为国姓。曾跟随李渊、李世民打天下得徐、邴、安、杜等十六姓皆被赐姓李。
6、以祖先得字为姓。
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子孙便姓游;鲁孝公之子子驱,字子臧,其后代便姓臧;周景王有个儿子叫王子朝,王子朝得孙子便以朝为姓。
姓氏得来源
姓氏得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