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阅读理解x
更新时间:2022-09-29 00:54:24 阅读: 评论:0
1
《贞观政要》阅读理解
7
《贞观政要》阅读理解
《贞观政要》阅读理解1
贞观四年,突厥颉利为李靖所击败,其部落多来归降。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太宗从之。
秘书监魏徵曰:“匈奴自古至今,未有如斯破败,此是上天剿绝。陛下以其为降,不之诛,即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陛下以内地居之,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将为后患,尤不行处以河南也。”温彦博曰:“天子之于万物也,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突厥破除,余落归附,陛下弃而不纳,非天子之道,臣愚亦谓不行,宜处之河南。”魏徵曰:“晋代有魏时,胡部落分居近郡,江统劝逐出塞外,武帝不听其言,数年之后,遂倾漉、洛,前车之鉴也。陛下必用彦博言,遣居河南,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彦博又曰:“臣闻圣人之道,无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又曰:“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长,不相统属,力散势分,安能为害?”
给事中杜楚客进曰:“北狄人面兽心,难以德怀,易以威服。今令其部落散处河南,靠近中华,久必为患。至如雁门之役,虽是突厥背恩,自由隋主无道。中国以之丧乱,岂得云兴复亡国以致此祸?夷不乱华,前哲明训,存亡继绝,列圣通规。臣恐事不师古,难以长期。”太宗嘉其言,方务怀柔,未之有也。卒用彦博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且万家。
(《贞观政要·安边》,有删改)
1.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则实空虚之地实:充实
B.文中的“河北”“河南”是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大致等同于今日的河北省和河南省。
C.江统劝逐出塞外劝:劝说
D.“者”作为文言虚词,主要用作代词、助词和语气词,在本文中的“者”都是用作代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突厥颉利为李靖所击败②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
B.①且今降者几至十万②其人居长安者且万家
C.①陛下以内地居之②突厥余魂,以命归我
D.①天子之于万物也②何患之有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
B.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
C.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
D.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如何安置受降的突厥部落,朝中大臣温彦博和魏徵针锋相对,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B.魏徵认为匈奴能够主动投降是由于匈奴自古以来从未这样惨败过,把匈奴安置在内地,不如把他们发配到黄河以北地区,让他们原地居住以绝后患。
C.温彦博认为把突厥人安置在内地,传授给他们礼教法令,选拔他们的首领,派遣他们保卫京师,他们就会畏惧大唐的威猛,感谢大唐的恩德。
D.隋炀帝被困雁门关,杜楚客认为不仅由于突厥背信弃义,隋炀帝昏庸无道也是重要的缘由。
答案:
1.C解析:“劝”是“劝说”的意思。留意在这里不是“劝学”之“劝”。
2.C解析:A项前一个“所”为助词,与“为”构成“为……所”结构,共同表示被动;后一个“所”助词,置于动词之前,表示……的人、……事物(状况)、……的地方,这里是指……事物(状况)。B项前者是连词,“并且”;后者是副词,“将要”。C项都是介词,“把”;D项前者是结构助词,置于主语和介宾词组(后置状语)之间,表示强调介宾词组,不译;后者标志性助词,作为提宾标志,不译。
3.B
4.C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把握力气。C项涉及的相关句子为“苍既罢,……为卫士令。”是“(朝廷)派卫兵驻守那里”,而不是“派遣他们保卫京师”。
【参考译文】
贞观四年,突厥颉利(可汗)被李靖战胜,颉利统属的部落很多都归顺了大唐,于是,唐太宗下诏争辩安定边疆的政策。中书令温彦博建议说:“请在黄河以南地区安置突厥人,(这样做),既能够把他们当作中原的屏障,同时又不让他们远离本土、不转变他们的****俗,(以便)趁机安抚他们。一来可充实空虚的边塞,二来可体现朝廷对他们没有猜疑之心。”太宗对温彦博的建议很是赞同。
秘书监魏徵却坚决反对说:“匈奴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这样惨败过,这是上天要诛杀他们。陛下鉴于他们乃主动受降,因此没有将他们处死。依臣之见,应当把他们发配到黄河以北地区,让他们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陛下如今让他们在中原内地居住,并且降兵达几万,乃至十万之众,几年以后,他们的人数还会成倍增长,让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将来可能会成为心腹之患,所以千万不行把他们安置在黄河以南。”温彦博反对说:“天子对于万事万物,只要归顺,都应当收养。如今突厥兵败,余部前来归降,假如陛下对他们弃置一边不接纳他们,这不是天子的做法。我虽愚钝也认为陛下不应实行抑制少数民族的政策,而应把他们安置在黄河以南地区。”魏徵据理力争地说:“晋朝取代魏国的时候,胡部落常常在周边地区活动,江统劝说晋武帝把他们逐出塞外,晋武帝不听,几年之后,胡部落势力大增,将很多地方据为己有,前车之鉴不远。陛下假如接受温彦博的看法,让他们在黄河以南地区居住,就是所说的养虎给自己留下祸害。”温彦博又说:“我听说,圣人之道无不通达。突厥的残余部落,把性命交付给我们(归顺我们)。(我们)把他们安置在中原内地,并传授给他们礼教法令,选拔他们的首领,派卫兵驻守那里,让他们畏惧大唐的威猛,感谢大唐的恩德,这有什么可担忧的呢?稍停片刻,他连续说道:“隋文帝兴师动众,耗尽了国库,扶持突厥可汗,让他回到旧地,后来可汗背信弃义,把隋炀帝围困在雁门。现在,陛下慈祥宽厚,听凭他们的意愿,无论是河南、河北,任由他们选择居住的地方,突厥部落众多,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酋长,他们内部不统一,力气分散,怎么会对我们中原政府危害呢?”给事中杜楚客与温彦博同一阵线,说:“北方异族人面兽心,难以感化,用武力简洁使他们臣服。现在让他们的部落散居在黄河以南,靠近中原政府,长此以往,必有祸害。至于隋炀帝在雁门关被困一事,虽是由于突厥背信弃义所致,隋炀帝昏庸无道也是重要的缘由。中缘由为这件事衰败灭亡,怎能归咎于中原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少数民族不会扰乱华夏民族,这是先哲们总结的阅历。让快要死亡的人活下去,让行将灭亡的东西连续下去,这是古代圣贤通行的原则。臣生怕假如不遵照古训,大唐将难以长期啊!”唐太宗听后,唐太宗赞同他的看法,(于是对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后来唐太宗接受温彦博的政策,从幽州至灵州,设置了顺、佑、化、长四州安置归顺的突厥部落,从这以后,到长安定居的突厥人达万家之多。
4
《贞观政要》阅读理解2
贞观六年,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①,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乃诏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刊正姓氏,普责天下谱牒,兼据凭史传,剪其浮华,定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
士廉等及进定氏族等第,遂以崔干为第一等。太宗谓曰:“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官宦,犹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际,则多索财物;或才识庸下,而偃仰自高,依托富贵,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且士大夫有能立功,爵位崇重,善事君父,忠孝可称,或道义清素,学艺通博,此亦足为门户,可谓天下士大夫。今崔、卢之属,宁比当朝之贵?公卿已下,何暇多输钱物,兼与他气概?向声背实,以得为荣。我今定氏族者,诚欲崇树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犹为第一等,卿等不贵我官爵耶?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遂以崔干为第三等。
至十二年,书成,凡百卷,颁天下。又诏曰:“氏族之美,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自有魏失御,齐氏云亡,市朝既迁,风俗陵替。燕、赵古姓,多失衣冠之绪,齐、韩旧族,或乖礼义之风。名不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高门之胄,不敦匹嫡之仪,问名②惟在于窃赀,结褵③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姻,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自贬家门,受辱于姻娅;或矜其旧望,行无礼于舅姑。积****成俗,迄今未已,既紊人伦,实亏名教。朕夙夜兢惕,忧勤政道,往代蠹害,咸已惩革,唯此弊风,未能尽变。自今以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务合礼典,称朕意焉。”(选自《贞观政要·礼乐其次十九》,有删节)
4
【注】①累叶陵迟:指家世衰落。②问名: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③结褵:成婚。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责天下谱牒责:责备B.或乖礼义之风乖:违反
C.不敦匹嫡之仪敦:勉励D.或矜其旧望矜:怜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卢、李、郑四个家族在嫁女儿的时候大肆索取聘礼,并依据聘礼的数量准备婚约,唐太宗认为这样做严峻败坏社会风俗。
B.唐太宗命高士廉、韦挺、岑文本等人撰写《氏族志》,校正姓氏等级,删除其中的浮夸成分,考订真假,褒奖忠贤,贬黜叛逆。
C.唐太宗认为,士大夫假如能立下功劳,爵位崇高显赫,忠孝两全,或者道德高尚,学问技艺通达渊博,就能称为真正的士大夫。
D.《氏族志》的颁行,并没有能彻底革除燕、赵古姓和齐、韩旧族在嫁娶时贪图钱财、攀附权贵的不良风气,唐太宗对此很不满意。
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6
①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4分)
②积****成俗,迄今未已,既紊人伦,实亏名教。(4分)
9.从本文看,唐太宗对士大夫的婚姻有怎样的要求?(4分)
6.B。A.责:寻求。C.敦:重视。D.矜:夸耀。
7.D。燕、赵古姓和齐、韩旧族嫁娶时只是贪图钱财,攀附权贵的是“新官之辈,丰财之家”;紊乱人伦、败坏名声和教化的风气都没有彻底革除。
8.①不管几代以前如何,只依据今日的官品、人才来确定士族的等级,并且应当统一量定等级的标准,作为永久的准则。
②这种****惯时间长了就成了风俗,到现在还没有废止,这既乱了人伦,也的确败坏了名声和教化。
9.①婚姻的原则,首先要符合仁义。(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②嫁娶的法规,务必合乎礼法。(嫁娶之序,务合礼典。)
【解析】主要围绕“唐太宗对士大夫婚姻的要求”,“仁义”“礼法”为给分点,
其他答案都是错误的现象,并非唐太宗的要求。
【参考译文】
贞观六年,唐太宗对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近来山东的崔、卢、李、郑四大姓,虽然家世早已衰败,但他们照旧依仗旧时的郡望,自高自大,号称士大夫。每当把女儿嫁给其他家族,总要大肆索取聘礼财物,以财物数量多为贵,依据聘礼的数量准备婚约,和集市上的商贩一样,这样做严峻败坏了风俗,也搅乱了《礼》的规定。既然他们的名望与事实不符,按道理礼仪制度必需改革了。”于是下诏书命令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人校正姓氏等级,广泛寻求全国记录氏族宗族世系的家谱。并依据史书传记,删除其中的浮夸成分,考订它们的真假,假如一个家族出了忠贤的人,就加以褒奖,提升等级;出了叛逆的人,就加以贬黜,他们依此标准撰写了《氏族志》。
6
高士廉等人到了上报校定的氏族等第时,照旧把崔干列为第一等。太宗说:“我和山东的崔、卢、李、郑四姓,过去并无嫌隙,只是由于他们世代衰微,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人做官,却还自称是士大夫,婚嫁的时候,就大量索取财物;有的人才能见识平凡低劣,却还得意地自夸高门,托名富贵,我不明白世人为什么还会看重他们?假如士大夫能建立功业,爵位崇高显赫,擅长侍奉君主和父亲,忠孝都值得赞扬,或者道德仁义清正廉洁,学问技艺通达渊博,这样的人也足以独立门户,称得上是天下真正的士大夫。如今崔、卢这类人,莫非能和当朝的显贵相比吗?公卿以下的人,哪里有闲暇给他们多送财物,并助长他们的气概呢?这些人只图声誉不顾实际,以得到虚名作为自己的荣耀。我现在钦定氏族等级的缘由,的确是想树立当今朝臣的地位,为什么崔干还是第一等,你们不看重我朝的官爵吗?所以,不管几代以前如何,只依据今日的官品、人才来确定士族的等级,并且应当统一量定等级的标准,作为永久的准则。”于是把崔干定为第三等。
到了贞观十二年,《氏族志》全书完成,总共一百卷,颁行天下。唐太宗又下诏书说:“氏族的美名,要与官爵相关联;婚姻的原则,没有比仁义更重要的。自从北魏、北齐灭亡,朝代变迁,风俗衰败。燕、赵的古姓,后代中很多人失去官爵,齐、韩的旧族,有些人行为违反礼义。他们在乡里没出名声,自身贫贱,却自称高门的后裔,而不重视嫁娶的礼仪,谈婚论嫁的时候只为了捞取财物,成婚的对象确定要找富贵之家。又有些新做官的人和钱财多的人家,羡
7
慕富贵人家的祖宗,抢着和人家攀亲,多送财物,如同做买卖。有些人自愿贬低家门,被亲家羞辱,有些人夸耀过去的名望,在公婆面前行为无礼。这种****惯时间长了就成了风俗,到现在还没有废止,这既乱了人伦,也的确败坏了名声和教化。我日夜谨慎当心,操劳政事,历代的弊端祸害,都已制止革除,唯有这种坏风气,还没有完全转变。从今以后,要明白告知天下人,让他们都要懂得嫁娶的法规,务必合乎礼法,才符合我的心愿。
《贞观政要》阅读理解3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①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昔诸葛孔明,小国之相,犹曰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况我今理大国乎?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