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省份高考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back课件
更新时间:2022-09-28 05:50:22 阅读: 评论:0
新课程省份高考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上虞市城南中学徐志良
关于“新课程试卷”
“新课程试卷”
04年率先走进“新课程”的省份的高考试卷
05年江苏加入“新课程”
07广东卷(单科)
07海南卷(单科)
07宁夏卷(理综)
07山东卷(理综)
08江苏卷(单科)
08海南卷(单科)
08宁夏卷(理综)
08广东卷(单科)
08山东卷(理综)
其它值得关注的试卷
上海卷
北京卷
天津卷
“新课程试卷”分析
“新课程试卷”给我们的教学启示
“新课程试卷”分析
一、试题知识点分布分析
二、试题特点分析
章节
知识点
试卷类型(题号)
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的规律
江苏卷(5)江苏卷(13)山东卷(24)
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宁夏卷(30.1)广东卷(17.2)
万有引力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计算有关天体运动问题
江苏卷(1)山东卷(18)宁夏卷(23)广东卷(12)上海理综(7)海南卷(12)
机械能
与功、功率相关的分析和计算
广东卷(17.1)
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江苏卷(9)宁夏卷(18)海南卷(3)上海卷(21)
综合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相关知识分析有关问题
江苏卷(7)山东卷(24)上海卷(8)广东卷(20)
机械振动
机械波
简谐运动的位移、速度、能量、回复力的变化规律,简谐运动的图象
江苏卷(12.B)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机械波图象、根据图象判断质点的振动情况,波速、波长的计算
海南卷(18.2)
波的叠加、波的干涉
上海卷(22)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综合试题
宁夏卷(32.1)
章节
知识点
试卷类型(题号)
电场
库仑定律的应用
山东卷(21)
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场强度的叠加
山东卷(21)广东卷(8)江苏卷(6)
电势能、电势差、电势及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山东卷(21)广东卷(8)海南卷(4)海南卷(5)江苏卷(6)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
海南卷(6)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宁夏卷(24)山东卷(25)广东卷(4)广东卷(19)海南卷(16)江苏卷(14)
电容器的电容及结合力电综合应用
宁夏卷(21)
恒定
电流
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的应用
宁夏卷(15)
电功、电功率
海南卷(7)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解有关电学量
宁夏卷(15)广东卷(7)
伏安法测电阻
山东卷(23.2)广东卷(15)
门电路的应用
江苏卷(4)
章节
知识点
试卷类型(题号)
原子、原子核
衰变方程
宁夏卷(33.1)江苏(12.C3)
能级跃迁、光谱
山东卷(38.1)广东卷(6)
半衰期
海南卷(19.1)江苏(12.C3)
实验
基本仪器的使用
江苏卷(10)海南卷(13)宁夏卷(22.1)
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宁夏卷(22.2)上海卷(17)山东卷(23.2)海南卷(14)
实验原理、方法的进一步深化
江苏卷(11)
设计性实验
广东卷(16)山东卷(23.1)
课本探究性实验、课本上相关的演示实验,课后小实验
广东卷(15)
新课程试卷知识点分布的总体特点:
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从概念上看主要考查:力、功、波、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交流电的有效值、光的折射率;
从运动模型上看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或类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
从规律上看主要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二、试题特点分析
1、突出综合素质考查,直击中学教学的薄弱环节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重结论轻过程
重定量计算轻定性分析
重理论轻实验
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
重学科知识轻联系实际
命题解读(广东卷-16)某实验小组采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制动装置图11
(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2)图是钩码质量为0.03kg,砝码质量为0.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
(3)在上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做正功,做负功.
(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中的图线(其中Δv2=v2-v02),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小车
制动装置
图11
测量点
S/cm
r/(m·s-1)
0
0.00
0.35
A
1.51
0.40
B
3.20
0.45
C
D
7.15
0.54
E
9.41
0.60